天天看點

更适合AI時代的備份一體機:華為釋出全閃備份一體機旗艦新品

作者:雷科技

2023年12月20日,華為在上海舉行了OceanProtect資料保護新品釋出會。會上華為不僅釋出了采用了全閃存方案的一體備份機産品,還宣布将開源其備份軟體,讓國内相關行業實作共同進步,讓國内資料安全更有保障。

更适合AI時代的備份一體機:華為釋出全閃備份一體機旗艦新品

圖檔來源:華為

釋出會上,華為共釋出了兩款新品,分别為OceanProtect X9000全閃性能型備份一體機和OceanProtect E8000全閃分布式備份一體機。根據華為介紹,OceanProtect X9000可支援130TB/hr備份帶寬,72TB/hr恢複帶寬,備份性能業界第一。OceanProtect E8000,單節點提供144PB邏輯容量,可靈活擴充至4096節點。

OceanProtect有何不同?

作為華為在資料存儲領域的重磅新品,此次釋出的兩款OceanProtect産品有一個與行業過去慣例「截然不同」的設計——這兩款産品均采用了全閃存的存儲結構,而不是資料存儲領域常見的HDD(機械硬碟)存儲格式。

根據華為的介紹,之是以選擇全閃存存儲媒體,其實也是因應時代背景和使用者需求所作出的變化。在資料存儲,備份領域,行業最早使用的是複雜的錄音帶備份,用穩定的實體結構記錄每一個0和1。盡管存儲媒體在後來逐漸變成了CD光牒和機械硬碟,但因資料寫入速度的限制,這些備份結構通常都隻能用來處理「冷備份」。

不過在萬物智能和AI大語言模型盛行的2023年,每分每秒都有海量的關鍵使用者資料産生,傳統的冷備份根本無法應對當下激增的存儲場景。但擁有更高讀寫性能,尤其是更強随機讀寫性能的閃存架構卻可以應對這種全新的資料存儲場景,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華為邁出了全閃備份的第一步。

更适合AI時代的備份一體機:華為釋出全閃備份一體機旗艦新品

圖檔來源:華為

事實上,全閃存架構隻不過是華為OceanProtect新品的其中一個特性。得益于全閃存架構下的高速讀寫能力,華為還對資料備份這一概念進行了改革重組。首先,OceanProtect全閃備份不僅可以對最終輸出的結果備份,同時也可以在資料計算的過程中,對其中間産生的資料結果進行備份。

其次,華為OceanProtect還對存儲産品的結構進行了優化。在傳統的資料資料備份結構中,存儲産品也有着自己的三層結構:資料經網絡層傳輸到儲存設備後,要先在獨立的控制層完成資料壓縮,之後再由存儲主要配置設定到具體的存儲媒體上。但在OceanProtect全閃新品中,備份存儲軟體被下放到了存儲媒體中。搭配上華為全新的備份算法,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備份效率。

開源軟體引領共同進步

雖然說華為全閃存備份機确實引領了備份機的産品革新,但在我看來,真正推動了行業進步的,其實是華為決定開源其備份軟體。

盡管大家平時都在強調資料安全,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堅持分别對資料進行定期備份的始終還是少數。根據IDC和Huawei MI的資料,國内金融行業生産資料隻有15%處于被保護的狀态,政府生産資料中被保護的比例更低,隻有9%。

更适合AI時代的備份一體機:華為釋出全閃備份一體機旗艦新品

圖檔來源:華為

但從資料備份的市場側來看,國内資料備份行業似乎并不缺乏技術性人才。實際上,資料備份領域的發展之是以長期停滞,其主要原因在于資料備份行業無法找到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有限的使用者無法為相關企業帶來研發資金,開發更先進的壓縮和備份技術;而停滞的技術研發也無法吸引潛在客戶。

為了打破這種困局,華為在釋出會上也正式宣布将開源其備份軟體。根據華為資料存儲産品線總裁周越峰博士的說法,open-eBackup「可以讓每個企業擁有值得信賴的存儲備份技術,讓備份軟體不再是中國存儲産業的短木闆。」

從行業的角度看,華為開源其備份軟體将對國内資料備份行業産生深遠的影響。這一決策不僅展現了華為對技術共享和行業共赢的承諾,還有可能引領整個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随着更多的企業和開發者接觸并改進這一技術,我們可以期待備份技術的創新速度将大大加快,帶來更高效、更安全的資料保護解決方案。

同時,這一政策也可能推動更廣泛的行業合作與技術整合,促進資料安全和備份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比如雲計算、大資料處理和人工智能。華為的這一步舉措,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推動了進步,更在商業模式和行業生态上提出了新的思路,為國内乃至全球的資料保護和存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華為的這一政策有望推動行業标準的建立和統一。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開源解決方案,相容性和互操作性将得到加強,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雖然我們作為終端消費者并不會直接接觸到這些備份裝置,但國内相關行業有更堅實的技術支援,這始終是件好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