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屈春林:做一個創造價值的政協人

作者: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通訊員 朱付勇

“人的身份有很多,努力讓每一個身份都展現出它的價值,這就是我一路前行的動力”。 屈春林,張家界市第八屆政協委員,永定區第八屆政協委員,現任永定區政協主席。

兩年前,屈春林從一名紀檢上司幹部成為一名政協“新兵”,怎樣當好政協委員,怎麼做好政協工作?新的身份給屈春林帶來了新的挑戰新的機遇。在屈春林的日程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着政協委員這兩年300多次的走訪調研筆記。

屈春林:做一個創造價值的政協人

創新當好“排頭兵“

新一屆政協選舉産生了231名政協委員,其中新任委員149名。為了帶好這支彙聚了永定區各行各業精英智慧的新人隊伍,屈春林在創新工作上花起了心思、闖出了路子。

為抓好班子做表率,他帶頭講政治維護核心、帶頭講學習勤學善思、帶頭講紀律嚴守底線;為帶動幹部争先進,他創造性開創了“天門協商”履職品牌、成立專班助推“改善生态環境”專項民主監督,打造書香機關引領社會風尚;為鼓勵委員有作為,他策劃組織了首次“委員活動日”助力莓茶産業發展、牽頭發起助殘濟困捐款30餘萬元傳遞溫度、成立我市首個政協委員招商引資人才庫。

身為委員,特别是市、區兩級的政協委員。屈春林承擔着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群衆期盼。三角坪老吉大路段的路燈不亮問題困擾周邊上千住戶,在某次調研現場偶然聽到群衆提及此事,屈春林随即開展走訪詢問,向職能部門詳細了解事情經過,以點帶面摸排提煉全區類似問題,撰寫送出了聯名提案《關于解決中心城區路燈及亮化工程亮不起來問題的建議》。多方努力下,亮不起來的路燈今年終于亮了!在官黎坪雙峽村的産業發展路擴建、茅岩河大米界的礦山變茶園、太極溪生态環境整治中,都留下了他主動履職、沖鋒在前的身影。

屈春林:做一個創造價值的政協人

用心當好“建設者”

路難走、景點散、人煙稀,這是屈春林剛到堡子界時的景象,除了少數“識貨”的本地人慕名而來,外界查無此處。

石長溪國有林場,當地人又叫堡子界林場,位于永定區天門山鎮,與5A級景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比肩而立。這片尚在閨中無人識的淨土,是屈春林重點“建設”的文旅項目。

架“桌子”、擺“好菜“、迎賓入座,為了充分挖掘林場資源禀賦,更好的招商引資,屈春林發揮政協委員的專業和資源優勢,用心當好項目開發的“建設者”。經過屈春林前期考察謀劃,加快推進施工、廣泛推介洽談,如今的堡子界“菜單上”:4公裡的景區入園公路、83.45畝的獲批建設用地、瞭望台七仙女觀景點、24公裡的自行車遊道、1100㎡的場部遊客中心已然成型,以優質服務為重點的堡子界高端文旅康養項目正蓄勢待發、待鳳來栖。

屈春林:做一個創造價值的政協人

傾情當好“代言人”

在三家館鄉曉村,他是那個抗旱時喊來灌水車、搬來桶裝水的同志;在南莊坪街道原種場安置小區,他是那個四處張羅協調資金修建“三個中心”辦公樓的幹部;在永定街道崇實社群,他是那個走上街頭與大家一起建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的志願者;在後坪專業合作社,他是那個幫着叫賣滞銷椪柑和生态蔬菜的“明星”……

“我來為永定代言!“2021年,屈春林帶隊來到來到龍岩永定“結親”。1000公裡之外的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一個因客家土樓盛名于外的“家門”。

屈春林與當地政協負責人談資源、講感情、說合作,以真誠謙卑之态力促雙方簽訂了互利共赢的《永定共識》。

五年一次的定期互訪、文化旅遊深層次交流合作、“永定人遊永定”系列活動等,開啟了兩地永定共繪土家文化與客家文化發展藍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