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作者:周到用戶端

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曾是上世紀50年代上海為改善産業勞工居住條件建設的首批“二萬戶”項目之一,入住的都是滬東各廠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承載着勞工階級“奮鬥者”精神。

自2016年以來,長白新村街道曆時8年接續奮鬥,堅持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搭建人民建議“軟協商”平台為抓手,解民憂、彙民智、聚衆力,促使228街坊蝶變新生,生動踐行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軟協商”共築協商征收“同心圓”

随着時光變遷,228街坊逐漸變得陳舊破敗、違章林立,曆經兩次動遷,剩下的360戶居民要求舊改征收、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十分迫切。2015年底,區委區政府提出了“228街坊做到意願征詢率、協商簽約率、搬遷交房率達到三個100%,就啟動征收動遷工作”。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為了辦好這件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長白新村街道成立了征收工作組,開啟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全力推進舊改征收,助力居民實作“安居夢”。

基地臨時黨支部牽頭搭建起了居委會幹部、居民代表、征收事務所從業人員、民警、律師、社會公信人士等共同參與的“軟協商”平台,緊緊抓住“信任”二字做文章,做到方案陽光透明,政策一竿子到底,同時對難點家庭、觀望家庭、沖突家庭一戶戶上門溝通,幫助居民巧算“經濟賬”“親情賬”,成功搭建“軟協商”平台46次,力促29戶居民簽約,最終用106天就完成了三個100%的目标,創造了楊浦乃至全市舊改征收多個第一。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軟協商”共繪城市更新“實景圖”

三個100%協商征收成功後,228街坊城市更新該往何處去?針對這一問題,長白新村街道黨工委堅持發揚“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将決定權交給居民,通過搭建多種形式的“軟平台”,實作最廣泛的“軟協商”,征求意見過程中累計發放1500餘份問卷調查、開展6次專項調研、舉辦10餘次座談讨論、組織若幹次實地走訪。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老百姓希望保留228街坊原始風貌,希望引入“社群食堂”“社群服務”“記憶展陳”“健身教育訓練”等呼聲較高的需求,成為228街坊引入更新新業态的“指向标”,用最大公約數破解群衆對城市功能的“衆口難調”,用人民建議“軟協商”建構城市更新“硬作品”。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長白新村街道積極推動轉化落實人民群衆的“金點子”。部分舊建築被完整保留和修繕成為“上海勞工新村展示館”;延續勞動者精神的“奮鬥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已正式落成;熊貓飯堂被引進,帶來了平價、美味、健康的餐飲服務;居民期盼已久的老大房、肯德基、星巴克都已落戶,228街坊已經成為覆寫周邊10萬人口的“15分鐘生活圈”核心節點。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軟協商”共建街區治理“新樣闆”

228街坊全面開放後,如何實作街區有序治理是長白新村街道面對的又一問題。街道立足發揮“軟協商”平台優勢,在黨建引領下,成立了創寓公司黨支部、路二居民區黨總支等8個街區内黨組織組成的228街坊街區黨建聯盟,組織170餘名黨員志願者力量加入街坊日常管理,同時設立議事制度,以“自治、共治、管治、數治、法治”為架構,打造街區治理新樣闆。

為減少“鄰裡沖突”,建立“平安街區”,街道積極搭建“軟協商”平台,攜手周邊居民、商戶和駐區機關,在第三方專業力量指導下,立足228街坊複合功能及社群特點,規範停車、養寵、樓組自治等居民高度關注、容易産生沖突糾紛的日常行為,逐條協商自治公約内容,最終推出了“228街坊公約”。

“二萬戶”蝶變新生,“軟協商”共謀未來

此外,長白新村街道積極争取專業支援,在228街坊設定基層法治觀察點、人民建議征集點、“三所關聯”沖突糾紛調解延伸點,将常态化“軟協商”平台引入228街坊黨群服務中心,實作“金點子”就地征集、居民訴求就地協商、沖突糾紛就地調解,切實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228街坊落地生根,書寫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嶄新篇章。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