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偏愛的醜東西,怎麼這麼讓人上頭?

作者:科普中國

不得不說,這一屆網友的喜好多少是有點抽象的,先是淘寶連續舉辦了 3 年的醜東西大賽,大家看得不亦樂乎。

年輕人偏愛的醜東西,怎麼這麼讓人上頭?

圖檔來源:微網誌截圖

最近則是戀醜“癖”一詞沖上了熱搜,指的是有些女生在追星時會特别喜歡那些長得不怎麼好看的偶像,還有部落客列出了戀醜“癖”的各種好處,比如一看他就想笑,他戀愛了你不會難過等等。

這一屆的網友怎麼多少有點戀醜“癖”?

“戀醜”是一種積極品質

戀醜“癖”嚴格來說并不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更多的是我們對上述現象的一種感性描述。戀醜也不是真的一種癖好,而是部分人群對不符合主流審美的外形,及其附帶的一些特點的喜愛。

從自我認知的角度來說,戀醜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大部分人多少都有點不太滿意自己的外貌,是以外形醜但是業務能力不錯的偶像,就很容易引起我們的情感共鳴,進而産生認同和贊賞。

此外,從網友們對戀醜“癖”的描述來看,也展現出這些人似乎有着更多元化的評價标準,能夠欣賞對方更多方面的優點,大五人格特質理論将這樣的人格特質定義為“開放性(Openness)”,開放性高的人往往有着更廣泛的興趣,更強的好奇心,喜歡嘗試和接納新事物。有研究發現,開放性高的人往往思維更加發散,表現為思維視野較為廣闊,總是會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事物。

另一項研究還發現,開放性高的人往往具有欣賞美與卓越的性格優勢,這是由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 24 種性格優勢的其中一種,指的是個體對美麗的感覺,卓越品質的欣賞,這樣的人同時也更注重細節,更關注他人的積極品質。

是以,有點戀醜“癖”的人更能從多個次元來看待他人或事物,而不是單一地僅從外貌來判斷對方的優劣,他們積極地挖掘偶像的寶藏之處,也讓他們更加堅信外貌隻是其次,内在品質才更加難能可貴。

“戀醜”其實是渴望真實

從網友列出來的戀醜“癖”的好處中,不難看出,這其實和發瘋文學一樣,我們是在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着内心的真實想法,隻不過發瘋文學是“他好瘋,我好愛”,戀醜文學則是“他好醜,我好愛”。

而“戀醜”所表達的内心想法,也許就是對真實感的渴望,因為那些雖然先天條件不佳,但是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後來居上的人,顯得更加真實,更像是我們現實中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事情。

歐文·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提出了一個“拟劇理論”,他從戲劇表演的角度探讨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我們每個人都會進行自我的印象管理(人設),在台前我們扮演着媒介自我,在台後則是真實的自我。

年輕人偏愛的醜東西,怎麼這麼讓人上頭?

圖庫版權圖檔,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無論是對于偶像本人,還是偶像出演的影視劇和綜藝節目,我們既需要營造的人設感,也需要一定的真實感,否則太假了根本不願意看。我們能接受一定程度的表演,因為藝術總要有高于生活的一面。

然而,随着如今社交媒體和技術的進步,我們所相信的真實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例如近年來偶像塌房事件屢有發生,直播帶貨開始表演起了劇本,網紅為了博取流量而假裝撕破臉皮對罵等等。

沒有人喜歡虛假的東西,隻是在這個時代的我們,也許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渴望真實感。

戀醜“癖”就像一面鏡子,反射出了我們對真實感的缺失與追求,因為現實中沒那麼多 360 度無死角的美貌,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完美的妝容,大部分人在外貌上總有那麼一些不完美的地方,這才是真實的我們。

如果說喜歡長得好看的偶像是一種天性,而喜歡沒那麼好看的偶像則是回歸到了理性與現實,是在這個真實感缺失的網際網路時代裡,保留那麼一絲屬于自己的真實感。

我們如何看待醜?

在豆瓣有一個很有趣的小組叫做“醜東西保護協會”,大家在這裡分享一些雖然醜但是很有趣好玩的東西,在小組介紹中有這麼一句話:“去發現被囿于固有形态之外的美”。這句話實在太美妙了,因為它告訴我們,不要隻把眼光放在形态上的美,也去探尋那些形态之下的内在美。

年輕人偏愛的醜東西,怎麼這麼讓人上頭?

圖檔來源:豆瓣截圖

如果我們仔細去看看那些醜東西分享博文的評論,會看到大部分評論都是:“哈哈哈哈太好笑了”“雖然醜,但是我覺得好可愛啊”。

是以,醜真的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缺點嗎?其實這完全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 TA。

在《被讨厭的勇氣》一書中說道:“不完美也沒有什麼不好,這樣才有人味,也是可愛之處。”也許 TA 形态上是醜的,但精神層面卻很美,或者是很溫柔善良的;也許 TA 看着挺醜,可是卻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情緒價值,甚至讓我們感受到 TA 是充滿力量的。

也許我們還是會吐槽 TA 的醜,但這樣的吐槽卻是滿帶着愛意和贊賞的,因為那是超越了形态上的美。

參考文獻

[1] 羅傑,戴曉陽.(2015).中文形容詞大五人格量表的初步編制Ⅰ:理論架構與測驗信度.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03),381-385.

[2]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Vol.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Deci, E. L., & Ryan, R. M. (Eds.). (2004).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Rochester Press.

[4] (美)歐文·戈夫曼 著, 馮鋼 譯. (2008).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策劃制作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ACC心理科普 科普創作團隊

稽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策劃丨符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