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鳥盤旋預警?餘震8級以上?近年地震謠言彙總,好多都是“老面孔”

作者:新華社客戶

據新甘肅用戶端19日報道,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臨夏市兩名網民卻在未經證明的情況下,編造地震不實資訊,在網絡媒體釋出、直播“中國地震網最新消息,臨夏今晚夜間2點26分35秒,還有一次8.2級劇烈餘震!”

以上不實資訊迅速在網絡媒體中擴散,引起市民恐慌,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臨夏市警察局網安大隊當晚監測到後,立即進行了辟謠處理。經核查,違法行為人李某、馬某在未經證明的情況下,編造、散布了該謠言資訊。經公安機關調查詢問,依法對李某、馬某釋出散布謠言、謊報險情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處以行政拘留5日,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飛鳥盤旋預警?餘震8級以上?近年地震謠言彙總,好多都是“老面孔”

記者注意到,每次地震發生前後,在社交媒體都會出現不少與地震相關的謠言,而這些謠言隻需要做到“一問、二想、三核實”便能識破。

積石山震後傳出餘震謠言

據甘肅交通廣播報道,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發生後,網絡上有人釋出了“12月19日2:30将出現一次大餘震”的資訊。甘肅省地震局表示,此消息為謠言,請各位網友以官方釋出為準,凡是精确說明地震将要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的均為謠言。

此外,據正觀新聞報道稱,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後,有網友釋出視訊稱,本次地震前後當地街道的天空出現鳥兒盤旋,被網傳是“預警地震的前兆”的“地震異象”。對此說法,部分甘肅積石山的網友表示質疑,指出自己就是積石山的,每年冬天都有這種情況,希望大家“不要傳謠”。所謂“甘肅積石山鳥兒盤旋”與地震無關,非“地震異象”,更非地震預警的前兆,是當地冬季的常見場景。

還有這些地震謠言經久不衰

而除了近日由積石山地震引發的兩則謠言,還有不少謠言仍時不時在社交媒體大量傳播,記者對此進行了整理。

謠言:李四光預測了四個地震,三個都發生了

飛鳥盤旋預警?餘震8級以上?近年地震謠言彙總,好多都是“老面孔”

真相:地震預測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李四光是大陸著名科學家,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為大陸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功勳。關于李四光預測四大地震的說法流傳已久,經過多方查證,李四光生前從未有這樣的預言,純屬謠傳。

謠言:老家驚現放射雲,要地震了

真相: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地震雲”,“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接納。看似怪異的“放射雲”“排骨雲”“魚鱗雲”等都隻是幾種常見的雲彩,在氣象學上都有合理的科學解釋。它們隻是碰巧出現在了某次地震前,不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地震雲”。中國氣象局也曾表示,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之間具有内在關聯性。

謠言:“天現紅光”與地震有關

真相:其實,生活中經常見到天空泛起紅光,其出現的原因是太陽光進入大氣層後的散射現象,與地下媒體的運動無關,沒必要因為這種天空中的“紅光”産生不必要的恐慌。

謠言:日本可提前1小時預警地震

飛鳥盤旋預警?餘震8級以上?近年地震謠言彙總,好多都是“老面孔”

真相:地震預警無法做到提前一小時。目前地震預警可以做到提前十幾秒甚至幾十秒。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反之則越長,但意義也随之削弱。另外,地震預警因為求快,對地震大小、震源等資訊的判斷不一定完全準确。

謠言:某時即将發生X級地震

真相:根據現今地震預測的實際水準,很難做到非常精确的對地震時、空、強度的預測。所謂精準的地震預測是不可信的,也是多年反複在各地出現的地震謠言,隻不過換成了當地的地名而已。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隻有政府有權釋出地震預報,其他任何部門、機關或個人都無權釋出地震預報。

謠言:路面開裂都是由于發生地震造成的

飛鳥盤旋預警?餘震8級以上?近年地震謠言彙總,好多都是“老面孔”

真相:地裂并非都是地震導緻。地裂縫是地表岩土體在自然和人為因素作用下産生開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寬度裂縫的現象,其規模不一,形狀不定,成因也不同。一種是伴随地震、火山一起出現的構造地裂縫;另一種是伴随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凍融以及人類活動在相對小範圍内發生的地裂縫。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性岩土,如膨脹土、濕陷土也會因為水含量的變化出現裂縫。

謠言:地震前後地球磁場變化,是以磁鐵能預測地震

真相:首先需要明确一點,磁鐵跟地磁場沒有關系。實際上,在地震發生前後,地磁場産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是有可能的,但它的變化量非常微小,甚至有些專業儀器也未必能檢測得到,更别說使一塊磁鐵失去磁性而掉落了。

謠言:地震多發于夏季和夜間

真相:據全球地震台網的地震資料統計,近十年内全球夏季和冬季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數量差距極小。同理,晝夜的差別就更小了,是以地震多發于夜間的說法也是沒有依據的。不過,地震發生于夜間,帶來的危害更大,因為此時處于睡夢中的人們可能無法注意到地震預警資訊并做出及時的避難反應。

謠言:地震發生後餘震相對較小無需擔心

真相:避震不分主震和餘震,切不可掉以輕心。雖然餘震強弱與主震大小有關且餘震會随時間推移強度、次數逐漸衰減,但是餘震來臨時要妥善應對,尤其要嚴防次生災害發生以及危房破壞傷人,救援和互救時必須提高防範餘震的意識和技能,減少餘震傷亡。

而據應急管理部介紹,面對地震謠言要做到:一問消息來源,尤其要警惕所謂的專家預報或外國專家預報,因為大陸對地震預報釋出有明确規定,地震預報一般由省級人民政府釋出。

二想地震三要素,也就是震級、時間、地點是否過分準确。目前,精确的地震短臨預報在國際上仍屬于科學難題。

三核實是否故意誇大地震影響。心存疑惑、難辨真假的時候,可關注相關部門和官方媒體釋出的權威資訊,或向當地政府或地震部門核實。

警惕!地震逃生避險三大誤區

誤區一:發生地震馬上往戶外逃

地震發生在瞬時,人在出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傷的機率較大;屋頂的磚瓦、廣告牌、玻璃牆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險;住在高層的人如果都同時往外逃,容易發生混亂,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室内避震條件和建築品質較好,應首選室内避震。

誤區二:躲入衣櫃等家具裡

大衣櫃雖然結實,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傾斜,而且人一旦到櫃子裡就會視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

誤區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節省體力

地震發生時躺卧或趴着的姿勢都是很危險的,這樣會使身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廢墟等物體擊中的幾率比站着時要大5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體的靈活活動。最好的姿勢是:雙手護頭、曲身側卧(保護脊椎)。

(綜合自正觀新聞、甘肅交通廣播、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微網誌、甘肅公安融媒體中心、中國網際網路聯合辟謠平台等)

編輯:謝哲

來源:上遊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