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歲末銀行要停貸了?中介炒作風起,真實情況竟是……

作者:數字綠洲

“臨近年底,銀行馬上停貸”“需要資金儲備的客戶提前私信,給您預留名額”……歲末将至,銀行集體停貸炒作風起。12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有不少貸款中介打出銀行将陸續停止放款、業務收緊的情況,吸引金融消費者借款。不過,從調查情況來看,這樣的說法并不确切,北京地區多位銀行個貸經理均表示,目前仍正常接受消費貸借款申請,不過,也有銀行人士稱,由于銀行存在年終結算的情況,目前暫時隻接受申請和審批,放款則需要等到2024年1月1日之後,但并非停貸。

歲末銀行要停貸了?中介炒作風起,真實情況竟是……

銀行停貸炒作風起

年關将至,貸款中介又坐不住了!開始“賣力”炒作。12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有多位貸款中介均釋出了有關銀行将全面停貸、消費貸正全面收緊的信号,吸引金融消費者借款。

“受年内降息的影響,年底銀行存款大量流失,導緻貸款額度高度吃緊。”一位貸款中介稱,“多數銀行已宣布11月之後陸續暫停放款,能放款的銀行也将在近日提高準入門檻。想要貸款的客戶最近要早做打算了。”

“再過幾天,無論你再着急,也已經來不及了!”另一位貸款中介稱,“12月20日之後,大部分銀行将停止放款,全力沖刺2024年1月‘開門紅’,明年1月到3月隻挑選優質客戶,一般的客戶直接跳過,銀行将全力備戰攬儲業務。”

這位貸款中介還同時提到,“銀行系統将調取個人所有資訊進行綜合評分,不良記錄者直接跳過或拉入‘黑名單’”。

無一例外,多位貸款中介均提到了銀行将批量停貸的操作,提醒金融消費者有資金需求提前準備,涉及停貸的銀行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地方銀行多種。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通知中,也有部分貸款中介标出了消費貸利率的優惠政策。

“抓住最後幾天,保證順利放款”。北京地區一位貸款中介提到,“目前消費貸能做的最低金額為2.98%,年終銀行政策放得比較寬,10年先息後本并且不用還本”。但當北京商報記者以金融消費者身份咨詢是哪家銀行提供的業務時,這位貸款中介較為謹慎,并未透露任何資訊,隻是反複強調,“電話不好說,可以來公司咨詢”。

還有貸款中介則給出了更低的消費貸利率,有貸款中介介紹,“目前銀行‘開門紅’消費貸利率低至2%,貸款100萬元一個月隻用還1500元利息,稽核條件放寬”。但對銀行的名字,貸款中介也依舊是語焉不詳,同樣給出了可以來現場咨詢,送出申請材料後再行比對銀行的操作。

今年以來,有關銀行停貸的内容頻頻被貸款中介炒作,理由以備戰“開門紅”、存款流失居多。在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看來,貸款中介此舉主要還是為了炒作,引起有借款需求的金融消費者恐慌,進而借機謀取利益。

停貸為假 仍在發力沖刺

歲末年初之際,正是各家銀行“開門紅”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從各地銀行的動作來看,部署存貸款營銷任務、做好臨界客戶貢獻度拉升、到期客戶價值度轉化成為主旋律,但備戰“開門紅”絕不意味着停貸,以北京地區為例,在調查過程中,有多位銀行個貸經理均否定了貸款中介的說法。

12月20日下班前,晨陽(化名)才剛剛對接完手裡的客戶,介紹了行裡力推的消費貸産品,他就職的是北京地區一家城商行。每年末,行裡都會向符合條件的客戶發送貸款營銷短信,并附上個貸經理的聯系方式,友善客戶咨詢。

“這次行裡發送的是7天免息優惠券,僅限受邀客戶。”晨陽回憶稱,“這幾天陸陸續續有客戶添加我的聯系方式咨詢貸款産品,有想要正常消費的,也有想以貸還貸的,對于資金不能使用的用途,我已清晰地給每一位客戶進行了說明。目前沒有聽到行裡宣布停貸的通知,産品審批和進件都在正常進行。”

另一家國有大行個貸中心人士也提到,“并未收到停貸的通知,今年行裡給的任務比較重,攬儲、放貸任務基本都是兩手抓,尤其是消費貸業務,目前沒有聽到停貸的通知,全部都在正常進行”。

由于消費貸申請流程較為便捷,大部分銀行推出的貸款産品均是填寫申請材料、系統審批、放款三步驟,是以絕大多數銀行仍在發力消費貸業務,做好年關“沖刺”工作。不過在調查過程中,也有銀行因存在年終結算的情況,隻接受申請和審批。

一位股份制銀行個貸經理指出,“我行發放的優惠券是‘白名單’企業制度,在申請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借款人涉及的企業本就在我行‘白名單’内,這種情況放款周期較快,從送出材料到放款大概隻需要4天時間;還有一種情況為,借款人涉及的企業不在我行‘白名單’之内,這類情況就需要臨時添加‘白名單’,審批的周期大概為10—14天左右,‘白名單’審批通過後才能進入下一步借款流程”。

“這樣無形中就拉長了貸款時長,再加上歲末年初的時間點,銀行需要年終結算,是以放款時間也拉長至元旦之後,按照借款人申請順序放款,但這并不是停貸的意思。”上述股份制銀行個貸經理說道。

消費貸應防止盲目“内卷”

雖然貸款中介鼓吹銀行批量停貸為假,但不得不提的是,銀行消費貸營銷愈發“内卷”已成為常态。除了部分銀行開啟限量降息,貸款年化利率最低降至“1字頭”之外,也有多家銀行推出拼團貸,隻要找到同一機關的“貸款搭子”一起申請貸款,便可拿到較低的貸款利率。

對銀行來說,通過降利率能夠吸引更多金融消費者參與,進而增加貸款業務的增量,但仍需注意,若貸款資金使用不當,就可能存在資金挪用、違規使用等問題。在調查過程中,也确實有個貸經理提到,部分借款人表達了想要以貸養貸的訴求。

加強消費貸貸後資金監管,銀行刻不容緩。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過低的消費貸利率,容易導緻出現跨市場套利,引發部分借款人過度消費,并可能催生局部資産泡沫風險等,銀行需要提升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意識,加強業務員教育訓練;優化業務流程,壓實業務各環節主體責任,完善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征信管理制度與機制,強化征信市場限制機制;同時,監管部門需要強化監管職能、提升違規成本等。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強調,不少銀行通過降低貸款利率以搶占市場佔有率,提升産品競争力。但消費貸發展應在适度合理的範圍之内,不可盲目過度增長,服務對象并非越下沉越好,銀行應有效防範“不該貸”“過度貸”等問題,降低“共債”風險發生機率。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