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作者:蕭紳客的筆記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文 | 蕭紳客的筆記

編輯 | 蕭紳客的筆記

提起阿膠,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東阿阿膠吧?這個曾一度風光無限,作為阿膠市場的領軍者,更是以其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影響力,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東阿阿膠也開始了一路“狂奔”的狀态,從從2001年每公斤80元的價格上漲到每公斤6000元左右,這漲幅更是高達了74倍。更是直接讓人稱之為“藥中的茅台”。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對于有着“藥中茅台”的東阿阿膠來說,在最近的這些年裡卻直接“落入神壇”,更是有不少消費者認為自己就是在交“智商稅”,這不僅會讓人們好奇,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東阿阿膠為什麼頻繁漲價呢?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東阿阿膠市場出現了下滑

東阿阿膠曾經在市場上占據穩固的地位,據報道:2019年東阿阿膠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3.83%淨利潤同比下降至35.48%。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消費者對于阿膠功效的質疑聲不斷高漲,加上市場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競争對手,成為導緻東阿阿膠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東阿阿膠連續多年進行提價政策,直接就影響到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從2001年每公斤80元的價格上漲到每公斤6000元左右,這漲幅更是高達了74倍。對于這樣沒有節制的提價行,遠遠超過了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這種過于激進的價格政策使得東阿阿膠逐漸失去了中低端消費者的青睐,使其市場占有率逐漸萎縮。

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特别是其他品牌如福牌阿膠、東阿國膠堂等投入了越來越多的市場,而且還受到了消費者的積極反響。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東阿阿膠在過去一直将目光集中在高端市場,忽視了中低端市場的需求,這導緻其他品牌迅速搶占了市場佔有率,削弱了東阿阿膠的市場地位。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而且消費者對于阿膠的認知逐漸成熟,不再盲目迷信其所謂的“神奇效果”。曾有衛生局發文指出,阿膠隻不過是“水煮驢皮”,主要成分是缺少人體必需氨基酸的膠原蛋白。盡管該文章被删除,但這已經産生了嚴重的影響,使得消費者對阿膠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不僅如此,就連東阿阿膠的經銷體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問題。面對原材料成本的不斷上漲,經銷商過度囤貨,以期擷取價格上漲帶來的差價收益。

但是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和市場飽和的情況,這種政策不再有效,反而造成了資金壓力和庫存積壓,長期囤積仍導緻了經銷商資金緊張的情況,也嚴重影響到了東阿阿膠的整體營運效率。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面對市場挑戰,東阿阿膠采取了多元化政策尋求突破。公司推出了專為年輕女性市場設計的産品,例如“CHINELLE真顔”系列和其他跨界産品。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但這些努力似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2019年和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情況來看,東阿阿膠的跨界戰略幾乎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提升。

東阿阿膠的發展史

東阿阿膠的前身始于1952年的山東東阿阿膠廠,後來在1996年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2006年秦玉峰成為總裁,他提出了“滋補三大寶:人參、鹿茸與阿膠”的概念,并以此為基礎開始了連續提價的道路。阿膠的價格從每公斤200多元漲到了5000多元,漲幅更是直接超過了20倍。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在秦玉峰的帶領下,東阿阿膠開始了一系列的文化營銷和價值回歸政策。他主張阿膠的價值應當回歸到其曆史價格,并提出阿膠應與“貢品”緊密聯系。

為此公司不惜投入巨大财力恢複九朝貢膠的生産,并在古裝劇如《甄嬛傳》中投放廣告,使阿膠成功轉型為閱聽人多"嫔妃"喜愛的"宮廷貢品"。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随着阿膠價格的飙升,市場上對其功用的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大。阿膠被指隻“水煮驢皮”,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并不能算作好的蛋白質來源。

更是有研究顯示,阿膠的補血功能并非獨一無二,其他皮膠如豬皮、馬皮、牛皮等也能達到類似效果。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但東阿阿膠在中醫領域仍被認為是具有補血功效的藥物,尤其是對血虛證患者有很好的療效。不過,這并不意味着阿膠适用于所有人,健康人群或脾胃虛弱者并不适合日常服用阿膠。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東阿阿膠的問題所在

曾經的補血聖品東阿阿膠,經過連續多年的提價政策,一度将自己打造成滋補界的奢侈品。

這場以提價為主導的華麗變身,卻在近年逐漸顯露出諸多問題,包括銷量的下滑、高層的人事動蕩、市場需求的變化、原材料價格的飛漲以及市場對阿膠價值預期的降低。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東阿阿膠在秦玉峰的帶領下,通過賦予産品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成功地将阿膠由藥品轉變為貢品,進而實作了價格的飛躍性上漲。

随着阿膠價格的不斷提升,其銷量卻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根據華泰證券的研究資料顯示,東阿阿膠的銷量已從2006年的2100噸降至2017年的1300噸,下降了38%。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伴随着阿膠價格的不斷攀升,其原料驢皮的價格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據不完全資料統計,阿膠原料驢皮的價格已從2000年的20元一張上漲至2500元以上,漲幅超過100倍。

此外,由于國内毛驢存欄量的急劇減少,原本不到1000元的毛驢,如今已暴漲至10000元一頭。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面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東阿阿膠的管理層也經曆了一番大換血。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包括總裁、财務總監、助理總裁在内的多位高層紛紛離任。這種頻繁的變動無疑對公司的發展産生了不小的影響。

盡管東阿阿膠在過去十幾年内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目前的市場環境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貧血不再是人們的主要病症,消費者對滋補産品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曾經成功的提價政策開始顯示出其局限性。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結語

如今,東阿阿膠仍然面臨着巨大的市場壓力。作為阿膠行業的領先企業,東阿阿膠必須迅速找到有效解決方案,重建消費者的信任,恢複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否則,它将繼續面臨着業績下滑和市場佔有率縮減的困境。

“藥中茅台”東阿阿膠,從供不應求到無人問津,為何會跌入神壇?

激烈競争和颠覆性供應鍊模式的出現意味着,若東阿阿膠不能适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将永遠失去這片繁榮的市場。

參考來源:《經濟網》東阿阿膠董事長王春城辭職,業績下降何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