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教育鎮街行|石排:傳統文化+潮玩文化,打造“五化”科學教育體系

作者:南方+用戶端

編者按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東莞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在教育“雙減”中積極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今年3月,《東莞市推進中國小科學教育實施方案》正式出台,推進中國小科學教育“點亮”行動全面啟動,逐漸覆寫全市33個鎮街(園區)。通過深入實施科學教育“點亮”行動、建構學校科學教育體系、深化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行動、加強科學教育品牌建設五大任務,市鎮同頻共振,努力打造全市協同的中國小科學教育工作體系。

今年9月,東莞成功舉辦2023年東莞市中國小生科技節,傾力打造科學教育新場景、新語境、新動能。各鎮街(園區)攜優質科學課程、特色科學活動、優秀科學作品等特色與成果參展,亮點紛呈。

為全面展示各鎮街(園區)科學教育階段性成果,推動東莞中國小科學教育高品質發展,即日起南方+推出“科學教育鎮街行”系列報道,凝聚東莞科學教育“鎮”能量。敬請關注。

很潮很有料。10月14日,由東莞市教育局主辦的2023年東莞中國小創客嘉年活動在石排中學啟動。活動上,含有石排潮玩文化、醒獅文化等本土文化元素的“東莞科學教育潮玩IP形象”精彩亮相,吸引了衆多師生駐足觀看。

科學教育鎮街行|石排:傳統文化+潮玩文化,打造“五化”科學教育體系

科學教育與本土文化元素也能碰撞出别樣的火花,這是石排在發展科學教育路上探索出的新路徑。多年來,石排高度重視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按照“特色發展、融合創新、典型引路”的思路,全力建構“五化”科學教育體系,形成“立足科學學科,拓展科技活動”的科學教育特色,以點帶面推動科學教育特色發展。

科學教育鎮街行|石排:傳統文化+潮玩文化,打造“五化”科學教育體系

2021年,東莞啟動“品質課堂”行動計劃,通過課堂變革帶動教學品質提升,讓師生享受過程精彩與成長幸福。石排以“品質課堂”建設為抓手,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增加學生動手操作實踐,增加科技教育的廣度與深度,積極開展科技師生專業教育訓練活動,全面提升國小科學及中學實體、化學等科學類課堂教學品質,逐漸實作科學課堂“品質化”。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科學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2021年石排公辦中國小全面落實建成科學類标準探究實驗室,石排鎮實驗國小還建成了全省國小中最高規格天文台和功能齊全的天文廣場。

科學教育鎮街行|石排:傳統文化+潮玩文化,打造“五化”科學教育體系

作為曆史文化和潮流文化互相交融的魅力名鎮,石排結合本地資源優勢,打造兩大科學特色課程—“探秘石排潮玩”與“天文觀測”。“探秘石排潮玩”特色課程,以“潮玩”為載體,以“探秘”為任務的融合特色課程,讓學生們走進生産一線體驗東莞制造的魅力;依托名師領銜、先進的天文裝置開設“天文觀測”校本課程,吸引衆多學生體驗天文觀測,進而提升他們的天文素養。

科學教育鎮街行|石排:傳統文化+潮玩文化,打造“五化”科學教育體系

石排在科學教育路上的探索不止于此。近年來,石排各中國小大力開展科學教學活動,創新形式,豐富内容,将活動與科學課、綜合實踐、研學課程等校内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開展科學調查體驗工作,培養學生科學興趣,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實作科學活動“品牌化”。據了解,石排還獲得了第17屆廣東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組織機關榮譽稱号。

科學教育鎮街行|石排:傳統文化+潮玩文化,打造“五化”科學教育體系

與此同時,石排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帶領學生們去橫瀝垃圾發電廠、廣東省計量院等科普體驗基地,采用參觀+體驗+筆記+分享的學習形式,鍛煉他們小組合作探究及解決問題能力。

接下來,石排鎮将以科技促教育、以教育強科技,狠抓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工作,培育出更多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市夯實人才基礎。

【策劃】東莞市教育局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分社

【統籌】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撰文】李玲 林群賢

【通訊員】石排教育管理中心

【作者】 李玲;林群賢

教育莞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