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在旅途|斑葉竹節秋海棠

作者:齊魯壹點

我家裡有一棵竹節海棠,算來算去都差不多小20年了,它從一根大約20公分的筷子似的枝條開始,分了不知道多少盆,也送了不少人。家裡的其它花,死了,再買,買了,再死,來來去去,隻有它依然如故,茂盛地長着,沒心沒肺活着,潇潇灑灑地開着……

别看它不起眼,名字還不少呢,既叫斑葉竹節秋海棠、半邊蓮,又叫馬面海棠等,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盆栽的秋海棠常用來點綴客廳歡、櫥窗、陽台、茶幾等地方。原産于巴西。喜溫暖、潮濕,宜充足的散射光。

竹節海棠的葉子很平滑,有些厚,長圓型,頂端尖,邊緣有些淺波狀,略有些不規則的淺色的斑點。她的葉柄很肥厚,呈現紫紅色,圓柱形,剛生出來很嫩,時間長了就成了黑褐色。它的花不是一朵,也不是緊挨着的一簇,而是散散的,帶着自己的嫩嫩的花頸,嫩嫩的肉紅色,沒有一點香味。竹節海棠多在夏、秋開花,溫度越高,花開得越紅。像漂亮的玻璃做的,是以人們也叫它“玻璃海棠”。

斑葉竹節秋海棠的花語之一是清高。我認為不是清高,而是“淡泊”。一年四季,隻要有充足的水分,就是沒有光照,不論放在那裡,都是蓬蓬勃勃,長自己的葉,開自己的花。不論是葉還是花,不嬌豔,不邀媚,就那麼清清爽爽地生長。

秋海棠的另一花語,又稱相思草。中國人予以“相思”“苦戀”因其又名“ 斷腸花”,故又寓意“斷腸”。相傳在詩人陸遊與唐婉的故事裡中,秋海棠成為相思、苦戀的見證。而在法國,則被人視為真摯的友誼。歐美的花語組合認為秋海棠是親切、誠懇的意思。

自古以來,秋海棠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用“高低臨曲檻,紅白間柔條。潤比攢溫玉,繁如簇绛绡”生動地描述了海棠的嬌柔之美。

元好問曾用“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寫出了臘梅剛謝,海棠就綻放出星星點點的嬌俏的小紅花的樣子,在他的詩裡,海棠是最好的報春花。 而蘇東坡一生酷愛海棠也是舉世公認的。他在《海棠》寫道:“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表達了自己愛海棠的程度,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李清照大師卻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千古名句引出了,‘海棠依舊’”的點睛之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把對海棠的愛,描寫得入骨三分……

朋友來家裡,隻要開口,就剪一枝,讓他帶回家清水插瓶,不長時間,就長出白白胖胖的須根,再用土栽到盆裡,根本不用緩盆,該發芽發芽,該抽條抽條,該開花開花,水多點、少點都不計較……

說她清高,她又淡泊;說她嬌媚,她又潑辣,雖然她是一棵非常普通的花,但卻非常有個性。即使沒有松柏竹梅的身體,也有她們的氣節……

人在旅途|斑葉竹節秋海棠
人在旅途|斑葉竹節秋海棠
人在旅途|斑葉竹節秋海棠
人在旅途|斑葉竹節秋海棠

壹點号 第三隻眼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