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20日電(記者王卓倫 呂迎旭)據總部設在英國的《新阿拉伯人報》19日報道,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拒絕了以色列方面提出的新一輪交換被扣押人員協定的提議。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台當日也報道說,以色列和哈馬斯正就“換人”的細節進行“重要、嚴肅和深入的談判”,但雙方不會很快達成協定。
12月14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人們在以軍空襲後的建築廢墟上開展救援。新華社發(亞西爾·庫迪攝)
哈馬斯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境内軍民目标緻以方約1200人喪生,另把200餘人挾持至加沙地帶。以色列政府随後宣布進入戰争狀态,對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現已導緻巴方近2萬人死亡、5萬餘人受傷。
誤殺惹民怨
以軍本月15日承認在加沙地帶推進軍事行動期間誤殺三名以方被扣押人員,引發國内輿論不滿。多地群眾舉行抗議,敦促總理本雅明·内塔尼亞胡上司的政府盡快達成新一輪“換人”協定,使被哈馬斯扣押在加沙地帶的人員早日回家。
12月2日,人們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參加集會,呼籲以色列政府采取措施讓全部被扣押在加沙地帶的人員盡快獲釋。新華社記者陳君清攝
然而,誤殺事件并未影響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空襲和地面進攻仍在持續,“摧毀哈馬斯”及“解救所有被扣押人員”的軍事行動目标也未調整。按照以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說法,以軍在加沙地帶行動還将“持續數月”。
以色列《國土報》援引一名被扣押人員的父親的話說,以軍誤殺三名同胞是“悲慘的錯誤”,目前以軍在加沙地帶持續作戰,仿佛已經“放棄”了那些被扣押人員一樣。“他們在爆炸、失敗的營救行動和我們軍隊的炮火中喪生。”
“我們呼籲以色列政府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并将争取被扣押人員獲釋列為首要議題。”這名父親說。
意見不統一
以色列政府内部就此問題意見似乎不統一。本輪沖突爆發後,以色列成立了包括主要反對黨上司人、前國防部長本尼·甘茨在内的緊急聯合政府。而甘茨日前在會見被扣押人員家屬時表示,如果政府不優先考慮解救被扣押人員、通過談判達成新一輪停火協定,他将不會留在戰時内閣。
10月28日,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特拉維夫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講話。新華社發(達納·科佩爾攝/基尼圖檔社)
媒體分析指出,内塔尼亞胡執意推進軍事行動,很大程度是因受到執政聯盟内部極右翼勢力影響。據《以色列時報》報道,極右翼政黨上司人、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威脅道,如果政府不能“全力以赴”推進軍事行動,他将退出執政聯盟。這意味着内塔尼亞胡政府走向垮台。
值得注意的是,哈馬斯突襲導緻以方重大人員傷亡,客觀上刺激了以色列民意的變化。第12頻道電視台民調結果顯示,本輪沖突爆發後,約三分之一以色列人對巴立場“右轉”,并不希望以軍停火。
前景不明朗
據《新阿拉伯人報》報道,本輪沖突爆發前,約5000名巴勒斯坦人被關押在以色列境内監獄中。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方面又拘押了約45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約2000人在沒有受到指控的情況下被“行政拘留”。
11月30日,載有獲釋巴勒斯坦被關押人員的大巴抵達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新華社發(尼達爾·艾仕塔耶攝)
11月24日開始,以色列和哈馬斯進行了為期七天的臨時停火。其間,以方釋放240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哈馬斯則釋放100餘名以色列人和外國公民。據以色列政府最新釋出的消息,仍有128人被扣押在加沙地帶,20人已确認在被扣押期間死亡。
《國土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以色列和哈馬斯短期内達成新一輪“換人”協定可能性不大。一位消息人士稱雙方“甚至無法重新開機談判”,另一位消息人士則稱談判會比上次達成協定時的談判“更加漫長和複雜”。
按照《國土報》說法,哈馬斯将以方被扣押人員視為“戰略資産”,不會在以方不做“特别讓步”的情況下輕易放棄。哈馬斯此前就已表示,在加沙地帶全面停火前,不會參加第二輪被扣押人員交換協定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