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見,湯曉鷗

再見,湯曉鷗

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再見,湯曉鷗

▲CVPR 2009最佳論文獎獲獎論文截圖

這是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界一篇具有裡程碑領域的論文——2009年,世界計算機視覺頂級學術會CVPR創辦25年來,第一次由亞洲學者團隊摘得最佳論文這一最高榮譽。

三位論文作者當中,孫劍、湯曉鷗兩位老師,都已經永遠地走出了時間。

2022年6月14日淩晨,世界級人工智能科學家、曠視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長辭遠逝,終年45歲。

2023年12月15日23點54分,世界級人工智能科學家、商湯科技創始人、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溘然長逝,終年55歲。

突如其來的沉重消息,讓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這個冬天,冷得徹骨。

再見,湯曉鷗

今天上午10:30,湯曉鷗老師的遺體告别儀式在上海龍華殡儀館大廳舉行。

上海陰雨綿綿,或許是老天也有不舍,為這位影響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巨擘、備受愛戴與景仰的學術良師送上最後的挽歌。

十年前,他與學生們突破智能的界限,實作機器人臉識别率超越了人類肉眼,扣響了讓機器“看懂”世界的時代之門。

今天,計算機視覺應用在數字世界花開遍野,那個種花、澆花的先生卻安靜地睡着了。

在學生徐冰的筆下:“他是一個永不滿足于現狀的探索者和革新者,他的智慧與勇氣孕育了商湯,他的嚴謹與務實樹立了科研的标杆,他的視野與情懷,塑造了中國AI行業的未來。”

昆侖萬維天工智能聯席CEO顔水成亦沉痛緬懷恩師,他寫道,正是湯老師過去二十年培育的衆多傑出學子,“将中國計算機視覺從平原提升到珠穆朗瑪峰之巅”。

令人揪心的是,9月底剛回母校鞍山一中百年校慶開展過講座的湯曉鷗,怎麼會在一個稀松平常的夜晚,如此悄無聲息地與人世間辭行?

從1968年1月24日在遼甯鞍山出生到2023年12月15日在上海睡夢中離世,55年的人生逆旅,何其短暫,又何其燦爛。

再見,湯曉鷗

他是創辦商湯科技的企業家,是學術成就等身的學者,是桃李天下的良師,是酷愛曬娃的仁父,是關注大學母校中國科大育才的熱心校友,也是喜歡看電影、聽相聲的東北段子手。

他是終其一生潛心學術的人工智能盜火者,是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做研究鋒芒畢露,講段子信手拈來,言行和煦從容,内心卻波瀾壯闊。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援引多位教師及校友的回憶,湯曉鷗留美回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前後,多次回科大了解貧困學生情況,在搬家到香港之前将在美留學的積蓄大多數捐出。

他是在頂級會議發表論文的常客,常将做研究比作比武論劍,而且要到華山論劍,“如果你一定要去太行山論劍,去挺進大别山,那别人隻當你是遊擊隊,永遠也别想成正規軍。”他将優秀學生送往世界頂級學府深造,驕人的頂會論文戰績又讓更多優秀學生對他的團隊心生向往。

他從不吝啬誇獎,誇自己的兒子銘銘“長的很漂亮”、“四歲前所結交的女朋友已超過他爸爸四十年艱苦努力的成果”,誇王曉剛、崔靖宇、林達華等學生是“天才”,誇華為“是真正做原創技術的”、“是我唯一佩服的公司”,誇微軟亞洲研究院“獨樹一幟的地位,天下無雙”。

他将人工智能視覺識别的火種帶出了學術象牙塔,卻謙和禮讓。2016年1月,回中國科大做主題演講時,湯曉鷗澄清稱他是世界上最好的視覺專家的說法嚴重失實、絕不科學,并調侃說“我是世界上第二的計算機視覺專家。這樣每一位都很高興,覺得他是第一”。

他給商湯科技制定了崇高的使命,從“改變人類認知,用科技創新重新定義世界”到“堅持原創,讓人工智能引領人類進步”。他反對“狼性文化”,推崇“黑羊文化”,倡導學習羊群的團結、貢獻、同理心,又敢于與衆不同,追求創新。

他瘦削的身軀裡,藏着頂天立地的科學家風骨,更藏着一個偉大而豐盈的靈魂。

在今年7月舉行的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湯曉鷗老師引用《老師好》電影台詞,向所有合作過的學生、老師們真情告白: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再見,湯曉鷗

這張定格照片,令多少人瞬間恸懷。

分明是遇見了湯曉鷗老師,中國計算機視覺領域才有了這段輝煌的時光。

他一手帶出了中國計算機視覺研究碩果百結的風華年代,組建了港中文多媒體實驗室、微軟亞洲研究院視覺計算組兩大人工智能科研天團,在全球範圍内貢獻了大量的深度學習原創技術突破,輸送出一大批棟梁之材。

商湯科技的CEO徐立、副總裁徐冰、主任工程師徐持衡、港中文-商湯聯合實驗室主任林達華、研究院院長王曉剛,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何恺明,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周博磊,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教授歐陽萬裡,昆侖萬維天工智能聯席CEO顔水成,華為諾亞方舟計算機視覺實驗室主任許春景、資深研究員首席科學家劉健莊,京東前最高技術科學家陶大程,大疆前AI視覺業務負責人趙叢……皆是湯曉鷗老師的桃李。

高徒遇良師,對彼此都是天賜的幸運。

徐立在朋友圈發文悼念:“遇見了你,我們才有這最好的時光。”

徐冰寫道:“他不止是商湯的靈魂,更是無數學生心中的燈塔。”“今天,我們失去了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我們失去了一個有着溫暖人性光輝的老師和朋友。”

那些或多或少曾受湯曉鷗老師蔭庇的追光者們,如今也成了光,繼往開來,照亮後來者的路。

巨星隕落,人生無常,望諸君珍重。

二十年來,湯曉鷗老師用他的經驗與智慧,陪伴着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界走過漫漫長路,從筚路藍縷,到山花爛漫。他留下的超過400篇論文,是絕響的歎息,也是生命的延續。

隻是從今往後,在人工智能領域重要會議上,我們再也看不到湯曉鷗老師那樣鮮活、松弛、風趣地引經據典,從電影、音樂聊到前沿科技。

他走得靜默,沒有聲響,亦如一直以來教書育人的潤物細無聲。

一個時代落幕了。

那個屬于計算機視覺創業者們的鼎盛時代已然遠去。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裡,大模型的列車踩着油門轟鳴向前,向通用人工智能全速沖鋒。

時間不會為誰做片刻的停留,在熙熙攘攘的世界裡,一個生命的隕落就像水融進了水,隻要渾不在意,便不會留下零星半點的痕迹。

心髒停止跳動不是真正的死亡,遺忘才是。

若你受惠于計算機視覺所改變的世界,請你留出大腦儲藏室的一隅,記住這位可愛可敬的人工智能科學家,偶爾想起他的姓名。

國士無雙,先生千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