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作者:曆史定哥

如果說衛青是漢武帝手中的一把寶劍,那這霍去病定然是漢武帝手中的刺刀。他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以少年之姿英勇出擊,直插敵人心髒,直至封狼居胥。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霍去病自小跟随舅舅衛青學習帶兵打仗,不及弱冠,就獨自領兵作戰。在其短暫的生命中,立下戰功無數,得衆人敬佩。

不過,令大家不解的是,在他一次出征時,漢武帝為犒勞士兵,特意賞賜數十車好肉。但直至放臭,霍去病都不曾食用。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這到底有何緣故,這麼多的好肉甯願浪費也不願意分給士兵食用,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樣的顧慮呢?

少年将軍,初戰封侯

小時候的霍去病生活很是艱苦,還是由于姑姑衛子夫被漢武帝寵幸,這才徹底改變了他們一家的命運。

霍去病自幼就喜歡跟在舅舅衛青身邊,聽舅舅講戰場上的故事,跟舅舅學習帶兵打仗的本領。在少年時期,他就已經憑借着擅長騎馬射箭而聞名于當時了。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或許也是愛屋及烏吧,對于霍去病這個外甥,漢武帝也表現得很是喜歡。不僅讓其跟随在自己身邊侍奉,甚至還想要親自教導他兵法。

在十八歲那年,霍去病第一次上了戰場,跟随大将軍衛青出擊匈奴。在這場戰鬥中,霍去病表現極為出色。雖然這是他第一次領兵出戰,卻大大的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

隻見他率領八百士兵,一路奔襲數百公裡,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僅僅以八百的兵力便斬殺俘虜2000多人!

首戰告捷的霍去病是以進入了大家的眼簾,皇帝也很是欣喜,直接将其加封為冠軍侯。還常常在早朝上稱贊道:“善哉!衛青之後又有後人了啊!”

由于霍去病所展現出來的軍事才華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很快他就被任命為骠騎将軍,并單獨率領軍隊攻打盤踞在河西地區的匈奴勢力。

霍去病欣然領命,直接帶領一萬軍隊從隴西出發。一路上經過河西五個小國,帶着無數辎重,對匈奴正式展開了追擊。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匈奴單于的兒子被活捉,多位貴族被直接斬于馬下,數不清的普通士兵更是被斬殺了頭顱。霍去病再一次用自己的實力展現了他所具備的才華,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說他是衛青的外甥,而是把衛青叫做霍去病的舅舅。

盡管如此,匈奴方面仍舊沒有收斂嚣張的行為,甚至仍然在邊境地區挑釁。在漢武帝的指令下,霍去病帶領大軍渡過黃河,抵達匈奴軍營附近。

匈奴大軍不敵,不敢與之硬碰硬。一些人悄悄逃跑,而另外一些人卻有了投降大漢的意思。

霍去病在得知對方有投降的念頭之後,他便與匈奴内部貴族取得聯系,商量好了投降事宜。又率領軍隊出擊,斬殺想要逃跑的士兵,另外俘虜了四萬多人。

在這場戰争結束之後,西北邊境幾乎沒有了任何隐患,殘餘的匈奴力量根本不敢來犯。此後漢朝正式的控制了河西地區,這也為之後絲綢之路的打開奠定了基礎,而這便是霍去病所努力的結果。

皇帝寵愛,賜下好肉

在霍去病與其他将領的共同努力之下,漢朝與匈奴方面的交戰可謂是處在上風狀态,而剩下的那些匈奴部隊也隻不過是烏合之衆而已。基于此,漢武帝有了一舉殲滅、完全驅逐匈奴的雄偉意願。

在收複河西走廊之後,漢武帝認為時機到了。是以他從全國各地召集來十萬精銳的騎兵以及經驗豐富的十萬步兵,準備與匈奴來一場最後的決戰。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這場戰争不管是對于漢朝也好,還是對于匈奴也好,都極其重要,是以漢武帝決定将霍去病任命為主帥。

在霍去病正式的出征之前,漢武帝為了獎勵霍去病,也為了犒勞士兵,特意給他準備了數十車好肉。甚至還從自己的禦膳房裡挑選了一名大廚給霍去病随軍,希望他能在征戰的同時,有美食可吃。

霍去病高高興興的接受了賞賜,然後就帶領着幾十萬大軍上路了。而那些賞賜因為是皇帝當着所有士兵的面給予的,是以大家都知道。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在那個年代,吃飽都成問題,更何況是吃肉了,那麼多的肉自然也引起了士兵們的關注。在平時行軍的過程中,他們都恨不得頂替那些負責押肉車的士兵,哪怕吃不着,在旁邊聞一聞肉的味道也是好的。

他們本想着在霍去病食用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有點肉湯喝。卻不料令他們意外的是,已經出發了十來天,眼看着肉都已經快要臭了,霍去病仍然沒有下令讓夥夫将這些肉做了吃。

有士兵對此感到疑惑不已,有人壯着膽子前去詢問霍去病:“将軍,皇上當初賞賜了您如此多的好肉,如若再不食用,怕是要放壞了。”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對此,霍去病沉默良久,然後搖着頭回答說:“此肉不能食用,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士兵們更加不解,但也不敢再去詢問。又過了半個月,霍去病一行人即将抵達前線,而這個時候那數十車肉已經臭氣轟天了,根本就不能食用了。

士兵們也是頗有怨言,認為霍去病甯願把這麼多好好的肉給放壞,也不願意給他們吃,實在是太過吝啬了。

霍去病的心腹見此情況,便找到霍去病,對他說:“将軍,如今肉已放壞,不能食用,将士們私下有所怨言,此事應該如何是好?”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霍去病依舊沉默良久,背着手回答道:“壞了便壞了,所幸此肉也發揮了它的作用,讓人給扔了吧。”

這位将領還想要繼續問,但霍去病也沒了解說的想法,便擺擺手讓這位将領出去了。

那這到底是為何?霍去病難道真的是吝啬的人嗎?這麼多肉甯可放壞也不願意給士兵們吃,他到底是有何想法?

大局出發,一視同仁

其實霍去病并不是吝啬之人,在每次出戰的時候,他會細心地記下戰士們的功勞。等到班師回朝之後,再一一給皇帝禀明,為他們讨取獎勵。而如今甯願将這些肉給放壞,也不願意給士兵吃,是因為他實在是有太多的顧慮了。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在戰場中,“兵貴神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如果帶了太多的物質辎重,那就會拖全軍的後腿,在戰争中或許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對于這一點,身經百戰的霍去病自然是了解的。是以他幹脆利落地處理掉了那些肉,進而減輕了物資辎重,加快了軍隊的行軍速度,極大地提高了士兵們的行進效率。

更為重要的是,在當時霍去病已經深受皇帝寵幸,皇帝也将他看作親外甥一樣對待。但霍去病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知道如果自己在軍隊中的威信過重,那或許他與皇帝之間的和諧就會被打破,甚至還會連累家族。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霍去病不願如此,更不想通過分肉來收攬人心。如果他真的如此,那等待他的也隻有死路一條了。雖然隻是武将,但霍去病心思缜密,他不願意走到那一步,便放棄了分肉的想法。

此外,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十多車肉聽起來很多,但實際上當時霍去病手下統帥的軍隊有幾十萬之多。這十多車的肉,在如此多的士兵面前,不過如同螳臂擋車一樣,想要大家共同分食,怎麼能夠分得清!

如果一些人吃肉的時候,而另外一些人卻連口肉湯都沒有,這樣的話自然會引起士兵之中的不滿,不利于軍隊團結,那定然也會影響後續作戰的。還不如一視同仁,所有人都不吃。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那要是霍去病自己悄悄給吃了,那士兵們則會認為将軍不能與他們共患難,自然也不能從心裡面服從他。對于他的指令,自然也是陽奉陰違的,如此一來又何談取勝!

出于種種考慮,霍去病最終選擇了甯願浪費這些肉也不願意吃了。但為了不讓士兵們心中的不滿進一步激化,霍去病在出戰前一晚特意召集了大家,向他們表明了自己不願獨自享受,惟願與衆将士同甘共苦的決心。

将士們這才醒悟過來,大家都愧疚不已,覺得自己辜負了将軍的一番好心。都在心裡發誓明天一定好好表現,報答将軍的恩情。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事實證明,霍去病的舉措是正确的。他的及時解釋好比是一劑強心針,将士們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各個骁勇善戰,爆發了極強的戰鬥力,竟然一舉斬殺七萬餘人。

在他們團結一心下,他們一路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甚至還在這裡舉行了祭天大典!此後,殘餘匈奴出逃漠北,漠南無王庭。

這霍去病果然是天生的将帥之才啊,他武能帶兵取勝,擊退匈奴;文能洞悉皇帝顧慮,及時做出調整,也實在是難得了。

漢武帝送的數十車好肉,霍去病甯願放臭都不吃,卻讓7萬胡人喪命

而這雖然是十多車肉的事情,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霍去病非同一般的心智。他能夠巧妙利用這些肉,再一次激發了士兵們心中的血性,也實在是難得啊!

如此才華,如此智慧,在他的帶領下,何愁外敵入侵?奈何天妒英才,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終年二十四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