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了熱熱鬧鬧的東方甄選事件之外,董明珠和孟羽童,也蠻具有話題性的。
董事長和前助理之間的事,本來以為早已告一段落,不料還是續集不斷。
當年董事長對這個助理誇得有多狠,現在這一切的發生,看起來就有多尴尬。
很可惜,董明珠确實厲害,但孟羽童的聰明,早已超過了大家認知,以至于這一波,很多人站在了孟羽童這邊。
從情感上說,對于董明珠和孟羽童,我都沒有什麼特殊情感。
但站在一個旁觀者角度,公正地說一句,董明珠的職場觀,顯然已經落伍了。
90後,乃至00後,已經不再是規則的絕對服從者,而他們因為看到過更多,是以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不否認董明珠,能把一個企業做到如此大,如此有影響力的女人,是一個在事業上絕對頂級的女人。
創業是衆所周知的難,守業更是人盡皆知的不容易。
但一個老闆,最要警惕的是,陷入一種“自戀”,尤其是情感上的自戀。
業務上,當然是可以保證自己的絕對話語權,但情感上不是的。
對于很多人來說,工作僅僅是工作,你不能要求别人一輩子為你工作,且不能強求别人為你賣命。
我一直覺得你讓别人賣命,這件事是很可怕的,要知道,愛本身是會反噬的。
在職場,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她提供足夠的價值,你提供足夠的錢,各取所需,兩不相欠。最糟糕的方式,你總是希望“她因為愛你,而工作”。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對他們來說,工作就是提供價值,然後擷取合理報酬。
這裡,我歡迎反駁。
再回到孟羽童身上,我不知道她經曆過什麼,但我一直認為在她身上,有年輕人的朝氣和棱角。
她當然也有缺點,董明珠說了,寫文章也寫不清楚。隻想用平台自己當網紅。
這話是很耳熟的。要知道,剛進入職場,每個人都是會被批評,就比如我吧,我剛進機關的時候,挺木讷的,也有前輩對我搖過頭。
當時心裡肯定不舒服的,但我現在想想,這個真的沒關系。她不一定永遠是你的上司,你也不一定永遠是她的下屬。
但比較糟糕的,其實是,在公衆場合被diss,甚至是在你離職後,依然把你當反面例子去講,這就有點不厚道了。
孟羽童厲害的點,是忍。光是這點,已經赢了大部分人。
多少人死于解釋,多少人死于話多,多少人死于賣慘,可以說比比皆是。
但不管董明珠怎麼說,孟羽童在面對外界的時候,都是體面得體,甚至緘默不語。
她營運她的部落客平台,她去她的演講,她接她的廣告,山雨欲來,她水來土掩,我自巋然不動。
這顯然是大聰明的表現。
職場人最該學的,其實反而是這樣的品質。但凡有這樣的底色,意味着你的底線永遠不會被别人探到,也永遠不會被别人撕碎。
作為高材生的孟羽童,我認為,她擁有的不僅僅是學曆,而是一種面對世界的洞察力,和面對生活的隐忍力。
她離開,有人罵她不知感恩,但能夠感受到,她很努力在和過去告别;
她出現,有人罵他野心太大,但能夠感受到,她有很努力在做自己。
做自己有錯嗎?當然沒有。
有野心有錯嗎?當然沒有。
我不确定孟羽童未來是不是一定會成功,畢竟成功這件事,真的有太多的偶然性。
隻能說,像孟羽童這樣的人,未來一定不會差,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緒,忍得了别人的斥責,咽的下生活的惡氣,光是這些事,已經赢了啊。
命運在自己手裡,頭破血流也沒關系的,核心是“不被别人的言語左右”,聰明人的底色,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