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土地孕育“綠”生機

作者:金融時報

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産業。農業的高品質發展是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綠色農業發展是驅動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有效途徑。由于大陸綠色農業發展起步晚、時間短,綠色農業發展仍落後于主要農業大國,亟需大量資金支援加快綠色農業發展程序。本期《理論研究》特約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課題組分享他們開展的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發展的調研成果。

調研顯示,目前綠色農業經濟效益不足制約種植主體轉型意願、綠色農業項目缺乏信貸準入标準、信貸周期與綠色農業發展難以比對等現狀值得關注,建議延長綠色農業産業發展鍊條,提升綠色農業産品價值、提升政策性金融引導作用、明确信貸支援綠色農業項目條件等措施,切實提升金融支援綠色農業力度,助力實作農業增産、減排、高效的綠色轉型。

綠色農業的内涵外延

2016年,《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作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幹意見》首次提出“農業綠色發展”一詞,大陸正式開啟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建設工作。2019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七部門研究制定《綠色産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将現代種業、綠色有機農業等11項産業納入“生态農業”,作為農業綠色發展的内涵範圍,在2023年新版的征求意見稿中增至14項(見表1)。

表1:綠色産業指導目錄2019版與2023版生态農業對比

生态農業(2019版) 生态農林牧漁業(2023版征求意見稿)
現代農業種業及動植物種質資源保護 現代化育種育苗
綠色有機農業 種質資源保護
農作物種植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和營運 綠色農業生産
森林資源培育産業 綠色、有機認證農業
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産業 農作物種植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和營運
碳彙林、植樹種草及林木種苗花卉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
林業基因資源保護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
綠色畜牧業 農業生态系統保護修複畜牧業
綠色漁業 森林資源培育
森林遊憩和康養産業 林業基因資源保護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 林下種養殖和林下采集
森林遊憩和康養
綠色畜牧業
綠色漁業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綠色農業的概念是充分運用科學技術、先進農業裝備和發展理念,兼顧“減少碳排放、增加糧食産量、實作鄉村振興”三大目标原則,取得單一或多重效益的農業生産體系。

大陸綠色農業發展曆程

(一)大陸農業碳排放情況

黑土地孕育“綠”生機

圖1 2014年大陸碳排放領域構成

黑土地孕育“綠”生機

圖2 2014年大陸農業碳排放領域構成

世界資源研究所更新了2020年大陸碳排放總量仍為123億噸CO2e,其中農業部門排放6.5億噸CO2e,占大陸總排放量的5.1%,較2014年占比下降1.6%,低于全球7.6個百分點,占全球農業碳排放的11.1%。整體來看,雖然大陸農業碳排放在全球範圍内占比仍然較高,但農業碳排放占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機關農業GDP碳排放量及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量均低于美國(見表2),大陸農業排放已屬于典型的生存排放,農業進一步減碳需要更多的戰略規劃和技術支援。

表2:2014年中美兩國農業碳排放對比

名稱 中國 美國
人口(億人) 13.77 3.18
GDP(萬億元) 64.36 107.13
人均GDP(萬元) 4.67 33.63
農業GDP(萬億元) 5.83 1.25
純農業人口(億人) 7.00 0.06
農業GDP占比(%) 4.10 1.17
人均碳排放量(噸CO2e/人) 8.93 21.54
碳排放量(億噸CO2e) 123.01 68.50
農業碳排放(億噸CO2e) 8.28 6.99
農業碳排放占比(%) 6.70 10.21
機關GDP碳排放強度(噸CO2e/萬元) 1.91 0.64
機關農業GDP碳排放強度(噸CO2e/萬元) 1.42 5.58
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量(噸CO2e/人) 0.96 170.17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和美國農業部網站。

(二)大陸發展綠色農業的政策體系及成效

大陸政府對綠色農業發展一直高度重視,針對農業綠色發展的實際需求,陸續出台了在保證糧食安全和有效供給的前提下實作減排固碳的政策措施,為綠色農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一是強化農業種植領域的減排固碳。

二是完善畜牧業減污降碳政策體系。

三是開展草原固碳增彙系統性建設。

在持續政策引導下,大陸綠色農業發展已初步建立了農業農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政策和技術體系。

國内外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發展模式

(一)黑龍江省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發展實踐

黑龍江省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在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發展方面開展了多項實踐探索。一是引導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由單一的生産種植端拓展至全産業鍊條。二是建立銀行與綠色農業項目對接機制。三是暢通金融機構與綠色農業主體資訊溝通管道。

(二)國外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發展模式

一是政府與國際組織、金融機構開展混合融資支援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是政策性指導信貸資金定向支援低碳農業發展。

三是探索使用碳彙償還信貸資金模式。

四是政策性擔保支援綠色農業發展。

五是金融科技強化農業數字金融平台。

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綠色農業信貸需求需要提升農業生産主體綠色轉型意願

大陸綠色農業發展起步較晚,目前大陸農業仍處于“高投入—高産出—高排放”的發展階段,農業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時間,遠低于歐美50年至70年的緩沖時間,短期内難以實作“低投入—高産出—低排放”的發展範式,大陸綠色農業的經濟産出效益不足問題凸顯。

(二)信貸服務與綠色農業發展需求比對度還需強化

農業系統的技術革新和低碳轉型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目前大陸支援農業信貸資金多以短期信貸資金為主,無法滿足綠色農業發展的周期需求。綠色農業發展需要各類資本的廣泛介入,基于财政性、開發性、商業性等各類資金的風險、收益特點,創新金融支援方案。

(三)綠色農業碳彙功能開發力度有待提高

目前農業碳彙工作剛剛起步,市場化激勵機制尚未形成,農業種植環節碳減排的正外部性很難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

對策建議

(一)提升綠色農業經濟效益,激發農業生産主體綠色轉型信貸需求

一是建立完備的綠色農業全産業鍊。

二是政策引導綠色農産品差別于其他農産品。

三是強化數字科技在綠色農業領域運用。

四是擴大綠色農産品下遊需求。

(二)完善金融支援綠色農業的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國際機構合作,豐富農業綠色低碳項目融資管道。

二是銀行機構應主動加大綠色金融創新和研發力度,因地制宜地推出綠色農業系列信貸産品。

三是細化綠色農業項目事前管理體系,明确信貸資金準入條件。

四是建立省級或市級專項擔保基金、“三農”、中小企業綠色發展基金,發揮财政資金的杠杆作用,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綠色發展。

(三)加快綠色農業碳彙體系建設

一是通過加強财政扶持、補貼減免等政策手段,有效激發市場活力,鼓勵更多的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積極推動農業碳彙發展。

二是加強對農業碳彙産品價值的宣傳工作,不斷提高公衆對農業碳彙的認知度和重視度。

三是金融機構應積極參與和支援大陸碳交易市場和水權交易市場建設。

黑土地孕育“綠”生機
來源:金融時報用戶端作者: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課題組編輯:謝晶晶 段嘉希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