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鎳王”之子港股上市!瑞浦蘭鈞3年虧損超10億港元,“動力+儲能”火熱賽道難賺錢?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董天意 每經實習記者:苗詩雨 每經編輯:孫磊

近年來的熱門賽道锂電行業,迎來一位新的上市玩家。

作為青山實業新能源領域核心企業,瑞浦蘭鈞于12月18日在港交所主機闆挂牌上市。根據招股書及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釋出資料,年内瑞浦蘭鈞動力電池裝車量及儲能電池裝機量均位列國内前十位。

但即便如此,招股書顯示目前瑞浦蘭鈞尚未達到盈利階段,2020年至2022年淨利潤持續為虧損狀态,3年累計虧損超過10億元。背靠青山實業的锂電巨頭連年虧損,多方不禁發問“瑞浦蘭鈞上市後計劃如何緩解虧損局面?”

對此,瑞浦蘭鈞方面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階段暫以公告招股書内容為主。招股書顯示,瑞浦蘭鈞将繼續聚焦儲能、動力電池兩大核心業務及其他事項。

不過,從細分市場來看,現階段儲能、動力電池國内市場競争激烈。儲能行業的參與企業呈現供大于求狀況,國内儲能市場主要招标方“五大六小”發電集團(五大: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大唐集團。六小:國投電力、國華電力、華潤電力、中廣核、中節能太陽能、三峽集團)項目資源争奪激烈,近期某5GWh磷酸鐵锂儲能系統投标出現遠低于成本的0.638元/Wh投标價;動力電池行業則在産能快速擴張後進入過剩階段,打響淘汰賽信号。

記者先後采訪多位業内人士獲悉,現階段,國内動力電池、儲能市場競争激烈,價格内卷導緻國内市場增量空間相對有限,未來新的增量或集中在海外市場。瑞浦蘭鈞也在招股書中稱,未來可能會擴大海外市場業務。但多位業内人士也向記者提醒,目前相關産品出海仍面對産品認證、需求差異等客觀因素影響,像瑞浦蘭鈞這類企業可否撬開海外市場依舊存在未知。

上市首日股價上漲2.62%

12月18日,瑞浦蘭鈞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股價開盤走高,截至收盤股價漲2.62%,報18.78港元/股,總市值427.6億港元,超過中創新航成為目前港股市值最高的锂電企業。

招股書披露,按照2022年資料計算,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方面,瑞浦蘭鈞為全球第十大锂離子電池制造商;按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裝機量來看,其為全球第三大锂離子電池制造商。按照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最新資料,截至2023年11月,瑞浦蘭鈞動力和儲能電池銷量排名位列國内相關企業的前十位。

“鎳王”之子港股上市!瑞浦蘭鈞3年虧損超10億港元,“動力+儲能”火熱賽道難賺錢?

圖檔來源:瑞浦蘭鈞官網

瑞浦蘭鈞此次上市引發業内關注,除了出貨量排名靠前外,還與其控股股東有關。

企查查股權結構圖顯示,瑞浦蘭鈞大股東為永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後者大股東為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山集團),青山集團為瑞浦蘭鈞的控股股東。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2年的産量計算,青山集團為全球最大的鎳及不鏽鋼生産商。

據悉,此次并非瑞浦蘭鈞首次計劃上市。2022年年末,瑞浦蘭鈞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後續因招股書“失效”,上市計劃擱置;2023年6月,瑞浦蘭鈞二度遞交招股書,至本次12月18日成功登陸港交所。

不過,成功上市背後,瑞浦蘭鈞仍面臨着來自業績尚未盈利的壓力。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得益于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瑞浦蘭鈞營業收入增長顯着,分别為9.07億元、21.09億元、146.48億元,但同期淨利潤均為虧損,分别約為-0.41億元、-7.17億元和-3.54億元。

而受到2023年上半年行業需求放緩的影響,截至2023年6月末,瑞浦蘭鈞淨利潤為-7.10億元,半年虧損金額逼近2021年全年。虧損的業績表現,讓其對比中創新航(3931.HK)、國軒高科(002074.SZ)等同類别公司,仍存較大差距。

對此,瑞浦蘭鈞表示,虧損主要與2023年電動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動力電池關鍵原材料價格下降導緻動力電池産品的平均售價下降、機關制造成本增加等多方因素有關。

瑞浦蘭鈞在招股書中稱:“鑒于2023年下半年锂離子電池行業的市場競争持續,我們預期2023年錄得虧損……我們将能夠于2025年實作盈利并産生經營現金流入。”

産能使用率下行顯著

锂電行業一位不具名分析師向記者分析道,動力電池領域企業出現虧損情況并不難解釋。該名分析師說:“動力電池産業規模快速擴張之後,已出現産能過剩的情況,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導緻低價競争出現,價格越低利潤空間越小,陷入循環。”

“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判斷,瑞浦蘭鈞産品仍具備一定市場競争力。”該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僅從動力電池行業看,淘汰賽比拼的是企業綜合實力,未來格局注定是強者恒強。除了技術過關之外,要有足夠的糧草、資金撐過這輪淘汰賽,而瑞浦蘭鈞背靠青山集團,資金實力無需多言。

但需要關注的是,正如業内人士所言,激烈的市場競争之下,锂電、儲能行業産能過剩的隐憂已然顯現。

“鎳王”之子港股上市!瑞浦蘭鈞3年虧損超10億港元,“動力+儲能”火熱賽道難賺錢?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招股書顯示,目前瑞浦蘭鈞産能使用率下滑,2020年至2022年,瑞浦蘭鈞整體産能使用率分别為50.3%、86.4%、73.9%,但2023年上半年其産能使用率大幅下滑至49.4%。

對此,瑞浦蘭鈞表示,電動汽車市場及儲能系統市場的下遊電池需求保持穩固,但锂離子電池行業的競争持續加劇,原因是主要參與者在過去幾年均相當積極地擴大産能。産能及電池供應的增加,主要參與者于2023年的産能使用率較2022年下降。

一家頭部儲能企業内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以儲能系統為例,由于儲能技術差別于風電等新能源産業,相對來說技術門檻較低,市場火熱之下今年以來湧入多家內建、二手商企業,價格激烈競争同時,産能使用率存在一定程度下行。

“儲能+動力”火熱賽道難賺錢?

瑞浦蘭鈞招股書顯示,公司業務主要聚焦動力電池、儲能兩大市場,而近年來,以儲能、動力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快速擴張,成為年内備受關注的熱門賽道之一。但在出貨排名靠前、布局賽道火熱的背景下,瑞浦蘭鈞淨利潤仍為虧損狀态。

一家儲能行業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年内儲能行業供大于求已成事實,目前多家公司的産能表現都是過剩狀态,此前市場火熱時,除産業内原本參與企業外,市場又湧入了諸多內建商、二手中間商,在市場供需失衡情況下,部分市場參與者以低價競争幹擾市場秩序,導緻行業走向非良性競争,利潤空間受到壓縮。

記者留意到,2023年以來,锂電儲能系統中标均價持續下行,11月儲能系統中标均價(以2小時磷酸鐵锂電池儲能系統,不含使用者側應用為例)800.46元/kWh,與今年初相比下降47%,原因與行業産能高速擴張、行業“内卷”競争加劇不無關系。

“現在市場供需不平衡,供大于求現象顯著,我們布局負極材料一年時間,還沒敢投産,一投産就是虧損,預計到2025年,市場洗牌後供大于求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锂電池産業鍊上遊一家企業内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國内的儲能、動力電池産業,并沒有許多跨界人士想象中的發展那麼快,供大于求的市場情況令很多企業的相關産業都還未開工生産。

“鎳王”之子港股上市!瑞浦蘭鈞3年虧損超10億港元,“動力+儲能”火熱賽道難賺錢?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動力電池領域競争也十分激烈。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電池産業百花齊放,2023年年内,有甯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锂能等電池企業加速産品研發,也有長安汽車、極氪、埃安等車企進軍動力電池領域。

而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的資料顯示,今年1~11月,大陸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累計産量為698.7GWh,累計同比增長41.6%;同期,大陸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39.7GWh,累計同比增長31.4%。産能與終端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實際上,各家電池産品取名不同,但除了頭部企業之外,技術差别其實并不大。”前述锂電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歸根到底,動力電池企業比拼的核心就是裝車量,如果裝車車型銷量不佳,企業就難以在市場有競争力。

擴大産能瞄向海外市場

不過,即便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環境,按照瑞浦蘭鈞的計劃,其仍将進一步擴大産能。瑞浦蘭鈞招股書透露,預計到2025年底前,瑞浦蘭鈞達成150GWh以上的産能。截至2023年6月30日,瑞浦蘭鈞設計年産能達到35.2GWh,計劃于2023年底前增加産能至62GWh。

瑞浦蘭鈞認為,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下遊電動汽車行業及儲能系統行業持續發展,将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增長機會。而在招股書中,未來海外市場布局也成為瑞浦蘭鈞重點提及部分,瑞浦蘭鈞在招股書中寫道,未來可能會擴大海外市場業務。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以瑞浦蘭鈞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布局海外市場可否行得通,仍是未知數。

一家儲能領域上市公司不具名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儲能行業競争環境激烈,從技術上看,各家技術差别不大。全球市場來說,PCS(儲能變流器)和EMS(能源管理系統)、刀片和卷繞應用差别都不大,而電芯技術主要掌握在頭部幾家企業。“現在國内産品的新增長市場還是海外的各個重點區域,但大多數國内産品都達不到海外标準要求,面臨拿不到認證無法出海,或者是出海被罰款的局面。”該人士說。

記者也留意到,今年以來,儲能、動力電池出口海外市場頻出變動,不乏有陷入調查、罰款消息傳出。

不過,展望2024年,業内人士較一緻向記者表示,動力電池、儲能市場前景仍是值得期待的。

“鎳王”之子港股上市!瑞浦蘭鈞3年虧損超10億港元,“動力+儲能”火熱賽道難賺錢?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锂礦行業一家上市公司不具名人士向記者表示,2023年锂電整體産業鍊供需震蕩,但目前原材料價格的下行可能會給2024年帶來正向影響。據該人士介紹:“2018~2019年,锂礦價格下行,逐漸跌穿一些企業的成本線,之後出現了礦山、工廠停産,供給開始收縮情況,從此角度分析,礦價下行可能對控制電池成本,提升利潤空間有利。”據悉,截至12月18日,碳酸锂期貨與現貨價格僵持10萬元/噸關口。

而從儲能市場看,前述頭部儲能企業内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針對儲能市場目前低價競争的情況,部分招标方已經設立了企業白名單,對儲能系統使用的電芯來源做相關規定。

“當下,儲能市場還有待真正實作良性發展。”前述頭部儲能企業内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儲能市場的火熱前景,讓諸多參與者看到了市場機會,說到底仍是市場受到期待。但目前産業鍊由于非良性的競争,市場機制、環境都有待改善,良性發展需要等市場機制、政策制度以及市場本身标準的進一步建立。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