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運巨頭紛紛停航,商家擔心成本上漲,紅海航道危機牽動全球供應鍊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尹野平 丁雅栀】“葉門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往來船隻,全球貿易受到威脅。”瑞士《新蘇黎世報》17日報道稱,鑒于商船不斷遭受襲擊,全球航運巨頭丹麥馬士基以及德國航運公司赫伯羅特上周五均宣布,将暫停紅海的航行。繼馬士基與赫伯羅特之後,瑞士的地中海航運公司與法國的達飛海運集團16日也宣布旗下貨輪暫停紅海航行。18日,長榮海運發表聲明稱,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公司将暫停以色列進出口服務,并立即生效。随着全球最大的幾家航運公司陸續暫停紅海航行,更多的航運公司将會受到影響。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正在“密切監控”紅海的緊張局勢以及對運河過境的影響。

航運公司密切關注紅海局勢

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葉門胡塞武裝以“支援巴勒斯坦”為由對以色列頻繁發動飛彈和無人機攻擊,并在紅海連續襲擊“關聯以色列”的船隻。壹航運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鐘哲超1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持續跟蹤的情況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大概有16艘各類船舶被襲擊,甚至被扣押。

目前,全球各大航運公司都在密切關注紅海局勢。馬士基在發給《環球時報》的相關聲明中表示,最近該地區多起商船遭受襲擊的情況令人震驚及憂慮,這對海員的安全構成重大威脅。12月14日“Maersk Gibraltar”輪險些遭受襲擊,以及12月15日其他公司一艘集裝箱船遭受襲擊後,馬士基決定該地區所有前往曼德海峽的船舶暫停航行,直至另行通知。

航運巨頭紛紛停航,商家擔心成本上漲,紅海航道危機牽動全球供應鍊

美國防部:一艘美國軍艦和多艘商船在紅海遭襲 圖源 視覺中國

紅海位于亞非兩大洲交界處,南端通過曼德海峽連接配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北端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和大西洋相通。經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的航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路線之一。據《新蘇黎世報》報道,全球大約12%的貨物運輸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高峰時期,每天約有500艘集裝箱船通過葉門南部的曼德海峽。

鐘哲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蘇伊士運河目前應該是全球最大的交通動脈,尤其是在巴拿馬運河目前面臨嚴重枯水、通航能力削減的情況下,蘇伊士運河作為亞洲—歐洲、亞洲—地中海以及亞洲—美東航線的主要航行通道,其對全球貿易和航運的影響愈發重要。

許多船隻繞道好望角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近1/10的海上石油貿易通過紅海航線運輸,運輸受阻可能影響全球能源供應。德國電視一台17日報道說,歐洲能源供應很大一部分需要經過紅海,很多運往歐洲的棕榈油和谷物等也同樣需經由此道。紅海航道遇阻後,許多船隻别無他法,已選擇繞道好望角。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上周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11月19日以來,已有55艘船隻改道使用歐洲和亞洲之間的好望角航線,而不通過蘇伊士運河。

鐘哲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繞道好望角,預計要多走出7000—10000公裡,時間大概多出7—10天,繞行好望角不僅會帶來航運成本的增加,而且對于航行安全和供應鍊安全都将增加更多風險和不可控性。

國際航運公會警告稱,貨輪避開蘇伊士運河、繞行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意味着航行成本增加、航運天數增多,交貨時間也會相應推遲。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專家文森特·斯塔默表示:“如果大多數船隻被葉門胡塞武裝盯上,亞洲和歐洲之間的運輸成本肯定會上升。”航運公司需要在安全預防措施上投入更多資金。海事資料機構“勞氏情報”的資料顯示,目前在紅海航行的船舶保險費用已經增加1倍。

不僅是能源運輸,汽車以及其他貿易都會受到影響。德國特斯拉新聞網站17日報道稱,鑒于紅海緊張局勢加劇,特斯拉電動汽車從中國到歐洲的海上運輸選擇了替代路線,即繞道好望角。業内專家表示,随着航線的延長,電動汽車的運輸成本會增加約20%。

“西方國家的緊張情緒正在加劇”

曆史上蘇伊士運河數次中斷,導緻運距拉長、推升運價。2021年3月“長賜号”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導緻這條航運大動脈堵了6天,損失嚴重。那麼,這次“紅海危機”的影響會有多大?

鐘哲超認為,這次“紅海危機”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持續時間會遠遠超過上一次蘇伊士運河堵塞,而且它是雙向的,持續時間目前很難判斷。

上海海事大學進階工程師、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資訊官徐凱1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這一情況可以較快地解決,那對市場的影響是短暫的。如果暫停航行的情況持續下去,很多港口和通道會出現擁堵,并産生繞行成本,市場運力可能出現短暫緊缺情況,市場上的供需平衡也會被打破,甚至有可能出現2021年運價瘋漲的情況。這完全取決于目前這種極端狀況持續的時間長度。

徐凱進一步表示,在歐洲航運線上,中國已經顯示出韌性。葉門胡塞武裝頻繁在紅海海域襲擾“關聯以色列”的船隻,本質上是針對其背後的英美等國。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的商船相對安全。

針對船隻在紅海海域遭到襲擊,世界海運理事會表示,不斷更新的危機讓人感到震驚和擔憂,并呼籲采取果斷行動保護海員。“自由航行權是國際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權利,必須得到保障,現在是采取堅決國際行動的時候了。”

不願公開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訴英國《衛報》,美國有意與其他國家組建一支海軍特遣隊,巡邏紅海、曼德海峽和亞丁灣。法國等國的戰艦目前也在該地區巡邏,保持航道暢通。

航運巨頭紛紛停航,商家擔心成本上漲,紅海航道危機牽動全球供應鍊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6日,埃及,美國卡尼号驅逐艦通過蘇伊士運河。(圖源 視覺中國)

《新蘇黎世報》則預計不會出現與疫情期間類似的全球供應鍊中斷。文森特·斯塔默表示:“目前全球集裝箱船網絡中的船舶運力過剩,而且全球範圍内的擁堵情況整體來看要比兩年前好得多。”在可預見的将來,消費者可能不會注意到運輸成本的增加。斯塔預設為,即使運費價格大幅上漲,也不會對客戶造成嚴重影響。然而,西方國家的緊張情緒正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