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半身虛熱,下半身真寒”?陳士铎的引火湯,克一切上熱下寒

作者:中醫何主任

有很多粉絲回報,上半身有熱的症狀:經常上火,口腔潰瘍、口燥咽幹、眼睛幹、耳鳴、頭暈、失眠、牙龈腫、口苦口渴、便秘、小便黃、舌質紅等。

但又有下半身寒的症狀:手足冰冷,腰膝酸軟,大便粘膩沾馬桶、吃點涼的就拉肚子,夜尿頻繁,不敢喝水。

“上半身虛熱,下半身真寒”?陳士铎的引火湯,克一切上熱下寒

這“沖突”的上熱下寒,到底應該怎麼辦?

“上半身虛熱,下半身真寒”?陳士铎的引火湯,克一切上熱下寒

比如:口渴,但又不想喝水。身體雖然很熱,但是又想穿衣服。舌頭雖然有點紅,但是胖嫩。

總體來說,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說是真寒假熱。

這種情況是如何出現的呢?

還是因為平時傷陰太過,導緻腎水虧虛,虛火無處可藏,沿途直沖喉嚨。

該怎麼辦?

“上半身虛熱,下半身真寒”?陳士铎的引火湯,克一切上熱下寒

陳士铎的是滋補腎水,引火歸元的一張常用方。

由熟地黃,麥門冬,五味子,巴戟天,茯苓組成、

“水得火之氣,則水尤易生”。是以,“引火湯”中的兩味藥最為關鍵:

熟地黃:養腎、養陰、養髓、養血、聰耳明目。能使虛陽歸于下焦。

巴戟天歸肝腎經。深冬不死,味辛,滋陰補腎。溫不燥

加入麥冬和五味子。養陰去虛火,

以五味子既可收斂又可補,可降浮火,滋養腎陰。

“上半身虛熱,下半身真寒”?陳士铎的引火湯,克一切上熱下寒

整個方子的目的,是引虛火入腎,調和陰陽,共治肺腎,補陰而不膩,補陽而不傷陰,陰陽互生,源源不斷,上熱下寒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