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本周,強生前高管加入寶潔、美容連鎖店Boots或被出售。

來源 | 聚美麗

作者 | 璞 玉

想了解全球化妝品行業發生了什麼?全球資訊第293期帶你速覽本周(12月11日—12月15日)精彩~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

12月15日,中國高端香氛品牌melt season宣布,獲得雅詩蘭黛集團旗下投資公司New Incubation Ventures(NIV)的戰略投資,投資金額為數千萬元,并由棕榈資本擔任獨家财務顧問。而此次投資是雅詩蘭黛集團首次投資中國高端香氛品牌。據了解,melt season母公司Verse China創立于2020年,定位輕奢路線,目标是像LVMH一樣成為一家全球化品牌集團。産品端,旗下首發品牌melt season選擇從香水賽道切入,其定位東方沙龍香水,以“沙龍香”為核心産品,共上市10支香水,分别為高定系列“吉檀迦利”、“胡”、“墨脫”等;以及經典系列“柚見”、“面紗“等。同時,其還将産品品類拓展至香氛蠟燭、無火香薰、個人護理等。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雅詩蘭黛集團的投資,已是melt season的第三輪融資。成立不久melt season就曾獲得由壹叁資本領投的種子輪融資、以及由Breeze Capital領投的超千萬人民币天使輪融資。而對于此次雅詩蘭黛集團的投資,melt season品牌創始人倪麗詩表示,雅詩蘭黛集團數十年深耕美妝行業的經驗與資源将為melt season賦能,後續将在産品研發、品牌全球化、出海管道等方面助力。“melt season是生長于中國本土的奢侈品牌。品牌用現代的語彙重塑了中式審美意趣和價值觀點,獨具生命力,并與雅詩蘭黛集團的企業文化十分契合。”雅詩蘭黛投資公司對所投的品牌如是評價道。

聯合利華追投益生元護發品牌Straand

據外媒消息,澳洲護發品牌Straand獲得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2846萬元)的種子資金。由聯合利華風險投資公司、Harvey家族辦公室聯合領投。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利華風險投資公司在2023年1月,就向該品牌投資了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350萬元)。據了解,Straand成立于2022年,其堅持零殘忍、純素、天然理念,主要解決頭皮幹燥、脫屑、稀疏、脫發等問題,是澳洲第一家以益生元為重點的頭皮護理品牌。Straand通過益生元成分,以及植物衍生成分Defenscalp™,來替代傳統洗護産品中的化學成分,通過促進頭皮健康的方式,達到頭皮護理的效果。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Straand的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Meagan Pate曾表示:“過去的許多護發産品會刺激頭發頭皮,有些甚至會讓頭發掉色。是以當我們開發洗髮乳時,我們基于皮膚循環的哲學,像對待臉部一樣對待頭皮。”目前,成立一年的Straand,已推出四種益生元護發産品。雖然,Straand團隊僅有11人,但其以科學為基礎的功能性護發産品,已跻身市場前列,還與Urban Outfitters、Anthropologie 、亞馬遜達成合作,共同推進歐美市場擴張計劃。通過此次融資,與絲芙蘭簽訂協定,預計2024年初,将在澳洲、英國、東南亞地區開設70多家門店。其目标是在未來五年内實作2500萬澳元(約合人民币1.2億元)的銷售額。Straand聯合創始人Sarah Hamilton表示,很高興能獲得這筆資金,也很高興能有這樣一批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熱愛頭皮護理這個品類。

聯合利華欲抛售旗下非核心品牌

聯合利華一邊投資初創個護品牌擴張國際市場,一邊為應對通脹、精簡業務抛售品牌。有知情人士透露,聯合利華已聘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Evercore出售包括Q-Tips和Impulse在内的一籃子非核心美容和個人護理品牌。資料顯示,該品牌組合名為Elida Beauty,包括Caress、TIGI、Timotei、Monsavon、St.Ives、Zwitsal等多個品牌,Elida Beauty在2022年的整體收入約為7.6億美元(約合人民币55億元)。據消息透露,摩根士丹利、Evercore目前已與多方接觸,以評估對Elida Beauty的收購興趣,這可能是一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而聯合利華在2021年曾與瑞士信貸合作剝離Elida Beauty,但由于其他消費公司對出售的品牌進行了挑選,導緻出價沒有達到聯合利華的估值預期,聯合利華終止了這一程序。同時,聯合利華還考慮出售部分美國冰淇淋品牌,包括Klondike、Breyers。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除此之外,外媒報道稱,聯合利華将接受英國競争與市場管理局(CMA)的調查。原因是,對Dove、Lynx、Marmite、凡士林等品牌初步審查時發現,聯合利華在營銷中,使用的“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做法”後,競争監管機構正在調查。據報道顯示,聯合利華針對産品某一方面的聲明,可能會暗示該産品整體上是環保的;針對某些成分的聲明可能會誇大産品的天然程度;聯合利華使用的顔色和圖像(如綠葉)會給人造成某些産品比實際更環保的印象。CMA表示,消費者可能會被聯合利華對其某些産品的“綠色聲明”所誤導。聯合利華可能通過使用模糊而寬泛的聲明,和關于可回收性的不明确陳述,來誇大某些産品的綠色程度。CMA首席執行官Sarah Cardell說:“到前我們已有證據表明,聯合利華如何将某些産品宣傳為環保産品,已經引發了人們的擔憂。我們将深入研究并查證産品是否符合标準。如果發現他們确實在‘漂綠’,我們将采取行動,確定消費者能得到保護。”

時隔3月,Nat Habit又獲融資

近日,個護品牌Nat Habit宣布完成102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7261萬元)B輪融資,由貝塔斯曼印度投資公司(BII)領投,老股東Fireside Ventures、亞馬遜印度基金、Mirabilis Investment Trust、Sharp Ventures等跟投。此外,今年9月,Nat Habit就曾獲得900萬美金(約合人民币6399萬元)A輪融資。時隔三個月,其再次獲得千萬級融資。對于此次資金,Nat Habit計劃戰略性地配置設定資金,将推動新品類、零售、研發、人才的增長和擴張。目前其年收入為8.2億盧比(約合人民币7004萬元),Nat Habit目标是在未來兩年内實作4倍以上的增長,到35億盧比(約合人民币3億元)。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資料顯示,Nat Habit成立于2019年,專注于以阿育吠陀美容為核心的天然護理産品,覆寫護膚、護發、母嬰護理等領域,Nat Habit主要通過獨立站、亞馬遜、Flipkart、塔塔、Meesho等電商平台進行銷售。目前Nat Habit為近140萬客戶提供服務,每日發貨量有15000件,其中超過70%使用者來自一、二線城市。老股東Fireside Ventures的投資合夥人Dipanjan Basu表示:“印度的美容和個人護理市場正處于增長時期,目前市場存在多種新興需求和消費者缺口。而我們被Nat Habit在市場上創新的産品和堅定承諾所吸引。Fireside将繼續支援這種有遠見的目标和企業家精神,這與我們基金的宗旨非常一緻(即建立對環境和人類有益的負責任品牌)。”創始人Swagatika Das在評論這一公告時說:“Nat Habit成立的願景是為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健康的自然護理。多年來,我們見證了投資者的大力支援,他們幫助我們提供了高品質、可持續和真正天然的個人護理産品。通過最近的B輪融資,我們的目标是加倍努力,建立一個更強大的社群,并朝着讓Nat Habit成為滿足本土日常個人護理需求的首選品牌,邁出更大的步伐。”

英國著名美容連鎖店Boots或被出售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道,沃爾格林聯合博姿集團Walgreens Boots Alliance正在就分拆英國著名美容連鎖店Boots進行早期談判,包括在倫敦IPO的可能性。這筆交易的價值可能約為70億英鎊(約合人民币635.4億元)。公開資料顯示,Boots是一個超過150年曆史的英國美容及護膚公司,在英國有着2000多家商店,并擁有No7 Beauty Co等自有品牌,在英國本土一直深受大衆、名人紅星,甚至皇室貴族的喜愛。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知情人士指出,Boots的相關流程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啟動。今年11月,沃爾格林達成協定,将Boots的“養老金風險”轉移給Legal & General Group PIc,解決了此前剝離工作複雜化的問題。回顧Boots的發展來看,此次出售也是迫不得已。據悉,2006年,Boots與藥品批發商聯合Unichem的合并,次年,收購公司KKR以110億英鎊(約合人民币998.4億元)的交易收購了合并後的集團。2012年,沃爾格林收購了聯合博姿Alliance Boots 45%的股份,兩年後完成了對該公司的收購。自Boots最初合并以來,佩西納和他的合作夥伴、Boots國際業務首席營運官Ornella Barra一直是該公司的中堅力量。與許多零售商一樣,Boots也經曆了一場動蕩的大流行,由于對其諾丁漢總部、門店管理團隊進行重組,其宣布在2020年裁員4000人。而去年,沃爾格林試圖集中精力發展北美業務,并對Boots進行了出售招标。然而,由于無法獲得理想的業務估值,出售計劃于2022年6月被放棄。值得注意的是,沃爾格林也可能會選擇邀請新的收購方收購Boots,目前仍處于初步讨論階段,并不确定會促成交易,而沃爾格林則拒絕回應此事。

強生前高管加入寶潔董事會

日前,寶潔宣布,其董事會已任命前執行副總裁、強生醫療技術全球主席Ashley McEvoy為公司董事會成員,自2023年12月12日起生效。在強生公司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Ashley McEvoy上司了價值27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億元1919億元)的醫療器械部門,此部門被認為是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業務。在此職位上,她帶頭開發內建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以改善全球數百萬人的結果。還上司強生進入遠端醫療、機器人、數字手術領域,以及近年來部署超過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422億元)的并購活動以擴大業務組合。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不僅如此,Ashley McEvoy還曾任職Ethicon Products全球總裁、麥克尼爾消費者醫療保健總裁,以及非處方藥和其他消費者醫療保健領域的各種管理、營銷和品牌管理角色。寶潔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恩·穆勒Jon Moeller表示:“Ashley McEvoy的變革性上司能力、創新記錄,以及在服務消費者和不斷增長的市場方面的豐富經驗,将成為寶潔的資産。她的專業知識将進一步加強我們董事會的能力,為我們改善全球消費者的生活。”

LG生活健康研發投入在南韓占據第一

近日,南韓化妝品新聞對本土69家主要化妝品企業,2023年Q1~Q3的累計平均研發支出為83億韓元(約合人民币4556萬元),同比增長4.7%。平均銷售額占3.3%,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研發費用占比最高前4名分别為LG生活健康、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科瑪Kolmar、科絲美詩Cosmax。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具體來看,2023Q1-2023Q3,研發投入最多的公司是LG生活健康,研發費用為1273億韓元(約合人民币7億元),同比增長10.9%;占銷售額的比例為2.4%。排在第二位的是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研發費用為1002億韓元(約合人民币5.5億元),同比增長10.6%;占銷售額的比重為3.3%。排在第三位的是南韓科瑪Kolmar,研發費用為935億韓元(約合人民币5.13億元),同比增長6.1%,占銷售額的5.8%。 排在第四位的是科絲美詩Cosmax,支出為627億韓元(約合人民币3.44億元),同比增長12.7%。銷售額占比為4.7%。 第五位的是Medytox,研發費用為363億韓元(約合人民币2億元),同比增長21.2%;占比銷售額為23.7%。雖然金額增加了64億韓元(約合人民币3513萬元),但成本确認略有下降。第6-10名則分别是Hugel、Cosmeca Korea、Kolmavi&H、Miwon Trading。對化妝品市場來說,研發方面的投入,是最能展現一家企業水準能力的。而隻有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立足技術,才能實作産品差異化,以高品質産品擷取增量。消息/圖檔來源:PIM、新浪财經、happi、南韓化妝品新聞、各企業官網

視覺設計:樂樂

微信排版:高高

責任編輯:Lucky

——2023大顔值産業年會——珀萊雅方玉友、上美呂義雄、逸仙電商黃錦峰、花西子飛慢等嘉賓确定出席并釋出重磅演講,更多嘉賓持續确定中。第11屆聚美麗大會聚焦大顔值産業的最新探索與洞察,聯合産業上下遊跨界專家,為國貨品牌應對新時代競争出謀劃策,定名為“大顔值産業年會”。目前大會主流程已釋出,門票正式開啟漲價通道,将根據票務情況階梯漲價,直至恢複原價。目前為880元優惠價,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
雅詩蘭黛首投中國香氛品牌/聯合利華“邊投邊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