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作者:江湖閑侃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記得小時候的時候,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叔叔舅舅都會互相串門問候,父母也會抽時間去對方家裡拜訪,這也是大陸傳統的習俗,即走親戚。

然而近些年來,走親戚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當下的90後以及00後,幾乎已經和家裡的親戚不怎麼來往,隻有血緣關系維持着雙方的友好關系。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那話說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什麼如今的人們不願意走親訪友了呢?其實綜合來看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這第一點原因是如今的親戚相距比較遠,往來的次數不多,尤其是到了00後這一代,幾乎家族很多的親戚都遍布天南海北。

這不像以前,例如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兒女子孫都居住在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村落,兄弟姐妹之間低頭不見擡頭見,有什麼問題都互幫互助,往來頻次比較高。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可如今這些集聚性的家族模式已經漸漸消失了,很多子孫後代在長大成人之後都更加願意去往更遠的地方尋找發展機會。

有些年輕人更是遠渡重洋,去到國外生活和留學,如此一來,新時代的年輕人也就很少有機會和親戚有所往來,這導緻彼此之間關系沒有像以前老一輩人那樣親密。

第二點原因就是血緣關系的淡薄和疏遠,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覺得真正的親戚是直系親屬一脈,旁支或者是非直系的親屬沒有那麼親近。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而随着一代代的延續,親戚彼此之間的血緣關系也越來越淡,直系親屬也越來越少,這也是家族傳承的必然結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父輩那一代的親兄弟到了兒子這一代就是叔伯兄弟,等到孫子一代血緣關系又向下減少一層。

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親戚的數量也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年輕人走親串門的觀念已經慢慢沒有了。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第四點原因則是當下社會生活節奏和個人觀念的轉變,很多人并不是親戚少,也不是不願意去走親戚,而是實在是沒時間。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遠遠比以前的時代更快,大部分的時間要麼是忙于生活,要麼是忙于工作,孩子假期要學習補課,報各種補課班,打工族可能過年的那一天都在工作。

身處各行各業的人們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誰的時間也不充裕,就算拜訪親戚也都是挑選關系特别近的親戚,其他關系稍微遠一點的也就隻能擱置一旁。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而平日裡大家又都在忙自己的事,有些時候連自己家庭之中的直系親屬都不熟悉,更别提與其他的親戚朋友交好。

再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獨立意識更強,也更加注重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不會繼續遵守一些老舊的傳統習俗和禮儀。

尤其是複雜的人際關系和無用的客套,雖然表面看上去和和氣氣的,但是私下裡并不是多麼好的關系,相信這也是很多年輕人反感的一種行為和虛假關系。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他們選擇“斷親”是為了不必為這些人際關系所煩惱,擁有屬于自己的個人空間和獨立人際圈,與其做沒有意義的面子工程,不如做真正的自己。

最後一點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年輕人與親戚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尤其是對于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與年輕人的思想和認知存在巨大的差異,很難有共同語言。

像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玩遊戲、劇本殺什麼的,可這些親戚談論的都是家長裡短,人生百态,雖然确實有一些人生哲理和經驗,但聽多了誰都不耐煩。

年輕人集體“斷親”,為啥現在人不愛走親戚了?

還有就是個别親戚沒有邊界感,過于重視自身的一些榮譽,比如七大姑八大姨來了就問孩子在哪上學,學習成績怎麼樣啊?或者是考的哪個大學?

對于已經參加工作的小輩則詢問是做什麼工作的,在哪家公司?工資待遇好不好什麼的,這一頓靈魂拷問給人問的十分厭煩。

要知道這已經涉及一些個人隐私,不回答是不尊敬長輩,不給人面子,回答了卻總是覺得這讓自己擺在别人面前顯的尴尬。

甚至還有極個别的親戚總是拿這個比,拿那個比,人前人後說三道四,總以為自己的多有想法,多有遠見,毫不顧忌年輕人的感受,動不動就給自己的建議。

殊不知他們的思想和認知已經不适合當下時代的發展趨勢,并不能真正去幫助他人,而且别人的人生如何,未來怎樣,即便作為親屬又有什麼資格議論呢?

那話說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有沒有也想着和親戚“斷親”呢?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