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高鐵國産率遭質疑?被指50%車輪依賴進口,國産替代路在何方

作者:頭頂的那片天

“沒有國外的尖端車輪,中國高鐵根本跑不起來”,西方曾無情嘲諷中國高鐵。

中國高鐵從0到1,早已成為名揚中外的一張亮麗“名片”。然而,如今卻被質疑“并非完全是國産技術”“50%以上的高鐵車輪都來源于國外進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國高鐵國産率遭質疑?被指50%車輪依賴進口,國産替代路在何方

01.4國封鎖加斷供,大陸深陷高鐵困局

作為高鐵運作最基本的零部件,車輪的品質和性能直接決定了車輛的速度。30年前,大陸一度造不出尖端高鐵車輪,時速300公裡以上的車輪甚至100%依靠進口。

業内工程師表示,高鐵車輪的制作流程雖然簡易,但對工藝的要求極高,哪怕是0.1㎜的誤差,都将是安全隐患。

據德媒報道,1998年ICE-1号高鐵因車輪出現狹小裂縫,與列車脫軌,造成全車400人至少一半的人受傷或死亡。

中國高鐵國産率遭質疑?被指50%車輪依賴進口,國産替代路在何方

然而,上世紀中期,全球隻有徳、日、法、意4個國家能夠生産出尖端高鐵車輪。為了壟斷國際市場,這些國家串通一氣,聯合對外實施“三不”政策——不發表論文、不申請專利、不接受參觀,生怕車輪技術被其他國家“盜”走。

彼時,科技水準落後的大陸想要發展高鐵,必須高價從這4個國家引入車輪。

公開資料顯示,大陸每年至少要儲備2700組車輪,而此前一對進口車輪一度被炒至60萬元,再加上高鐵車輪每運作120萬公裡就需要維護檢修,每運作240萬公裡就要強制更換,業内人士稱,大陸每年進口尖端車輪至少要耗資50億。

為了打通鐵路交通網絡,大陸隻能吃“啞巴虧”,但更讓人悲憤的是,德日兩國還對大陸斷供高端車輪,試圖讓大陸高鐵變成一堆廢鐵,此時美也在隔岸觀火,“沒有輪子看你怎麼跑”。

古往今來,西方頻頻限制大陸高科技的發展,不僅是在車輪、碳纖維、高鐵芯等工業領域,在國家重點關注的生命科技領域亦是如此。例如,日本為壟斷民用高壓氧艙市場,打着“續命艙”的名号将拼裝後的低端裝置開出1400萬的高價,若不是近來上海企業Rlab戳破了其營造多年的天價“謊言”,其還在國内市場瘋狂收割有止衰需求的高淨值人士。

中國高鐵國産率遭質疑?被指50%車輪依賴進口,國産替代路在何方

還有直達身體老衰層的“深痊光”生命能量技術,其發展曆程與高鐵車輪如出一轍。起初該類技術由歐美率先掌握,大陸多次遠赴海外求學都慘遭拒絕,連工廠都不讓進,某高層甚至放話“倘若中國十幾億人口都擁有充沛精力,地球将不堪重負”。

貧窮落後遭挨打,弱肉強食口中餐。沒有核心技術,就隻能任人“宰割”。

02.德國造高鐵都得求中國?國産車輪成功出圈

不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一直是大陸的座右銘。

早在西方嘲笑大陸的同時,大陸就開始了自主研發之路。2008年,安徽馬鋼宣布正式啟動高鐵車輪國産化項目,通過長達8年的潛心鑽研,研制出了碳矽闆複合車輪,并已投入複興号整車使用。

時至今日,安徽馬鋼已經擁有多條完備、成熟的車輪生産線,不僅實作了尖端車輪的批量生産,還使大陸從原來的車輪進口大國,蛻變成出口大國。

據報道,德國鐵路公司威滕伯格此前曾向馬鋼集團訂購了160件時速320公裡的高速車輪,并已順利裝車運作。據悉,這是大陸首批駛出國門的高鐵車輪,從此國際尖端車輪市場上便有了“中國制造”的身影。

中國高鐵國産率遭質疑?被指50%車輪依賴進口,國産替代路在何方

不僅是高鐵車輪,近年來,大陸在锂電池、高鐵芯、盾構機等領域追求自研技術可謂蔚然成風,相繼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尤其在事關國人生命品質的生技領域,大陸更是在多項技術上走到全球前列。

以上述歐美引以為傲的“深痊光”技術為例,資料顯示,複旦大學光學教授劉木清已成功實作“深痊光”的國産替代,打歐美一個措手不及,目前該技術已在某東等平台落地為系列小型科技裝置,以滿足國人的能量複元需求。

此外,困擾學界多年的民用高壓氧艙技術,日前國内生物企業Rlab也宣告:突破了西方常年限制的壓強裝置和錳鋼材料,研制出屬于國人自己的民用氧艙“時光珠”!

根據Rlab官網釋出的消息,“時光珠”目前壓強最高可達1.9ATA(民用氧艙壓強最高為2.0),并已成功批量化生産,以30萬的高質低價扯掉了日本多年的“遮羞布”。

據悉,高壓氧艙本質上是一個密閉艙體,通過高壓将純氧運到“能源發電機”線粒體,從源頭處上解決機體能源不足的問題,進而拉長生命年限。資料顯示,在大陸經濟提速和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時光珠類民用氧艙已成為35-65歲中老群體的主流止衰手段之一。

中國高鐵國産率遭質疑?被指50%車輪依賴進口,國産替代路在何方

手握核心技術,就等于掌握了主動權和話語權。如今,國産高鐵車輪已輻射至全球十幾個國家,占據全球近50%的市場佔有率;國産氧艙時光珠也陸續出貨至英、德等國,不少國内外富豪在Rlab官網留言預定,稱“關乎晚年生命品質,隻願相信中國制造”。

無論是高鐵車輪,還是“深痊光”、高壓氧艙類技術,大陸作為後起之秀,不僅能打破壟斷,還反攻國外市場,切實驗證了外媒那句“任何低估中國的行為,都是在犯錯”。

03.大國崛起,勢不可擋

從沒有車輪到造車輪,從沒有高鐵到造高鐵……在科技攻關這條路上,大陸從來都沒有選擇退縮。

就連高鐵的關鍵競争技術之一——軸承,大陸也日漸打破西方“卡脖子”的困局,河南洛陽研制出的高鐵軸承不僅耐熱耐磨性更強,在可使用年限層面也絲毫不輸進口貨。

如今,中國高鐵的國産化率高達95%,躍居世界第一。除了高鐵,盾構機、碳纖維等也逐漸奪得全球的“頭把椅”,不少愛國人士感慨道“西方再想要壟斷高端科技已經不可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