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便血、便秘、腹瀉,哪一種症狀需要進一步做腸鏡

作者:羅莊釋出

“早發現,早治療”,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上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惡性良性腫瘤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會越好。現在,腸癌患者越來越多了。幸運的是,有些症狀會提示患者腸癌的發生,如果能敏銳地察覺到身體的某些變化,就等于是在與疾病的博弈中占了先機。

腸癌通常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将發病率按發病部位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以及橫結腸。近年來,發病部位還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

腸癌的發病年齡趨于老年化,男女比例為1.65∶1,發病原因與家族遺傳因素、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發炎、大腸腺瘤和其他因素有關。患者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有的患者僅僅感到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那麼,我們怎麼做到盡早發現,把癌症“扼殺在搖籃裡”呢?

腸癌患者因其發病部位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及體征。以下人群需要特别警惕腸癌的發生。首先,有明确家族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病史的人群即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檢查,防患于未然。其次,正常人群在身體出現以下這幾個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便血、便秘、腹瀉。

對此,有人會有疑問:“這些症狀我都有過,我也沒有得惡性良性腫瘤啊!”現在就來說說,如何判斷症狀與腸癌相關。

便血、便秘、腹瀉,哪一種症狀需要進一步做腸鏡

便血:陽性暴露端倪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由肛門排出,使大便呈鮮紅色、暗紅色或柏油樣黑色。少量消化道出血不會造成糞便顔色改變,需經過大便隐血試驗才能确定,稱為隐血。

患者出現便血時,醫生首先會根據便血的顔色大緻推斷病變位置和原因。出血部位離肛門越遠,距離排便時間越長,則顔色越深。是以,便鮮血一般由肛周疾病引起,比如痔瘡、肛裂、直腸癌等;暗紅色血便通常由遠端小腸、結腸疾病引起,比如小腸間質瘤、炎性腸病、結腸癌等;黑便則通常是上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鮮血中的血紅蛋白在消化道排出過程中變性造成了顔色加深,比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膽道出血、胃癌等。

當然,如果患者吃了大量動物血制品、動物内髒或某些水果,如火龍果等,或者長期服用鐵劑、铋劑等,也可能造成大便顔色呈黑色。是以,便血并不全是腸癌的提示。

便潛血不是患者能用肉眼觀察到的。消化道任何部位的少量出血,都可能造成便潛血陽性。在檢查手段匮乏的年代,老專家們就是在便潛血一個“+”号的化驗單上發現結腸癌的端倪,來挽救一個個生命的。這就是正常體檢中都有大便檢查的原因。

如果患者有任何形式的便血,或有便潛血陽性的表現,就要重視并一查到底,弄清楚原因。

便秘:腸鏡檢查探究竟

首先要把便秘和腹脹兩個概念區厘清楚。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糞便幹硬、排便困難的一種表現。而腹脹則是一種臨床常見症狀,患者主要表現為腹部不适、有膨脹感。這是由于腸蠕動減慢,胃腸脹氣或者腸道堵塞所緻。也就是說,便秘可能引起腹脹,而有腹脹的症狀并不等于便秘。

如果要弄清楚便秘與腸癌之間的關系,患者就要做一個腸鏡檢查。這是最直接的排除器質性病變的方法。如果确認沒有器質性病變,那便秘患者可以通過調整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及使用必要的潤腸通便藥物來改善症狀。

便血、便秘、腹瀉,哪一種症狀需要進一步做腸鏡

腹瀉、便秘交替,要高度警惕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同時糞質稀薄,水分增加。一般來說,患者每日排便量超過200克,糞便中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者膿血、黏液等。腹瀉患者常伴随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适、失禁等症狀。腹瀉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發病急驟,病程多在2~3周,大多是由于患者感染了細菌或者病毒引起腸道感染,還有的是患者發生了食物或者藥物中毒。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的複發性腹瀉,其發病原因更為複雜,可能為感染性原因,也可能是非感染性因素。比如患者患有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細菌性疾病、腸結核等),非感染性腸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腸炎等),消化道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間質瘤、結腸息肉、結腸癌、淋巴瘤等),腸道功能性疾病(小腸吸收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胃腸及肝膽胰術後等(胃大部切除術、回盲部切除術後、膽囊切除術後等)。

如果患者出現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症狀,就要特别重視。請盡快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以确認是否患有結直腸癌。

便血、便秘、腹瀉,哪一種症狀需要進一步做腸鏡

小貼士

發現息肉,不要過于擔心

說到腸鏡,不得不提這個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的症狀——息肉。很多人會将息肉和腸癌聯系到一起,一聽說自己有息肉就惶惶不可終日,其實大可不必。

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息肉其實是良性惡性良性腫瘤的一種,臨床上常見腺瘤樣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中,腺瘤樣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狀管狀腺瘤,為真性息肉。腸道中發現的息肉多為良性息肉,特别是直徑<1厘米的息肉,癌變的機率較小,發現後盡早切除,一般不會有隐患。但息肉中的一部分有惡變傾向,需要進行病理化驗以确定其類型。

腹瀉、便秘等症狀,很多也是由息肉引起的。0.3厘米以上的息肉,就有可能引起便血、便潛血。1厘米以上的息肉,會引起排便不暢及腹部不适等症狀。

在做腸鏡的過程中,如果遇到0.4厘米以下的息肉,醫生會現場切除。但0.4厘米以上的息肉,因其有延遲性出血或穿孔的可能,需要患者嚴格卧床,一般建議住院切除。

發現息肉,不要過于擔心,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處置即可。如今,逐漸普及的無痛内鏡檢查,已經大大減輕了患者檢查時的痛苦,而且同一次麻醉下,可以同時做胃鏡檢查,既減輕了痛苦,又節約了時間和費用。是以,建議40歲以上人群都做一個正常腸鏡檢查進行初篩。檢查沒有問題的人群,可以在3~5年後再進行腸鏡篩查。如果腸鏡中發現了息肉,即便是良性的,也請患者一年後做腸鏡檢查進行複查。

來源:《大衆健康》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