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一進醫院就要抽血?醫生揭秘: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作者:DrX說

“怎麼又抽血,不就是個小感冒嗎,給我開了這麼一大堆單子,這醫院到底是治病還是賺檢查費的!”看着手裡的檢查單,陳大爺情不自禁抱怨起來。

原來這幾天氣溫驟降,再加上外面到處都是各種感染,陳大爺本來身體就不好,這下子更吃不消了,一連感冒了好多天都不見好。

陳大爺本來想着去醫院開點藥吃吃就行了,誰知道醫生在詢問完他的症狀後,不僅沒有馬上開藥反而開了一堆檢查單給他,讓他先檢查完再看情況開藥,這才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曆,一進醫院醫生就開各種檢查,尤其是抽血更是十分常見。對此不少人都有疑惑:為什麼每次都要抽血?抽血到底有什麼用?抽的血用不完怎麼處理?該不會是拿去賣掉吧?

為什麼一進醫院就要抽血?醫生揭秘: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為什麼一進醫院就要抽血?

抽血其實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說法,嚴格意義上來說“抽血”應該叫做“血液檢查”。

醫學,尤其是西醫,辯證主張的是詢證,是以就需要客觀且科學的依據為證據,然後醫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和患者自身的具體情況,給出相應的治療手段。

如果醫生在接診時僅僅通過初步問診,是很難給出具體診斷的,再加上不少疾病的症狀都很相似,是以很難确診。

而血液在我們的身體裡内循環,流經身體各個重要器官,滲透到各個組織,它就好比一個能夠四處遊走的“螢幕”,哪個部位一旦出現異常,就會經過血液傳達出來。是以,這就是血液檢查名額能夠作為判斷機體各個組織器官病變的主要原因。

和B超、CT、核磁共振等相比,抽血往往更加便捷且實惠,是以臨床上血液檢查應用的比較多。

抽血可以發現哪些疾病?

①代謝疾病

血液檢查中最常見的是血正常檢查,血正常主要包含血液的一些基本名額,例如血脂、血糖等,通過這些名額可以判斷患者是否有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疾病。

為什麼一進醫院就要抽血?醫生揭秘: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②内分泌疾病

通過檢查血液裡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和腎上腺激素含量等,可以判斷出患者是否有甲亢和甲減等内分泌疾病。

③感染性疾病

通常情況下血液裡是沒有細菌的,當身體出現感染時,細菌就會在血液裡大量繁殖,這時患者會出現持續的高熱和寒顫等症狀,而通過抽血培養,就能培養出緻病微生物。另外,很多傳染性疾病也是可以通過血液檢查發現的,比如常見的B肝、C肝、艾滋病和梅毒等。

④血液系統疾病

很多血液系統疾病也是可以通過血液檢查發現的,例如異常白細胞過高,常見于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和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等;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低下,常提示各種病理性貧血。

⑤髒器功能情況

通過血液的情況,同時也能判斷我們的髒器的健康狀況。例如血液中的轉氨酶和膽紅素含量,能夠判斷是否存在肝病隐患;心肌酶則可以明确是否有心梗;澱粉酶和脂肪酶則可以檢查胰腺是否正常。

另外,随着現代醫學的發展,血液檢查還能用來篩查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和癌胚抗原,對于癌症的防治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為什麼上午抽過血了,下午又要抽?

有些人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上午已經抽過血了,然後下午又讓抽血,這到底是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有部分項目需要檢測在某個時間段内出現的波動。

就比如上面說到的能明确是否有心梗的心肌酶,就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有時候确診心梗,或者高度懷疑心梗,可能上午抽血檢測的心肌酶是正常的,但也不能排除心梗,下午還要再次抽血來驗證。道理也很簡單,這是因為心肌酶可能會随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特别是心梗24小時以内,心肌酶會有明顯變化,是以就需要多次抽血來驗證。

為什麼一進醫院就要抽血?醫生揭秘: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又比如我們常見的查血糖,不僅要在三餐空腹時抽血,還要在三餐餐後抽血。

是以,當我們遇到上午抽過血了,下午又抽血的情況,不要過于驚慌,在24小時内受病情影響較大的項目,都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

抽出來的血,最後都去了哪裡?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因為神秘,是以這些年關于這個問題也衍生出了很多版本,有些甚至很離譜,比如有人就說醫生會将剩餘的血按照血型分類好,然後儲存下來,後面再賣給别的病人;還有人說,這個血會被拿去提煉血蛋白...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上說法肯定都是不對的,就拿賣給别的病人為例,這一點根本不可能。因為按照《捐血法》的規定,醫院所用的血必須要是當地血站統一采集和調配使用的。

如果這個血私自拿給病人用,沒有經過血站監測,就可能存在各種隐患,比如B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事實上,抽出來的血一般會經曆以下幾個程式。

首先,按照檢查項目的不同,血會被采集到相應的采血管中,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處理。

然後送去檢驗科,放入相應的機器進行檢測。等到檢測結束後,這些血液樣本一般會被暫時儲存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友善後面的複查,不過儲存的時間一般不會很長,通常為1-15天。

等到儲存到期後,就由專人統一收入到醫療垃圾袋中進行打包處理,最後由專門處理醫療垃圾的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者銷毀。

是以,大家不用過于擔心,因為學業本身就是一種潛在的“污染源”,很多傳染性疾病都能通過血液傳播,是以醫院對于這一塊的要求都十分嚴格。另外,血液能夠反映出很多健康問題,是以當醫生建議做相關檢查時,盡量要配合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