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網專訪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

作者:家在鼓樓

“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

——全域治水書記談”系列

主持人

2016年,鼓樓區榮獲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稱号,是全國僅有的2個位于省會核心城區的國家級生态區。一直以來,鼓樓區都非常重視生态建立工作,那在鞏固水系治理成效、優化水生态工作中是怎麼做的?

黃建新:

鼓樓區水網密布、蜿蜒縱橫,擁有22條共計37.5公裡的河道,以及西湖左海、黎明湖、溫泉公園湖3個湖泊。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引,大力傳承弘揚“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條塊結合、齊抓共治”治水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紮實推進全域治水七大行動,全力打造人水和諧共生的魅力城區。轄區内河、西湖左海、西北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全部實作100%達标,2018年以來連續5年在全市河長制考核中排名第二。主要做了3件事:

一是擰緊河湖治理“責任鍊”。我們全面落實黨政雙總河長、“政企”雙河長等工作機制,設立各級河長101名、河道專管員56名、河道警長62名,層層簽訂責任書,壓緊壓實責任。制定《推進全域治水建設更加美好海濱山水城市責任清單》,聚焦水安全等7大方面,細化生成72項任務,進一步明确責任部門、工作重點和項目清單,堅持全區“一盤棋”推進水治理。同步印發《河長制績效考核實施細則》等配套檔案,每月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推進河湖長制各項任務落細落實。

二是唱好多元共治的“協奏曲”。群衆是治水的最大獲益者,也是治水的最佳參與者。我們在每月14日“河長日”活動基礎上,将每周日上午定為“護河愛水、清潔家園”統一行動日,組建機關幹部、志願者、黨建聯盟三支隊伍,由區四套班子上司帶隊深入一線開展活動1萬餘次,累計發動幹部群衆46萬餘人次參與,解決河湖問題8320個。我們通過多種形式持續加大“水文化”宣傳,線上開通政務抖音号“鼓樓小禹”,釋出政策解讀、河湖美景等8類短視訊,播放量2100多萬次;線下常态化舉辦河長制工作宣傳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參與治水的濃厚氛圍。

三是打響全域治水“主動仗”。鼓樓作為福州的老城區,老舊小區存量較多。我們結合老舊小區整治,同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近年來已累計完成584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整改雨污混接問題198個,年内将實作2000年以前建成小區應改盡改。我們還完成内河水系征遷29.9萬平方米、河道清淤疏浚8.15萬立方米、開展污水管網改造14.5公裡,在改善城區人居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夯實了水環境治理基礎。

人民網專訪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

福州市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

2001年5月,鼓樓區被确定為“數字福建”建設示範區,鼓樓作為數字中國的實踐起點,在智慧治水方面有什麼創新實踐?

黃建新:

數字化建設是鼓樓的最大優勢。這些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數字賦能水系治理,充分運用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全國率先建構了“1+1+1”的智慧治水體系。

第一個“1”,指的是建強一個城市大腦。建構“萬物互聯、雲端思考、資料智理”的鼓樓智腦,打破資料壁壘,彙集建設、園林、城管等不同部門的1.3億條資料,建構城市部件、項目管理等10類主題庫和數字社群等N類業務庫,歸并建設32個應用子系統,促進資料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跨業務共享,為智慧治水提供了強有力的大資料支撐。

第二個“1”,指的是打造一個核心平台。我們依托“鼓樓智腦”,創新打造了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台,對河道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實作閘泵聯合排程、排口線上控制以及污水泵站線上監測。特别是針對河道垃圾抛物、垃圾漂浮、倒排污水等現象,通過雲計算、智能分析等方式進行精準甄别、預警研判,發現異常第一時間通知相關人員處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全面提升了污水治理的智慧化精細化水準。

第三個“1”,指的是首創“一線處置”機制。為有效破解水系治理中“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等難題,我們在全國首創了“一線處置”網格化機制,通過賦予街鎮對區直乃至市直部門的“呼叫權”“考評權”“監督權”,推動責任機關下沉一線、高效處置。群衆通過“鼓樓社群幸福通”“随手拍”上傳的問題,以及各級河長在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均可實作一線呼叫、一線報到、一線處置,做到一般事項10分鐘響應、1小時報到、1個工作日處置。這項機制實作了從“小馬拉大車”到“基層有所呼,部門有所應”、從“九龍治水水不治”到“多方關聯攥指成拳”、從條塊部門獨角戲到跨層級跨部門多元共治大合唱的三大轉變,解決了3691個水系治理問題。

人民網專訪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

福州市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

鼓樓區在水經濟方面又做了哪些探索努力?

黃建新:

我們堅持水岸關聯、文旅融合,突出高品質、特色化,深入挖掘内河的生态、文化、旅遊等綜合功能,積極探索“内河+旅遊”“内河+溫泉”“内河+研學”“内河+運動健身”新路徑。

我們聚焦打響“福舟悠遊”内河遊品牌,打造了西湖-白馬河-東西河航線,這是福州市首條“福舟悠遊”精品線路,實作了城區河湖聯通遊線零的突破,不僅串聯起西湖、冶山、三坊七巷、三山兩塔、五一廣場等閩都核心曆史文化風貌區,生動展現“山水城市”的生态之美與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韻味,還能沿岸欣賞喜鵲橋等11座橋梁及“白馬河畔人家”雕塑等建築,充分展現了福州市民枕水而居、伴水而行的生活方式。此外,為進一步展現白馬河缤紛水巷氛圍,我們運用牆體光影秀、時空隧道、LED變色光源等光影技術點亮沿線夜景,如今該航線已成為福州全新的網紅打卡勝地。

我們聚焦打響“内河+溫泉”品牌,充分挖掘福州溫泉“龍脈金湯”的曆史文化内涵,打造了璞璟溫泉酒店,源脈溫泉、明谷行館2家溫泉旅遊體驗區,福龍泉、三山座等4家“老字号”澡堂,十石曹、原湯等5處街頭溫泉文化展示和體驗點。我們還打造了國内唯一展示和宣傳溫泉文化的博物館——溫泉博物館,緊扣民俗和人文特色,通過圖文展櫃、場景複原等方式再現了福州1700多年的溫泉開發利用曆史。

主持人

鼓樓區在聚焦打響“内河+研學+運動健身”品牌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

黃建新:

我們聚焦打響“内河+研學”品牌,先後舉辦了鼓嘟嘟研學營“福水之旅”、“龍舟尋福 親子研學”等15場活動,寓教于遊、學遊兼得,讓孩子們深切感受閩都文化千年魅力、暢享花樣水上樂趣。

我們聚焦打響“内河+運動健身”品牌,打造濱江親水漫道,利用内河航線串聯“福船”記憶,去年9月我們還在溫泉公園舉辦全市首屆“百裡水上福道,千年閩都畫卷”水上嘉年華系列活動,拉開福州市龍舟馬拉松比賽的首站序幕,同步推出航模賽、水上槳闆賽等20多場内河活動,煥發内河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