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作者:Talk曆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文|照雪下玉關

編輯| 照雪下玉關

如果說近代以來有哪個國家最恨中國的話,那肯定非印度莫屬。

1962年之前的印度,自譽為“第三世界強國”,是“不結盟運動領袖”,“第三世界國家的代言人”。甚至狂言“一個印度軍人能打5個解放軍”。

然而,當1962年中國不再忍讓,出兵教訓了一頓印度之後,印度的國際地位一落三丈。

最讓印度無法忍受的是,明明印度這邊差點打成了首都保衛戰,還氣死了尼赫魯。中國那邊對這場戰争卻根本不當回事,甚至評價印度“精銳部隊”的戰鬥力“約等于國民黨二線部隊”,在國内也沒怎麼宣傳,甚至都沒上曆史課本。

無言是最大的輕蔑,此後印度一直嚷嚷着要“複仇”。

直到1987年,印度自以為看到了“機會”……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1962年期間,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入侵大陸西藏錯那縣克節朗河谷以及拉則拉山脊,是以引爆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我軍在極短時間内就消滅來犯印軍,并反推到了中印傳統邊界線,收複了整個藏南。

但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讓當時的我軍無法固守藏南,而且美蘇在古巴交手的視窗期很短,我軍遂主動選擇了後撤。

當時,毛主席曾認為此戰打出了“50年的和平”。但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印度人的無恥程度和自大程度。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僅僅過了20多年,印度人又覺得自己“行了”。

随着印度在邊境部署兵力的增多,覺得在對華方面已經占據了“強而有力的優勢”。而中國方面則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裁軍一百萬,西藏的交通相較于1962年也沒有質的改變。

這都被印度人看成了他們的“優勢”。

1962年之後,中國軍隊雖然主動後撤,但占據了制高點,對印度形成居高臨下之勢,隻要中國願意,随時可以再來一次1962,而且不會再主動後撤了。

印度人也知道這一點,是以十分着急的想要“扭轉局面”。

當時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很難說沒有為父親尼赫魯“報仇”的想法,在1981年正式重拾了乃父那個臭名昭著的“前進政策”。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負責這項任務的是印度陸軍參謀長克裡希納上将,他認為,印度如果想要“保衛”達旺地區,就必須重新将防線推至“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分水嶺,妄圖控制克節朗河以北的塔格拉山脊。

最低目标,越是占據哈東山脊。

為了完成這一目标,克裡希納在1982年給印度軍隊下達了“突入印中邊境未被占領的争議地區”。同時,他還專門調遣了一支合成部隊前往邊境,準備強行占領我方控制薄弱或者沒有派兵巡邏領土。

1984年,搞“大印度主義”的英迪拉·甘地終究死在了種族仇恨的報複之中,也算是為她自己造的孽還了債。然而,繼任者拉吉夫·甘地并沒有從他母親那裡吸取任何的教訓,仍然在繼續的推行“前進政策”。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也正是在他的任上,爆發了旺東事件(桑多洛河谷事件)。

1985年 ,印軍入侵大陸西藏境内松多地區的桑多洛河谷,并設立了非法哨所。

姑且不說這裡本來就是大陸領土,哪怕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也在桑多洛河谷的南面,很明顯,印度這就是在侵犯大陸的固有領土。

印度當時想着,“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而桑多洛河谷正是當年戰争爆發的地方。

一年後,印度換了個新參謀長,名叫森德吉。這個森德吉或許是恒河水喝多了,忘記20多年前印度士兵被解放軍打的多麼凄慘,甚至放言:“一旦開戰,就把戰争推向中國領土。”

那麼問題來了,印度人都在桑多洛河谷設點了,中國什麼反應呢?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解放軍想要前往桑多洛河谷可并不容易,沿途是原始森林和崇山峻嶺,連正常的路都沒有,是以很少前去巡邏,直到1986年才發現了印度的侵略行為。

面對咄咄逼人的印度,大陸自然不可能幹看着,正式決定在桑多洛河谷設點,保衛祖國領土不受侵犯。

中國人的建設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當西藏軍區山南軍分區某邊防團先遣連抵達桑多洛河谷後,在極短時間内就建構了完備的防禦陣地,還開辟了直升機場。

印度的行為相當于趁着主人不在就跑到别人家裡面偷東西,現在被主人發現了,不但不感到丢臉,反而嚣張無比,主動增兵,包圍了我軍據點。不但如此,無恥的印度人還跟大陸提出“抗議”,說中國“侵犯印度領土”。

印度軍方甚至放言,說“今天的印度已經不是當年的印度,印度要給中國一個教訓,将戰線推至雅魯藏布江。”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此時大陸剛剛裁軍100萬,而且下馬了大量的軍工項目,和越南的戰争也沒有結束。可以說并不是開戰的絕佳時機。

但是,如今的情況是印度給臉不要臉,那我們自然也不會跟他客氣了。

雖然交通條件仍然很困難,但印度既然要打,那打就是,中央調遣蘭州軍區和成都軍區的軍隊排除萬難抵達東線“實際控制線”,在關鍵區域設點、守點。

同時,我軍在4月份舉行了“847演習”,震懾印度侵略者。

對于我軍來說,這也是個徹底收複藏南的好機會。1962年是10月開戰,我軍必須趕在大雪封山前撤回,如今時間寬裕了不少,可以一攬子解決所有邊境問題。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慫了。

1987年,印方揚言“要給中國足夠的教訓”,為何最後卻緊急撤兵

印度之是以覺得“不是1962年的印度”,是因為1965年之後中蘇就徹底決裂,雙方甚至還打了一仗,蘇聯肯定是站在他那邊。美國為了對抗蘇聯的影響力,也在大力拉攏印度。

如今美蘇之間又沒有爆發向1962年那樣的巨大沖突,看起來局勢對印度“有利”。

然而印度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和蘇聯完全沒有站在它那一邊,深陷阿富汗蘇聯專門派出特使前往中國,說“不支援印度的軍事行動”,而美國也明确表示反對印度擅挑邊釁,否則就予以制裁。

中國是認真地要收複藏南,美蘇又接連表示反對印度冒進,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人腦子總算清醒了一些,在最後關頭主動撤軍。拉吉夫·甘地還在之後對大陸進行了通路,局勢漸漸平緩了下來。

一場戰争沒打起來雖然是好事,但我軍也是以喪失了一次絕佳的機會,着實是一個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