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作者:雲上烏托邦

前言

生活在古代,看起來當皇帝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不僅是國家的首領,而且擁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利。

但也正是因為皇帝這個地位,誰看都眼紅,是以在古代刺殺皇帝的人也越來越多,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皇帝隻能加強安保工作。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周朝以前的侍衛

皇帝是古代最危險的職位了,不僅每天要操心國家的各種大小事宜,還要時刻警惕着别人的刺殺。

為了能夠保護皇帝的安全,古代一般都會給皇帝配貼身保镖,不過因為朝代的不同,這些貼身保镖的工作内容也不相同。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因為現在史料的缺失,是以對西周之前的安保工作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不過大體來看,他們的安保措施是很簡陋的。

畢竟當時也是剛剛才誕生國家這一個概念,全國的人口加起來數量并不多,是以也沒有什麼人會想要奪權篡位。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當時的皇上一般都是找自己信賴的人,一直跟在自己的身邊,這似乎是對當時而言,最可取的一種保護安全的方式。

而且對當時的諸侯而言,他們和皇帝的關系并不是完全的上下等級,可能更像是部落的族長。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西周以後的侍衛

這些古代的諸侯也沒有完備的安保措施,最多是找幾個保镖,貼身陪着他們,而且這個數量也很少。

等到了西周之後,随着人口越來越多,安保工作看起來就顯得更為緊要了,在周朝時就分為了三種軍隊來保護皇帝。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這三種軍隊代表着不同的崗位内容,第一等級的是是皇上最為心腹的侍衛,這些侍衛的人數雖然少,但卻是侍衛當中的核心。

這些人一般都在周天子身邊保護他的安全,每一個人都必須是貴族的後代,他們的長輩和周天子之間有直接的親屬關系。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或者就是朝中周天子最信任的大臣的後代,周天子要求他們每一個人的武功都要很厲害才可以。

剩下的兩個軍隊,一個是重兵,一個是環列,這些人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是在後代一般會把這兩種人合并起來。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是以,在曆史演變當中,禁軍和禁衛合并,統稱為禁衛軍和禦林軍,差不多是同一個概念,都是在稍微外層的地方保護皇帝安全的。

而到了秦朝的時候,保護皇帝安全的侍衛職責差不多,隻不過名稱稍微有了變化,分為衛尉,中尉和郎中令。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其中,郎中令其實就是崗位最高的一個護衛了,換算到周朝,他的名字應該叫做官正,是屬于保镖當中的總指揮。

是以在所有的侍衛當中,也隻有郎中令才能夠接近皇上,不過因為郎中令這種職責的特殊,他的利弊都很明顯。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在秦朝的時候就曾經發生過一個非常大的刺殺事件,就是趙高謀害秦二世,為什麼趙高可以貼近秦二世呢,因為他當時的職位就是郎中令。

如果當時趙高并不處于這個職位,想要通過其他的方法接近秦二世,基本是不可能的,是以說郎中令的選擇和一個人的人品有很大關系。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但同樣,也正是因為趙高的這一次事件,才把秦朝安保系統的缺陷完全暴露出來。到了漢朝時期,就針對這一缺陷進行了改正。

漢朝徹底把郎中令的這一個職位給去掉了,把所有的軍隊分成兩種,不會給任何人有随意接近皇帝的機會。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但是漢朝的這一個做法同樣存在着問題,因為皇權會顯得不那麼集中,以至于在漢朝末年才會出現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件。

沒有人能夠貼身的保護皇上了,也就代表着所有人跟皇帝都是有距離的,如果有人把外層的阻礙都清理掉,就能直接接觸到皇帝。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是以說在最開始設立皇帝身邊的安保制度時,也都是踩着一個一個坑慢慢走過來的,這樣才能讓後世的安保更加完善。

在隋唐時期,所設立的護衛不僅僅是要保護皇帝本身,也包括皇帝的後代,比如說是太子,也同樣規劃到保護範圍之内。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而到了明朝的時候,皇帝又設立了錦衣衛的職責,不僅僅是保镖,更多的是為皇帝打探消息,比如搜集情報。

這些人相比于護衛來說,更像是皇帝的心腹,皇帝信任他們,也願意把很多重要且秘密的事情交給他們來處理。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皇帝對如何保護自己的這件事情也變得越來越有經驗。不過,因為皇帝這個職位的特殊性,刺殺皇帝的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哪怕是到了明清時期,按理來說,對皇帝的保護措施已經相對非常完善了,但還是出現了刺殺皇帝的事,畢竟有貼身侍衛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侍衛的忠誠。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如何確定侍衛的忠誠

那麼,在古代皇帝是如何確定自己的這些,貼身侍衛都能夠忠誠的效忠于自己呢。一般來說,有這麼幾種方法。

這第一就是看選拔方式,在商周時,皇帝就做出過硬性的規定,所有的侍衛必須要從貴族階級進行選拔,或者是當官之人的後代。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這些人一旦進入宮中,會先進行訓練,能夠通過這一波訓練的人才能夠到皇帝身邊去,確定皇帝的安全。

皇帝之是以會挑跟自己有關系的貴族,或者是朝中大臣的後代,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這些人的後代進入到皇宮當中,相當于是人質的作用,他們一方面保護皇帝的安全,也同樣讓那些大臣不敢對皇帝下手。

就像是在前段時間所播出的電影封神當中,纣王身邊就有這麼一個人質團,目的就是為了確定諸侯和大臣對自己的忠心。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在這個執勤的過程當中,必須認認真真為皇帝辦事,保護皇帝的安全,這樣也能夠保護自己一家老小的平安。

如果說在給皇帝的當差過程當中玩忽職守,甚至有非分之想的話,那皇帝處分的也不止他一個人,連帶他身後的家族都會被皇帝斥責。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屬于皇帝和貴族之間的雙向關系,不僅能保護貴族的忠誠,也能保護皇帝的安全。

這和皇帝是否看不起平民,才不讓他們過來給自己當差。其實底層邏輯還是不太一樣的。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除了在選拔侍衛的時候會有要求侍衛的成長經曆和皇帝也是息息相關的,特别是對于貼身侍衛一般都是和皇帝一起長大的。

這樣一來,雙方的感情被變得十分深厚,侍衛會覺得皇帝從小就是自己的主人,是以在服侍的過程中也會更加任勞任怨。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特别是在明朝的時候,這一點就更加明顯了,明朝的很多錦衣衛都是和皇帝一起長大的。

在清朝的時候也有同樣的例子,當時和康熙一起長大的魏東亭,也做過皇帝的貼身侍衛。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從第三個點來看,就是皇帝給侍衛的薪酬是非常高的,其實可以把皇宮比喻成一個大型的上市公司,而侍衛就是在其中打工的人。

皇帝能夠明白,其實情義和家族背景關系都不是最能決定一個人選擇的事情,但是擺在面前實實在在的利益卻是絕對能夠動搖一個人的決定的。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當然,這件事情也有相反的例子,比如說在明朝的嘉靖年間,就有市委覺得工資太低,是以才沒有那麼上心,以至于差點發生宮女行刺皇帝的事件。

從明朝的這一件事情之後,所有的皇帝都非常重視給自己身邊侍衛的工資,特别是在清朝達到了頂峰。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清朝的侍衛分為三個等級,最厲害的侍衛,他可以分到42畝地,而且年薪也有130兩銀子,而最次的三等級可以分到24畝地,一年80兩白銀。

給侍衛的這些錢可能比給朝中的某一些官員都要多,而且這隻是基礎工資,還不包括皇帝一開心,就賞給他們的各種賞賜品。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古人是非常懂得如何讓一個人為自己效力的,首先福利給到對方,其次再要求對方做事情。

其實隻要把握住這一點,就能把握住人性,但是可惜現代的很多公司老闆并不明白這一個道理,隻給員工很少的工資,卻想像地主一樣讓員工幫自己做事情。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結語

古代的時候沒有監控皇帝,想要讓侍衛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隻能通過這些方法來下手。但換句話說,把握住人心,比監控來的更有效率。

古代皇帝的安保問題,到底怎麼做的? 他是怎樣確定身邊侍衛的忠誠?

是以說古代的皇帝确實不是人人能當的,所要操的心,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需要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頗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