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起生效!金融科普類直播迎新規,影響多大?必須真人出鏡,不可展示K線……

作者:券商中國
今起生效!金融科普類直播迎新規,影響多大?必須真人出鏡,不可展示K線……

微信近日更新了《視訊号金融科普類直播準入标準》(下稱“《準入标準》”),最新的《準入标準》将于12月18日起正式生效。

近年來,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在展業中開始嘗試短視訊、直播等新形式,微信視訊号也越來越受重視。更新後的規則對于企業和個人主播的準入資質進行嚴格限制,要求必須是持牌金融機構及從業人員。同時在直播規範上,新規則要求主播必須真人出鏡,不得輸出具體投資建議,并且需在直播間注明主播的身份及公司資訊。

必須有真人出鏡,不可展示K線

《準入标準》明确指出,該規則适用主體包括微信視訊号使用者、主播和連麥的使用者(統稱“主播”),在直播活動中釋出金融科普類直播内容。“金融科普類直播”是指主播通過直播間圍繞金融相關知識(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債券、基金、銀行、保險、信托等)進行科普講解。

具體來看,更新後的《準入标準》明确了視訊号金融科普類直播需要遵守的多項規範。

一,明确主播需要遵守的規則。主播進行金融科普類直播,必須向平台送出準入申請并稽核通過(有效期一年),必須有真人出鏡;進行直播的賬号僅限申請者本人使用,不得供他人直播。

二,明确不得通過直播誘導使用者進行投資的行為。未經騰訊書面許可,主播不得通過直播誘導使用者進行投資,包括将使用者引流或者誘導至外部連結、應用、賬号等等。

三,明确不允許通過直播間輸出具體的投資建議。

四,明确直播間需要标注的資訊和直播形式。通過直播圍繞股票、證券、基金相關知識進行科普直播,直播間需标明主播個人真實姓名、從業編号及所屬公司。

“此次規則的更新對投資咨詢公司影響會更大。對于券商來說,自身的合規要求比平台的這些合規要求對直播業務的限制和影響會更大。相對來說,這些平台的規範性要求對券商可能反而會更有利。不過目前對政策可能還處于了解消化期,我了解有些券商可能會暫時停下視訊号的直播觀望一下。”對于即将生效的規則變化,某中型券商的直播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直播規範來看,業内普遍回報,此次《準入标準》更新,在内容上對于各類主播影響較大的一條在于,“不允許通過直播間輸出具體的投資建議,包括但不限于:對具體的行業或股票闆塊等進行分析預測,對未來的行情下定論;展示K線圖,并對其中的數值、走勢等進行講解分析。”

一家近年來重點發力金融科普類短視訊及直播的投資咨詢公司從業者告訴記者,上述規則的變化對其業務模式沖擊較大,尤其要求直播中不得展示K線圖,将導緻一大類直播需要改變形式。

嚴格限制主播資質,必須有從業資格

除了對于主播行為的規範,對于有意向進行金融科普類直播的使用者,《準入标準》列明了嚴格的申請和撤銷流程,在資質上把好“入口關”。

具體來看,金融科普類直播主體分為企業主體和個人主體兩類。在企業主體中,對于銀行、銀行理财子公司、銀行信用卡中心、基金、證券、保險以及信托均明确了不同資質要求。比如對于證券、基金類企業均要求《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經營範圍需要有“證券”/“基金”)。

對于個人主體,《準入标準》也提出了較為規範的資質條件,對于證券、基金、保險類主播均要求從業資格。以證券從業人員為例,主播需要提供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公示在職狀态和崗位類别的連結,以及主播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主播手持身份證照片,可直播範圍為“科普證券類相關金融内容”;并且微信暫不支援非“證券投資咨詢”的執業崗位,也就是說,目前僅中證協公示的分析師及投資顧問符合條件。

并且,一旦主播的資質證件、從業機構等資訊發生變更或已失效,主播還需在10個工作日内向騰訊發起撤銷資質申請或更新相關資訊。

平台對主播準入資質的從嚴管理,将對券商等金融機構有何影響?大部分受訪券商向記者表示,由于券商本身對于直播内容合規性較嚴,直播内容本就相對嚴謹,是以受影響不大。業内普遍回報,對于平台嚴準入,受影響更大的或為投資咨詢機構或者自身非金融從業人員的大V。

“規則變化肯定有些影響,但對持牌機構影響不大。我們目前視訊号的直播基本都是投顧、分析師或者基金經理,基本都有從業資格,也有嚴格的合規要求,人員資質和内容不太受影響。但是少部分持牌人員通過自己的小号進行直播,未實名且涉及到投資建議和開戶轉化,影響就比較大了。”滬上某大型券商的财富管理負責人表示。

券商規範直播、短視訊管理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随着獲客成本的升高,以及短視訊、直播等形式的走紅。在券商内部,無論是财富管理、研究所、電商還是營業部等各個部門都曾進行直播的嘗試,試圖用相對成本更低的視訊與直播流量撬動業務發展。

不過,與直播等新事物的碰撞,也帶來合規的影響。記者注意到,不少券商内部已針對員工開展自媒體活動設定了報備流程,更有一些券商對于員工直播準入做了要求。

“券商的分析師投顧線上上直播或者上公開媒體欄目是需要定期在監管報備的,如果投顧有合規性問題,機構也需要承擔責任。但是有些投顧之前可能會以自媒體形式展業,沒有公開身份,有擦邊球的嫌疑。再就是大V在規則更新後肯定受限制了。”前述滬上大型券商的财富管理負責人表示。

另一家總部在上海的中型券商人士則表示:“我們其實已經開始對員工個人視訊賬号的開設進行管理了。就是對員工社交媒體進行報備登記,如果員工用于展業的話,就算在公司視訊号管理範圍内。”

上述人士還介紹到,該公司針對财富條線的員工展業視訊賬号開設,設定了直播能力勝任的評價報備,其中硬性條件就是要有證券投資咨詢資格證。“是以中證協登記為‘一般證券業務’的員工就被刷下去了。以前沒有這個報備的時候,營業部員工都在搞自己的視訊号,管理也會變得混亂。”

今起生效!金融科普類直播迎新規,影響多大?必須真人出鏡,不可展示K線……

責編:戰術恒

校對:冉燕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