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由下筆“犯愁”,到落筆成章,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想成為一名“筆杆子”的轉變,不久前,擔綱完一次重大活動的文稿寫作,滿滿的成就感讓他感慨:“不斷學習就會突破自我”。

入職一年,不僅快速上手業務,還在思維上實作“破圈”,懂政策、會思考、有大局觀,“00後”的她也在這一年實作了“能力+”。“能在這樣一個團隊開啟成長,很幸運,也很幸福!”是她的感慨。

他與她的故事,都是記者截取的濟南市教育局青年幹部成長的片段,2023年,伴随着濟南市教育局全面啟動“青年幹部作風能力提升行動”,青春的動能在青年幹部身上被澎湃為無限的可能,政治上合格、業務上精通、作風上紮實的新時代青年幹部也成為他們的集體畫像。

夢想“拆封”

今年4月份,濟南市教育局為青年幹部們搭設了一個新平台:“一起向未來,教育青年說”分享會,上台的分享者有10分鐘的展示時間,并需要配合制作PPT,局上司現場點評。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耳目一新的活動,讓參與者躍躍欲試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這是一個很好展示自我的機會,但平時忙于崗位工作,上台“說”的機會有限,怎麼說、如何說得精彩?心裡沒底兒。

在采訪中,參與者們也告訴記者,由于“沒底兒”,首期的一些青年幹部的“說”局限在了“工作彙報”,而這,顯然不是市教育局設立“教育青年說”的初衷和目的。

現場,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纮也分享了自己的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分别是王纮當老師時與學生相處的故事、初來市教育局作為青年幹部的故事、以及所負責組織一次活動的故事。這三個故事裡,王纮傳遞給青年幹部幾個關鍵詞:“有愛”、“細心”、“審慎”。同時也告訴青年幹部們,舉辦“教育青年說”不是為了總結工作,而是帶領大家一起尋找教育的初心。

“局長坦誠、真摯的分享一下子就打動了我們,就如同他所說,讓我們去回望自己塵封的夢想是什麼,感覺那刻起,自己的夢想被‘拆封’了。”青年幹部們說,也是自首期活動後,他們明白了,“教育青年說”是要每個人去梳理自己的過去、現在與将來,思考自己曾經的夢想是什麼,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又該如何去做。

記者了解到,2023年,“一起向未來,教育青年說”分享會已經舉辦5期,共有33名青年幹部上台展示自我,随着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活動也越辦越成熟,目前,該活動已經成為青年幹部們廣受喜愛、踴躍參與的活動之一。而透過這一平台,不僅讓青年幹部們實作了“開口能說”,它也變為了一個“孵化器”,讓青年幹部們找到長闆,補足短闆,也讓識人、用人更具精準度。今年1月份進入市教育局學校黨建工作處工作,王曉告訴記者,此前她有數年的基層工作經驗,這一年的成長卻是成倍增長的,特别是在“教育青年說”這一平台上,她轉變着工作視角:“每次聽别的處室同僚的分享都有新收獲,現在更能從上全盤看自我、看教育。”

夢想被激活,成長便有了内生力。組織“樹人讀書會”,鼓勵年輕幹部多讀書、讀好書;開展青年幹部“教育宣講”團,定期赴學校、社群開展宣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講述教育好故事。“教育青年說”外,濟南市教育局還搭設各種平台,點亮青年幹部們的“思想明燈”。

實踐賦能

激活青春陣地,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在錘煉“實幹家”上,濟南市教育局抛出的都是“硬核”考題。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9月26日下午,在濟南一所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室内,濟南市教育局青年幹部“公文寫作”比賽緊張進行,3個小時的時間裡,參賽者面對的是全新的電腦、切斷的網絡與沒有任何資料的考試環境,用一位參賽者的話來說:“全憑實力。”也就是經過這種比賽的曆練,青年幹部袁家勇成長為了“筆杆子”新秀。袁家勇告訴記者,學工科的他此前對“寫”很犯愁,随着不斷的曆練,現在的他不斷擔綱一些重大活動的文稿寫作,他也變成了愛寫、能寫的有心人:“現在每天都會看時事熱點,關注報刊上一些優秀文章的标題、行文,局裡需要的是能在團隊配合及獨立工作中均能勝任的‘多面手’,每個人都在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我也不能落後。”記者了解到,2023年,市教育局通過“公文寫作”比賽,最終形成包括報告類、講話類、資訊類等文稿66篇,進一步提升了青年幹部的“筆杆子”基本功。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12月7日下午,一場模拟新聞釋出會在濟南市教育局召開。學生之間的語言暴力帶來網絡輿情、學校因生源激增,分流就讀引發家長不滿……這些棘手的情境設定直接給到青年幹部,讓他們擔任新聞發言人,面對媒體與大衆的提問與監督。從下發通知到新聞釋出會的召開,隻給出兩天的準備時間,現場青年幹部們要通過随機抽取,拿到“考題”,做出應對。這種對教育管理水準以及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雙重考驗,如果業務不夠紮實,很難“招架”。

現場,模拟新聞釋出會召開的有條不紊,擔任釋出會“主持人”的黃曉蕾告訴記者,有時候硬仗更能檢驗隊伍的戰鬥力,雖然組内的成員來自不同的處室,大家有人對新聞釋出會有所參與,有人并無涉獵,但大家迅速形成了合理的分工,齊心一起應對,“每個人都貢獻着自己的專業知識。”考題是突發的,應對考題互通有無、互相協作的氛圍則在日常。

實幹的增長在“硬仗”中,也在不斷的行走裡。2023年,濟南市教育局也多次帶領青年幹部實地考察、研修,拓寬他們的眼界和創新力。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考察就讓黃曉蕾印象深刻,“我們的心理熱線87-525-525是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心理健康120,學習‘12345’的閉環運轉流程,讓我長了見識,對自己的業務拓展也有了新啟發。”

同向同行

設定标準讓成長可以對标,搭設舞台讓成長不斷“破殼”,這都為青年幹部的成長厚植了沃土,“壯苗出穗”還離不開陽光的播撒,在濟南市教育局青年幹部的成長助力上,同向同行的場域更是促使他們實作“能力+”的力量。

“新手”們感受到的是正向榜樣的引領。去年10月份進入到市教育局秘書處工作,“00後”的李天田告訴記者,身邊人身上那股面對教育肯實幹、願擔當、有情懷的勁頭,就是最鮮活的“課本”。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一個人的成長中,主動思考的力量不必多說,在市教育局這個大家庭中,‘主動思考’這樣的詞語不是要求,也不是說教,是每天都能看到的行動。”李天田說,“教育青年說”搭設了一個大平台,讓思維不斷碰撞,實際上,在每個處室,這樣的碰撞也經常上演。“比如對于檔案中的一些措辭,是‘評價’還是‘評估’,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我的上司們在思考,也不斷把思考抛給我們。”

凝聚、服務、賦能,他們向着“教育夢想”出發

相對“資深”的青年幹部們則感受到的是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入職7年,黃曉蕾說,當年入職時,她是局裡第一批“90後”青年幹部,現在,“95後”“00後”們也漸漸成長起來,他們有朝氣、有想法,思維也更超前,新血液的加入激勵着自己更應該多學、多聽、多做,不斷增強自身競争力。同時,市教育局目前為年輕人創設的氛圍和環境也更堅定了自己的教育初心,“一群人,一起堅定地走下去。”

近年來,堅持黨建引領,瞄準“開口能講、提筆能寫、問策能對、遇事能辦”的培養目标,濟南市教育局不斷探索有新意、有創意、有實效的青年幹部教育訓練模式,推動青年幹部提能力、優作風,加速成長,為青年幹部賦能、蓄能,為濟南教育高品質發展注入青春動能。濟南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陳愛民介紹,濟南市教育局也将青年幹部在提升行動中的表現情況作為選拔使用、職級晉升、教育培養、評先樹優的依據之一,不斷釋放正向激勵的最大效應。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

編輯:俞丹 校對:高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