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作者:我最棒棒棒

前言

古代,難道真如傳說那般,戰士脫下沉重盔甲的一刻,便注定葬送性命?盔甲是他們最堅實的保命符,卻也成了奪去生命的兇手。

汗水與寒風相激,便要了無數英雄好漢的命。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于明朝戰神常遇春。真的就沒有人知曉盔甲的這層隐秘嗎?讓我們來看看千年盔甲文明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一、青銅時代:獸皮布匹披挂,祈盼神靈護身

遠在商周時期,中國古代的盔甲文明就已經萌芽。當時使用的盔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獸皮制作的“練甲”,一種是以布匹制作的“鐵甲”。這些簡陋的盔甲往往顔色鮮豔,通過圖騰的效果來讨好山川鬼神,希望得到他們的庇護。畢竟,那個時代的人尚且相信,神明的力量遠高于武力。

按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盔甲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各國盔甲制作工藝參差不齊,品質迥異。其中,秦國的盔甲可謂最為堅固耐用。這主要得益于當時秦國冶鐵業的高超技術,使得他們能打造出精良的鐵質盔甲。這也是秦國軍隊在衆諸侯中名震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相比之下,燕、趙等國的盔甲品質則不容樂觀。他們使用的大多是簡陋的皮革或藤甲,防護性能有限。這也導緻他們在戰争中屢屢吃敗仗,不得不承認在軍事裝備上落後于秦國。

不過,随着春秋戰國的到來,真鑒定了這個時代的主角就是刀光劍影。各國開始重視軍備發展,尤其是兵強馬壯的秦國,他們的盔甲幾乎全都是精心打造的鋼鐵質地。這也使得諸侯們對秦國又敬又懼——他們的盔甲文明,已經領先群雄太多。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二、鋼鐵時代:冷酷戰場裡沉重負累

到了漢代,鐵質盔甲開始普及應用,被稱為“玄甲”。這時期的盔甲防護力已大為增強,但其重量和也讓士兵們吃不消。

據實地考證,一件完整的古代盔甲至少有兩千塊鋼片,每片大小六厘米見方,全部加起來超過五十斤!這還不包括身上其他武器防具的重量。可想而知,古代士兵們在行軍和厮殺時,有多麼辛苦和困難。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光是負重前行就能将人累個半死,更别說還要手持長劍或長矛作戰。可想而知,古代士兵們不得不經過殘酷的體能訓練,才能勉強勝任沉重的盔甲與武器。這無疑對将士的體質要求極高,許多人根本無法勝任。那些強壯矯健的年輕人才有資格成為盔甲勇士。

這重若千鈞的盔甲,還有一個緻命弱點——它毫無透氣性。鐵質盔甲嚴實地包裹全身上下,将人牢牢禁锢其中。這讓士兵們備感倉皇與窒息,可他們唯有忍耐,因為這是戰場上保命的必需品。一旦戰事激烈,勇士們很快便大汗淋漓。然而汗水卻無處可去,隻能在盔甲裡面徘徊。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三、卸下,便是生命的終結

酷暑炎夏,打一場大仗,渾身濕漉漉地回到營帳,任誰都想立刻脫下令人窒息的盔甲。然而,由于汗水大量流失,人體自身防禦能力驟減。一接觸到冷空氣,毫無防備的肌肉和血管很容易受損。這就是傳說中的“卸甲風”。

卸甲風又稱中風,會導緻肌肉嚴重撕裂壞死。腰部和後背最容易受害。古代許多名将,都是在硬撐完一場惡戰後不慎染上此症而喪命。其中最有名的便數明朝大将常遇春。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常遇春與生俱來膂力過人,尤其擅長騎射。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被稱為“天下奇男子”。然而就在四十歲那年,常遇春卻不慎因卸甲風去世。為了祭奠這位明朝開國功臣,朝廷追贈太師,谥武毅。

常遇春并非個例。秦漢名将魏王豹,也是這般慘死沙場。讓人唏噓不已。根據曆史記載,常遇春性格直爽傳統。他生于貧苦之家,從小便體格健壯過人,懷揣一腔熱血投入明朝革命事業。可他沒想到,盛年之時竟會以如此荒唐的形式斃命。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當日常遇春率軍大敗敵軍歸來,渾身濕透,血氣方剛之人哪裡能忍受這悶熱難當的折磨?當下便撕開胸前的铠甲,裸露上身任憑微風拂面。誰知這一舉動招來橫禍,數日後這位戰神便病重不治,命喪黃泉。

常遇春臨終前神志尚存,望向天空中飄浮的白雲。他恨不得化作自在的雲朵,不再受凡肉的桎梏。他在心中暗暗歎息,原來盔甲的沉重不僅壓在身上,更是壓在了靈魂深處。它禁锢了人的自由與尊嚴,哪怕隻是短暫解脫,也要以生命來償還。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四、道理在簡單,行動為何如此艱難

其實,卸甲風的成因并不複雜。前人早有總結,大汗淋漓後不可貿然脫下盔甲,否則容易受風感冒。這與中醫講究的金澤不交風,正是一脈相承。

可見,其中的道理實屬淺顯。畢竟,誰不知道着涼生病的道理?但這短短一念之間,卻斷送了無數英雄的生命。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何以見得,大丈夫知遠慮遠,行事難免一時沖動。就如同那些匹諾曹們,明知畫中美人終将化為泡影,卻依然我知罪我當死。最終遍體鱗傷而毫無怨言——因為那短暫絢爛,早已烙印靈魂,無法放手。

俗話說,大凡戰士個個好勇狠鬥。可他們到底是人,不是神。也有思鄉愁親之時,也會在黑夜裡輕聲啜泣。隻是太多故事都埋沒在曆史長河裡,無人聆聽。

古代人打仗,即使再熱也不能立即脫掉盔甲,常遇春就是是以而死

結語

我們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與果決,但也應憐憫他們的無奈與痛苦。盔甲不僅承載着生死攸關的重任,也見證了太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淚水。它洞徹了人性本質裡那點脆弱和無奈。這對于那些猛勇善戰的戰士而言,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桎梏?

我們終究都是被一念執迷的俗人。可幸運的是,生來便擅長磨難涅槃。人生最難,便是行與知之間這一線。道理越簡單,越難踐行。這也正是盔甲的沉重代價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