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作者:頭頂的那片天

本人原創作品/今日頭條首發/嚴禁72小時之内站外轉載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據法新社12月16日報道,在12月15日,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進行了一次轟炸,這次轟炸造成法國外交部一名從業人員死亡。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了

據說,這個法國的外交官是和另外兩名同僚及其家屬在另外一名同僚的家裡避難,被以色列轟炸受傷的,在送到加沙醫院之後,因為傷勢太嚴重,就去世了。

但我看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發的動态,他們都表示這名外交官是哈馬斯的人質。

對于這個,我們就不去調查了,讓我們看看這名法國外交官去世之後,法國方面是怎麼反應的:

法國根本不敢譴責以色列

1、法國外交部發了這樣一個聲明:

“獲悉一名從業人員在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南部拉法的轟炸中受傷而後死亡的消息,對此深感悲痛。”

“我們要求以色列當局盡快查明這次轟炸事件的情況”。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2、這是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在社交媒體上發的動态: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以色列武裝部隊宣布我們的同胞埃利亞.托萊達諾死亡,他是哈馬斯的人質,其遺體在加沙被發現,對此我們深感悲痛。我們分擔他的家人和親人的痛苦。

釋放所有人質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3、法國總統馬克龍發的動态: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我們的同胞埃利亞.托萊達諾于10月7日被哈馬斯綁架。今天早上得知他在加沙去世的消息後,我們深感悲痛。我和他的家人一樣感到震驚和悲傷。

他當時28歲。

法國繼續不懈地努力解救所有人質。

我們看法國人的遣詞造句,相當有藝術,這名外交官是誰炸死的?肯定是以色列,那為什麼法國總統、外交部長、外交部,連一句譴責以色列暴行的詞語都沒有,隻是空洞的表達震驚、悲痛、哀悼,這有什麼用處?

而法國外交部在聲明當中,竟然隻是要求以色列盡快查明這次爆炸事故的情況,竟然也是沒有一句指責以色列軍方的詞語。

一個外交官被另外一個國家的軍隊給炸死了,竟然一聲不吭,這就是歐洲老牌帝國——法國的反應。

我們都有點納悶?那個剛剛對中國惡狠狠的法國哪裡去了?

對中國卻氣勢洶洶

就在前兩天,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到中國通路了,中國對她接待的很好,并且送給她一份大禮,那就是宣布中國對法國人單方面免簽一年,據說她很高興。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結束中國的通路之後,她又去了澳洲通路,在那裡,她突然對中國變臉了,直接表示:

(法國)敦促中方重新考慮在南海的“強硬”行為,以及台灣海峽必須保持平靜和穩定,世界不需要新的危機。

科隆納在這次發言中還表示,法國對澳洲海軍在東海的遭遇,以及“發生在菲律賓的事情”感到擔憂。

這就是歐洲這些人的嘴臉,剛剛和中國談的很好,反過頭來就不認人了,南海也好、台灣地區也好、澳洲也好、菲律賓也好,與你法國到底有什麼關系?

但人家就是這樣霸道,就是指責中國,就是要求中國不要輕舉妄動,而且人家還要和菲律賓一起聯合巡航南海,持續挑釁中國。

這就是法國,面對的國家不同,他們的脾氣也不一樣,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他們卻氣勢洶洶的要管,另外一個,人家炸死了他的外交官,他們卻根本不敢出聲譴責。

但我們想一下,如果炸死法國這名外交官的, 不是以色列,而是中國或者是俄羅斯,法國會有什麼反應?

我們可以想象,是不是這個世界就相當熱鬧了,法國總統和外交部長肯定直接站出來了,慷慨激昂的發表講話,譴責中國或俄羅斯,要求盡快交出兇手,然後要求賠償。

這個時候,美國和他的西方盟友肯定會全部站出來了,一齊向中國或俄羅斯發難,提出幾點要求,要求他們向法國道歉,找出兇手,繩之以法,向法國這名外交官家屬進行賠償。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如果中國或俄羅斯不聽的話,這些國家肯定會聯合起來施壓,實在不行就直接制裁,直到對方服軟才放手。

但現在的情況是,美國和西方竟然都靜悄悄,沒有人出來說一句幫襯法國的話,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狀。

歐洲人都有不治之症

對于歐洲這些人,地球人都明白,這些人都是得的一個不治之症,欺軟怕硬。

其他我們不用說,就說自從俄烏戰争之後吧,歐洲在美國的淫威之下,做了兩件事情:

制裁俄羅斯和援助烏克蘭。

本來在這之前,歐洲人用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也是相當舒服,但美國人就是看不慣,就讓歐洲人懲罰制裁俄羅斯,不讓他們用俄羅斯的天然氣。

一開始歐洲人還真有點舍不得,最後美國為了斷絕歐洲和俄羅斯的聯系,讓歐洲國家徹底跟他們走,就直接炸毀了傳輸天然氣的北溪管道。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這條管道,不單單是俄羅斯自己的管道,這裡面,德國和意大利都有股份,但被炸毀後,歐洲國家竟然一聲不吭,感覺與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一樣。

而且美國人還編了一個故事,說是一個親烏克蘭的小團體炸的北溪管道,明眼人一看就是胡編亂造的,沒有人相信,但這個故事竟然在歐洲的許多媒體上都報道了,這說明什麼?歐洲人竟然信了。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就這樣,美國如願以償,實作了一箭三雕,既讓俄羅斯和歐洲大客戶斷絕關系,又讓歐洲人死心塌地跟美國走,而且還把自己的頁岩高價氣成功賣給了歐洲。

而歐洲這些人,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一點辦法都沒有。

還有就是美國在去年推出來的《通脹削減法案》,這個法案把歐洲确實給害苦了。

美國通過的這個法案規定,凡是去美國建廠的制造型企業,美國就會給予大量政府補貼。

這一下子,歐洲的很多企業都蠢蠢欲動,還有原來打算去歐洲投資的外國企業,肯定也不準備去歐洲了。

一個明顯薅歐洲羊毛的事情,歐洲人卻敢怒不敢言,去年的時候,馬克龍自告奮勇去美國找拜登理論,結果去了之後,就垂頭喪氣的回來了,人家根本就不答應。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這就是歐洲人,在美國面前,逆來順受、服服帖帖,在中國面前,卻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直感覺自己高高在上。

也許,很多人感覺歐洲人可憐,但我認為這就是歐洲人的宿命,用一句中國的俗語來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法國外交官被炸死,還不敢譴責以色列,他們可憐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