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作者: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曹雯璟

一波三折的2023年即将過去,充滿期待的2024年即将到來。

目前國内外多重因素的沖擊下,滬指仍在3000點附近拉鋸着。明年基金投資應如何布局?主動權益類基金應如何篩選?哪些品種更值得看好?

為此,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七位基金“專業買手”FOF基金經理,來為2024年布局公募基金出謀劃策。他們分别為: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南方基金FOF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 李文良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招商基金資産配置與FOF投資部專業副總監 雷敏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平安基金養老金投資總監 高莺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銀華基金FOF投資總監 肖侃甯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中信保誠養老2035三年持有混合FOF基金經理 李争争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混合FOF基金經理 徐力恒

明年基金怎麼投?南方、招商、平安、銀華、中信保誠、長城、創金合信最新研判來了

創金合信佳和平衡3個月持有期FOF基金經理 羅水星

這些投資人士認為,目前時點迎來權益資産的戰略性布局機會,尤其從中長期資金的角度,衡量股票成本效益的股權風險溢價處于曆史高位,風險補償更為充分,逆周期布局有望加速形成,2024年可逐漸重視含權類資産,不過要注意布局時機和節奏。此外,“固收+”基金、黃金基金、量化小盤基金等也被看好。

這些人士還建議,投資者不要在人聲鼎沸時追高,也不要在悲觀消極時離場,盡力克服人性的弱點,适當逆向思考,理性看待市場。

股市中長期投資成本效益更高中國基金報記者:今年市場波動較大,行業快速輪動,熱點切換頻繁。展望明年,你會如何做大類資産配置?股票和債券哪類資産投資成本效益更高?

李文良:我們整體看好股票資産的未來表現,在大類資産配置上建議超配股票資産,低配固收類資産。

我們對未來市場走勢滿懷信心,主要原因有三:政策對經濟呵護有力、A股估值吸引力進一步增強、結構上高品質發展體系建設成效從量變進入質變。上述三大因素共振,有助于穩固資本市場的信心并提升投資者的長期回報預期。

客觀來講,投資者經過三年的震蕩行情難免會有一定的悲觀情緒,這類預期從曆史上看往往是線性的,而從交易量、基金發行等資料來看,目前已處在曆史上比較适宜的配置區間——以滬深300指數為例,股債成本效益名額觸及兩倍标準差,并處于低位運作,提示股市較債市處在适宜配置位置。

是以,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向好趨勢未變,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市場信心恢複是個順理成章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如果進一步給予房地産鍊條和資本市場相應的政策扶持(近期北京和上海均出台了活躍二手房交易的相關政策),将有助于扭轉投資者的悲觀預期,進而為A股投資注入更強的信心,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也會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價值。

羅水星:考慮到全球經濟動能的放緩預期,結合國内的宏觀環境,更傾向于相對清晰地看到債務出清壓力緩和、穩增長托底效果更加顯著、市場預期開始觸底之後,再加大權益資産。

預計明年一季度重心仍在債券、貴金屬和商品上,等待明年兩會釋放的政策信号和市場情況再适度加大權益配置,二季度開始逐漸關注權益的機會。整體而言,先債後股,節奏比全年的趨勢判斷更加重要,先防守再擇機進攻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李争争:展望明年,在全球産業鍊格局變化或仍将催生區域性重構。如果國内制造業延續庫存去化和産能出清階段,信用周期延續弱信用階段,經濟增長可能呈現波動築底。大類資産配置會采用均衡中性政策,資産組合中股票和債券的配比與基準組合貼近。如果内外需共振複蘇,出口增速回暖,信用周期轉為擴張,經濟增長有望回升。大類資産配置傾向于考慮均衡積極,或可考慮是否超配股票、低配債券。若不考慮金融市場微觀流動性這一因素,股票資産的成本效益要顯著更高。雷敏:雖然目前階段A股仍處于震蕩磨底階段,但展望未來一年壓制市場的負面因素有望出現積極變化,從跨周期角度看A股具備顯著投資價值。大類資産配置層面,股票相比債券的成本效益更高,建議在固收類穩健資産打底的基礎上,向權益資産适當要收益。

具體股債配比需要根據産品情況确定,對于穩健類産品,可逢低逐漸增配權益;對于進取類産品可考慮在市場底部超配權益,通過承受适當的波動來換取長期更大的收益空間。

高莺:在目前時點來看,中長期股票類資産相對債券類資産更具有成本效益。徐力恒:資産配置注重多元化和戰略性。目前時點迎來權益資産的戰略性布局機會。第一,從跨境資金的角度,中美利差有望從高位繼續收斂,人民币資産的吸引力逐漸提升,而其中A股估值又處于曆史低位,具備修複空間;第二,從絕對收益資金的角度,經過一輪信用利差的壓縮,可配置的較高收益率的債券資産減少,債券收益率不足以覆寫負債成本,權益資産中分紅率較高或者盈利較為穩定的部位吸引力提升;第三,從中長期資金的角度,衡量股票成本效益的股權風險溢價處于曆史高位,風險補償更為充分,逆周期布局有望加速形成。肖侃甯:在風險資産方面,投資标的将以權益類基金産品為主,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配置、挑選和監控投資品種,跟蹤并力争超越偏股基金指數,努力擷取市場平均收益和較為穩定的超額收益;在穩健資産方面,在目前時點上,市場處于長期投資的底部,因而将會使用“固收+”基金替代純債産品,以追求增厚收益。看好“固收+”、黃金基金等産品

中國基金報記者:站在目前去布局後市,你相對偏愛哪類基金(比如固收+,貨基,黃金基金、QDII,ETF)?理由是什麼? 李文良:我們傾向于多配置偏權益類或含權類資産,特别是市場在經過2年左右時間調整後更應該堅持。在含權類資産中,可以考慮偏債混合型“固收+”産品或有一定權益配置的絕對收益産品,包括資産配置能力較好的二級債基、一級債基等品種,以期進一步增加投資組合收獲權益資産上行收益的能力。

而黃金資産是值得重點配置的領域,根據美國經濟即将放緩,美聯儲這一輪加息周期基本結束的情況下,全球實際利率将有明顯下行的判斷,黃金等貴金屬将充分獲益于發達經濟體經濟下行和流動性寬松格局,黃金ETF也是不錯的配置方向。

羅水星:短期一兩個季度的次元,會傾向于黃金基金和QDII産品,全球貨币緊縮預期扭轉,黃金處在一波主升浪的後期階段,大機率仍有一定的收益空間,相對而言是一種積極防禦的品種。布局QDII的邏輯類似,整體處在美聯儲寬松預期定價階段,具有擡估值行情。李争争:全球信用貨币大擴張後,黃金是屬于對抗信用貨币貶值的金融工具。另外,美國實際利率和美元周期是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關鍵變量,目前美聯儲已弱化加息預期,一些制約美聯儲加息的經濟資料(新增非農就業、失業率、通脹、核心通脹等),可能會成為推動黃金資産震蕩上漲的動力,反之亦然。雷敏:我們相對看好“固收+”、黃金、ETF等産品。

第一,“固收+”産品或是2024年較好的布局品種。既可以追求債券帶來的穩健收益,也可以适當博取權益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争取做到一定收益增厚。第二,美聯儲政策拐點已至,降息視窗會在2024年拉開帷幕。黃金價格在曆史上與美國實際利率呈反向關系,盡管2023年該類資産已經獲得較好回報,但預計2024年仍會有較好表現。第三,近年來ETF産品不斷發展壯大,ETF的布局愈發全面且廣泛,可以較好地把握各類投資機會。

徐力恒:看好指數增強基金和“固收+”基金。指數增強是均衡型基金的替代,通過量化等手段,能夠以更加系統化的方式實作組合管理,風格暴露與市場基準更為貼合,并且超額收益在時間次元上更為均勻。最終展現出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較優,适宜作為底倉型配置。而“固收+”基金,是以穩健方式參與權益市場的選擇。肖侃甯:我們比較關注配置較為均衡的量化基金。價值成長均衡配置

中國基金報記者:主動權益基金仍是基民關注的重點,展望2024年,你如何進行布局?哪些類型和風格的基金更被你看好?價值還是成長?李文良:2023年全年成長和價值風格中的部分闆塊表現較好,例如成長風格中的TMT行業和價值風格中的低估值紅利風格。2024年的市場風格可能繼續均衡化,科技成長和順周期行業均會有所表現。在結構上,偏向代表經濟結構轉型、高品質發展、盈利增速上有業績支援的闆塊預計表現較好。

羅水星:在經濟預期尚未實質性逆轉之前,以成長的結構行情、小微盤量化基金為主,如果經濟複蘇預期、政策實質性效果更明顯,會更側重價值周期風格的觸底反彈。李争争:目前外部環境仍有掣肘,國内經濟複蘇不及預期,庫存周期處于被動去庫和主動補庫間反複磨底,價值風格占優可能會持續。但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可能已來,世界各國社會生産力和生産關系将面臨新的變革。成長風格也不容忽視,是以在成長和價值上保持适度均衡或許是不錯的選擇。雷敏:我們堅持優秀的主動權益基金能夠長期創造價值的理念。風格方面,我們認為後續市場的機會來源會更加寬泛,結構上可以更加均衡。考慮到經濟修複仍處于早期階段,配置上可以考慮采取啞鈴型政策,一方面,科技成長和産業更新是符合高品質發展階段的重要投資方向,值得持續跟蹤和關注;另一方面,在全社會潛在投資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具有穩定收益的高股息優質資産仍具有一定稀缺性,對于價值類資産也值得長期關注。高莺:展望2024年依然是結構性行情,無論是價值還是成長風格都會有配置的機會。徐力恒:如果宏觀經濟進一步好轉,市場信心恢複,成長性方向更具彈性。一類是核心資産,以企業競争力為根本的選擇标準,經過較長期的消化,這類資産估值逐漸合理,籌碼壓力也得到了一定釋放。難點在于全球化和經濟結構快速變遷的過程中,核心資産的内涵會發生變化。挑選這樣的基金,會更加關注基金經理的投資研究是否能夠更好的面向未來,而非過去。

一類是周期成長,以周期性行業為主,因為企業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估值也受到壓制,如未來宏觀經濟進一步好轉,或帶來增長彈性。目前可能具有逆向的特征,極緻地考驗基金經理的抗壓能力。

肖侃甯:我們注重成長和價值風格的均衡配置,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市場的具體發展情況向某個方向作一定的傾斜。

2024年QDII會現分化

中國基金報記者:QDII基金占據2023年度業績的“C位”,你認為強勢局面會延續到2024年嗎?哪些區域或行業更被你看好? 李文良:今年QDII基金整體表現較好,但明年可能會出現分化。特别是美國經濟進入降息周期後,大機率全球經濟進入分化,所屬區域本身基本面較強的QDII基金有望表現較好,包括具有工程師紅利的印度和城鎮化持續發展的越南市場。

羅水星:考慮到周期錯位的相對優勢,至少2024年上半年QDII的強勢或還能再飛一段時間,目前階段QDII投資上,闆塊的重點配置可從科技向更加均衡的配置轉變,可關注美國地産、消費領域的反彈機會。李争争:QDII較好表現得益于美國财政的持續加碼寬松,新技術革命的火熱和美元指數的強勢,明年上述因素或将鈍化甚至反轉。過去經驗表明,當年最占優的方向,第二年收益率排序往往會靠後,長期符合均值回歸特征。此外,美股估值不低,雖然科技股成長特性具備配置價值,但利潤增長是否能消化其估值有待關注。是以,對再續強勢表現并不樂觀。

目前市場已預期美聯儲明年将會降息,美債收益率下行趨勢或比較明确,未來中期配置價值明顯。是以對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從高位回落應有所準備,QDII美債、黃金基金明年或将有所表現,基金篩選上着重關注風格穩定、中長期收益穩健的産品。

雷敏:2024年美國經濟面臨一定衰退風險,美股估值處于曆史高位,未來波動或将顯著加大。歐元區經濟增長也缺乏亮點。目前港股市場估值極低,處于曆史負一倍标準差以下,AH溢價指數處于150以上的曆史高位,未來諸多壓制因素臨近拐點,存在相應的投資機會。在固收端,可以關注美債基金,有望受益于本輪加息周期結束和美債利率下行。高莺:QDII基金的強勢是否能夠延續到2024年,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全球經濟情況、貨币政策、地緣政治風險等。

随着全球經濟的複蘇,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可能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此外一些科技行業也可能具有較好的投資前景,比如人工智能、雲計算、生物科技等。

徐力恒:由于各國要素禀賦存在差異,使得優勢産業不盡相同,跨境配置最終是實作優勢産業鍊的配置,核心是其中公司的競争力及其在産業鍊中的利潤配置設定格局。目前,我們重點關注一些成熟經濟體能否繼續在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保持競争優勢,以及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如果能夠承接産業轉移,進而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産品等。已釋放大部分風險主動權益基金有望迎來淨值修複中國基金報記者:主動權益基金指數的三年滾動回報,在今年10月底的最低點已逼近過去15年的曆史極值。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産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是否還會延續?

羅水星:股市、基金業績表現的背後是經濟發展、産業趨勢、上市公司,産業技術變革、投資者保護制度、上市公司品質、盈利能力、股東回報、公司治理、融資制度、減持規定等這些更為本質性的東西。隻有宏觀環境友好、制度環境有保障、經濟增長有彈性、産業技術有突破、新産業崛起,大家預期穩定、少一些博弈心态、多一些投資心态,市場才會健康發展。李争争:該現象反映出A股市場近兩年缺少賺錢效應,整體權益市場的滾動收益位于曆史較低分位。

個人認為産生該現象的原因,市場由增量向存量模式轉化,主動權益基金規模萎縮、新基發行遇冷,存量模式下,以往主動權益基金較依賴的景氣度和動量投資的适配性較弱;市場占優風格發生變化,曆史上主動權益基金相對全A指數的超額收益與大盤成長相對大盤價值的超額、大盤相對小盤的超額正相關,核心資産受盈利能力減弱與外資流出壓力影響持續回調,大盤成長風格的三年滾動回報同樣位于曆史低位。這一現象的轉變需要觀測市場新增資金的流入;随經濟與價格修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與主動權益基金投資政策與風格的調整。

雷敏:主動權益基金指數近三年滾動回報的大幅回落,或與2019年至2020年的核心資産泡沫化過程有關,目前經曆了兩年多的市場調整和估值消化,已經釋放了大部分風險。如果拉長時間次元來看,主動偏股基金的10年滾動年化收益率仍圍繞10%中樞波動,而目前三年滾動年化收益率已跌至-7%左右,是以從均值回歸的規律來看,我們并不認為這一過程仍會延續,雖然目前市場情緒平淡,但從估值、政策、基本面等多個次元判斷,在2024年主動權益基金有望迎來一定的淨值修複。高莺:這種現象表明市場對于主動權益基金的投資回報預期正在發生變化,投資者情緒可能較為悲觀。市場環境目前處在調整階段,或是導緻主動權益基金指數三年滾動回報率較低的原因,同時基金經理的政策和操作也會對基金的回報産生影響。至于這一現象是否還會延續,很難做出明确的判斷,但是市場運作到目前位置,估值處在極度低估區域,已充分計入了悲觀預期,中長期權益成本效益明顯提升。需關注海外經濟走弱等風險點理性看市場 适當逆向思考中國基金報記者:在你看來,2024年投資需要格外注意哪些風險?你對投資者有哪些建議?李文良:從風險角度,進入2024年,美聯儲可能進入降息周期,背後對應美國經濟的邊際走弱,這可能會對國内出口鍊的公司産生一些負面壓力,相應的闆塊也要關注風險。從投資者角度,要避免追高海外資産,特别是在海外經濟明顯走弱後。

羅水星:全球經濟動能放緩和債務出清壓力、地緣政治博弈風險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交易層面,需要關注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持續下降的風險。考慮到全球不确定性,多看少動,拒絕過度博弈的心态,等待趨勢逐漸清晰之後再出手不遲。李争争:投資者或關注以下風險:海外經濟邊際走弱、國内内需增長與地産等風險化解的程序對于國内經濟增長與企業盈利改善的影響,進而決定權益市場的盈利與情緒修複;地緣政治風險如超預期發酵,上遊資源價格回落低于預期下的通脹反複對全球市場流動性形成擾動,間接影響A股的資金流向;如市場持續缺少增量資金,可能出現大盤維持一定區間震蕩、缺少行業趨勢性機會等問題,情緒化操作可能帶來較大虧損。或可維持均衡配置,更多關注産業的結構性變化與中長期前景,規避短期投機與追漲殺跌。雷敏:海外方面,需要關注美國經濟下行的斜率,以及美國大選前後的中美關系變化。國内方面,需要注意房地産問題的改善情況和地方政府化債的程序。

希望投資者不要在人聲鼎沸時追高,也不要在悲觀消極時離場。當市場在一些因素上達成強烈共識,往往也意味着市場的定價已較為充分,盡力克服人性的弱點,适當逆向思考,理性看待市場,以更長期的視角審視投資機會,才有可能收獲理想的投資回報

高莺:國外方面主要有地緣政治、美聯儲政策等方面;國内方面主要是經濟的情況,居民消費信心的恢複等。肖侃甯: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股債資産配比更加均衡的基金産品,以控制組合波動。投資者還可以采取定投的形式參與基金投資,以降低擇時風險,進一步平滑市場波動。

編輯:小茉

稽核:木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