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作者:市井覓食記

#文章首發挑戰賽# 【市井覓食記頭條号首發 平台自動維權】

每當談起各國美食時,英國就像披了件隐身衣一樣,自動被忽略,而當大家吐槽哪個國家的飯菜難吃時,英國的存在感瞬間就強了許多,幾乎都是率先被提起的那一個。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在英國的留學生大多都按耐不住自己那滿滿的吐槽欲,有的說自己每當聽到英國人吃飯時拍的鈴聲就會想吐,有的說因為英國菜太難吃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半個廚子,就連一百多年前赴英留學的徐志摩都曾在文章中幽默的吐槽道“英國最好吃的菜就是外國菜”。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在英國菜被衆人貼上難吃的标簽時,最有趣的是英國人絲毫不會去反駁,為自己國家的菜撐腰,反而還會高度贊同這一觀點,順便再自己調侃一句“英國的飲食是世界第三,中國和法國第一,其餘國家第二。”如果英國人到其他國家留學,那一大半都是因為想逃避英國菜。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那麼英國菜到底有多難吃呢?以至于自己人都會吐槽,而他們的菜又為何這麼難吃呢?是英國人天生缺少做美食的基因,還是受後天的一些因素影響,今天就一起來見識一下這歐洲的“美食荒漠”。

英國菜到底有多難吃?

未到過英國嘗過英國菜的人都會真心發問,英國菜真的有那麼難吃?事實就是有的,而且是你想象不到的難吃,關于能證明英國菜難吃的例子還真不少,比如今年夏天一位中英混血的小女孩在被媽媽帶回英國和朋友到餐廳吃飯時,吃慣中國菜的小女孩在吃到英國菜的一瞬間就開始崩潰大哭,大喊想吃中國面條。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用一位部落客的話來形容就是“英國菜是介于好吃和難吃之間的,是真的好難吃,特别是在英國吃豬肉猶如在生啃豬屁股”。在英國最受歡迎的國民佳肴就是炸魚薯條了,而這兩樣在大陸也就能稱為小食的食物竟然能榮升成英國國菜,仔細品品其中的含義,就能知曉其他的英國菜好不好吃了。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而且英國人還會貼心的告訴你越正宗的英國菜會越難吃,看看下面的五道英國菜估計很多人心裡就會對英國菜的難吃程度有個大概認知了。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哈吉斯:哈吉斯是蘇格蘭的傳統名菜,它主要是用羊的内髒制成的,把羊肝、羊心、羊肺剁碎後,再混合上洋蔥、燕麥、羊油,加上鹽、香辣調味料和高湯,裝入羊胃中水煮三小時,現今也多會用腸衣來代替羊胃。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這道菜僅是想想就知道能有多大的腥膻味了,對于不愛吃羊肉不愛吃内髒的人來說,看見這道菜絕對會避之不及。曾經小布什去英國時,英國就用這道菜來招待他,小布什看到後委婉地拒絕了食用,估計内心已經在呐喊着“你不要過來啊!”。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仰望星空派:英國有着各種各樣的派,花樣繁多,在大陸最有名的莫過于這個“仰望星空派”,原名叫做魚頭派,其造型極為獨特是在厚實的派上面插着多條沙丁魚,魚頭露在派皮上都呈45度的視角仰視着。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據說英國人之是以将魚這樣放置是為了能保證魚在烘烤時所滲出的油脂和汁水都能流入派中,味道會更好。但恐怕很多人在第一次見到這個派的時候,估計就難以下嘴了,想必也沒有多少人會在乎它到底好吃不好吃了吧。确實也有國人因為好奇會去一嘗究竟的,結果就是吃了一次後難吃哭了。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黑白布丁:到英國看見布丁一詞時千萬别着急去點着吃,因為英國的一些布丁會完全打破你對布丁的認知,就比如黑布丁和白布丁。黑布丁其實是用豬油、豬血和燕麥做成的血腸,而白布丁則是用豬闆油或其他動物油脂,加入麥片、面包屑、豬肉、豬肝灌入腸衣裡制作而成的腸,在食用時用煎炸烤的方式烹饪熟。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别看這黑白布丁和國内的血腸、糯米腸差不多,但英國的豬是不允許閹割的,以至于豬肉吃起來會特别的腥臊,若是再混上豬血、豬油,又不放其他香料壓制着腥味,那吃起來是滿嘴腥味,且特别油膩。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鳗魚凍:英國人在食物的加工上總是能另辟蹊徑,鳗魚也不例外,鳗魚段不拿去烤着煎着吃,而是用濃湯煮熟放到冰箱裡凍成鳗魚凍。剛上桌時看着鳗魚外面裹着厚厚一層黏糊糊的半透明魚凍,那種感覺無法言喻,魚腥味也緊接着撲鼻而來,實在讓人難以喜愛。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牛排腰子派:這道牛排腰子派可是英國的傳統名菜,最早起源于19世紀,在電影《哈利波特》中也曾出現過,外面是烤的酥脆的餅皮,裡面則塞入了滿滿的炒熟的牛肉和牛腰子,口味依然是出人意料的難吃,吃着又鹹又膻,而且肉吃着并不鮮嫩,會很難嚼。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英國菜為何這麼難吃?

英國的菜單和德國的笑話集、美國的曆史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薄的三本書,這也足以說明英國人真的很不擅長烹饪美食,才使得現今的英國菜又少又難吃,至于英國人為何會做飯不好吃,大概是有以下四個原因。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一、食材香料有限

美食雲集的國家大多是有着富饒的物産和豐沛的香料,就比如中國、法國、意大利,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好,很适合各種食材、香料生長,也就能為餐桌提供着源源不斷的美味佳肴。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英國就是恰恰相反,作為一個島國土地面積有限還很貧瘠,再加上所處的緯度高,氣候條件也不适宜農業的發展,是以他們所能用的食材、香料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隻有一些最基礎的食材用來飽腹。這樣長期受限于食材、香料,也就導緻了他們的烹饪方式比較單一,大多都是煎、烤、煮,同時也不擅長用各種調味料和香料來給肉類去腥去膻,以至于很多肉類菜肴會難吃到懷疑人生。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二、舊時提倡清淡樸素飲食

在16世紀初,當時英國由于内部的一些因素和鬥争問題,很多人都主張要專心于精神生活,反對奢靡的享樂主義,提倡并鼓勵當地人要刻苦努力的生活,慢慢的人們也就養成了清淡樸素的飲食習慣,很少在食物上花費過多的心思。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即使到了17世紀,英國的探險家從世界各地帶回來了很多新的食材、香料,英國人也都習慣了原本簡單樸實的烹饪和飲食方式,對新的烹饪方式和新的菜品不敏感,也不喜歡去研究,是以英國人一直都不怎麼擅長去做複雜的美食。到了現今很多英國年輕人想要去學習做美食,也不會去向父母、祖母請教,而是會去看一些法國、意大利國家拍的美食綜藝、紀錄片。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三、工業發展較快

在18、19世紀英國工業快速發展,工廠也就需要很多的勞動力,許多英國人都成為了勞工,而勞工每天都忙着上班生産制造,下班後累了一天,更沒有時間去研究一日三餐吃什麼了,每天都是抱着能吃飽的想法生活,哪些食材經濟實惠就吃什麼,哪些菜肴制作簡單友善就做什麼,是以在平民百姓這個普通階層裡能留下的美食也越來越少。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四、食品配置設定制的施行

英國的貴族們本身還是比較講究飲食的,能夠享受到來自歐洲各地的很多食材,但後期遇到戰争後無法再從歐洲大陸獲得食材,很多貴族也都上了戰場,是以英國原本一些進階的貴族美食也逐漸消失了。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戰争給英國帶來了嚴重的打擊,食物資源大量減少,很多肉類、蔬菜都成了稀有食物,當時英國就開始實行食品配置設定制,像火腿、肉類、黃油、糖、豬油等都是統一采購發放的。甚至連面粉都不充足面包都要儉省着吃,英國的生活雜志都在提倡用洋芋泥來代替面粉,這也是為何洋芋在英國菜中的出場率很高。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另外人們為了延長食物的儲存時間,就會往裡面放鹽,這也使英國人養成了重鹽的飲食習慣。是以現今很多人去吃英國菜會發現很鹹很重口味。這種食品配置設定制到了1954年才結束,英國那本就不多的菜單也就變的更少了,簡樸的飲食習慣是徹底被傳承了下來。

歐洲做菜最難吃的國家,國菜是薯條炸魚,“美食荒漠”實至名歸

——老井說——

英國的菜肴雖不好吃,但英國的飲食文化在近一百年也是在不斷進步的,這十幾年間英國菜已經做的好吃了很多了。另外世界各地的美食也都湧進了英國,很多享譽世界的餐廳都開在倫敦,如果有機會去英國,也不必太過擔心自己會吃不飽,可選擇品嘗的餐廳還是有很多的,哪怕吃不慣英國菜,也有法國菜、意大利菜等等可吃。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單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