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作者:惟伊一

墨迹未幹,危機四伏,下面情形還在未定之中,你譚綸就迫不及待地把我的家人給送來了,你們當初是怎麼答應我的?

——《大明王朝1566》海瑞

張居正先有為勸海瑞再次為官,出任浙江,做出“公之母實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實為天下人之女”的文章,後有規勸趙貞吉再次上奏海瑞重審供詞,做出“鄭何二人之供詞但能上呈皇上禦覽,則我公之青名必将共天日而同輝”的章句!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張居正

句句高尚,詞詞大義凜然,為的就是讓别人打頭陣,自己得利益,冠冕堂皇,這大餅畫的根本吃不完呐……

趙貞吉為探明嘉靖的态度,把海瑞王用汲推到前面做試路石,得罪人的事海瑞他們幹,罪責他們擔;功勞自己領……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趙貞吉

張居正是這樣,趙貞吉是這樣,是不是所有清流的嘴臉都一個樣?

這個譚綸也是這樣……

譚綸,裕王的親信,任職詹事。後任浙江總督參軍。

在海瑞經曆過齊大柱通倭案、沈一石“奉旨赈災”、和何茂才縣衙圍堵後,在自己居住的後院碰到了正在潑地的譚綸。

能在異鄉、異地,碰到知交好友當然是令人十分興奮的事,看到譚綸的到來,海瑞當然開心,當即開玩笑地說道: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好你個譚子理,神出鬼沒的,将總督署的兵交給高翰文帶來,自己卻不見了蹤影,你以為現在跑來給我洗了地,我就能輕易饒過你?

總督署的兵是胡宗憲交給譚綸的,打算讓他交給高翰文,由高翰文出面打破臬司衙門控制淳安的局面,這些海瑞知道、高翰文也知道,同樣,這個譚綸也知道,他一邊潑着地,一邊說道:

一個知縣,你當你是多大的官。

既然是故交,對話起來自然沒有壓力,海瑞沒将譚綸當成大人物,譚綸也是沒有看清海瑞,本來這一句話就夠了,譚綸非得多說一句,讓人聽着心裡不舒服: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再怎麼說我也是裕王派到浙江來的參軍,胡部堂都不敢要我伺候,美得你……

知道你的官階高,但沒必要把浙直總督提出來吧,沒必要把裕王提出來吧,什麼意思?

接着譚綸繼續說道:

我會一到淳安這裡就給你洗地?

上一句話已經說了,他譚綸連胡部堂都不會這麼伺候,更不會伺候你海瑞,但他現在确确實實地幹着伺候人的活——潑地!

劇中隻有兩個人需要進房間:一個海瑞、一個海母,既然不是給海瑞潑地的,那是給誰?

海瑞抓住譚綸話語中的關鍵點,眉頭一皺,問道: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海瑞

你不是将我母親及家人給接來了吧?

譚綸現在的動作和說話内容,已經讓海瑞确定了譚綸的操作:

你真把我的家人給接來了……

譚綸不再打哈哈,将實情告訴了海瑞:

老夫人、嫂子還有侄女明天一早随着糧船就到。

海瑞聽到這話後,當即就急了: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譚子理!現在災民都還沒有安撫好,又正在鬧瘟疫,這個時候你把家母接來幹什麼?

當初答應得好好的,海瑞隻身入浙江,把命留在浙江的心思都有了,隻願不要将家人牽連其中,現在倒好,海瑞到浙江還沒有十天,譚綸就把海瑞的一家老小給接到了淳安……

那當初說的話算什麼?

譚綸自知理虧,不在這件事上繼續深究,進而轉移到為何把海瑞一家老小請到淳安的目的上:

你責備的是。

不過我也要問你幾句。現在都六月中了,淳安幾十萬畝田還要不要趕插桑苗?

你說得對,但是……我有原因:改稻為桑!

說服百姓把改稻為桑辦了才是正經的事: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現任官不帶家眷,誰會相信你在這裡能待下去?

好了,譚綸把海瑞一家老小接來淳安的目的說出來了:就是讓百姓趕緊種上桑苗,改稻為桑,刻不容緩!

人心似水,民動如煙。不安住他們的心,老百姓說變就變。

把你家人給接過來,就是為了安老百姓的心,插下桑苗,有了政績,以後封疆入閣不是問題……

封疆入閣,說的是海瑞嗎?我看說的倒像是你譚綸,改稻為桑的功績能落在一個小小縣令身上?有封疆入閣的機會你會讓出給海瑞?

更何況,人海瑞對于封疆入閣根本不感冒:

不要拿封疆入閣、官場政績那一套來激我!

海瑞當初入淳安本就不是為封疆入閣來的!

現在自己想要做出功績、取悅上面,便把當初做出的承諾給忘得一幹二淨:

公之母即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即為天下人之女!

至今過去才剛剛半個多月時間,為了功績就不再管曾經的承諾,感情你們所謂清流的嘴臉都是這樣的……

墨迹未幹,危機四伏,下面情形未定,你譚綸就迫不及待地把我的家人送來了,你們當初是怎麼答應我的……

譚綸又一次被海瑞怼得無話可說,又轉移話題說到二人安危身上: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你海瑞在浙江不要命的幹,若是真要有什麼罪,無論是你還是我,都跑不了,那時候裕王也保不了你我!

等裕王做了皇帝,替你讨個追谥,替老夫人請個诰命,請朝廷拿出一份俸祿給你養家還是能做到的。

又一個大餅……後面海瑞上表《治安疏》,海瑞活着的時候,他的家人是誰在照顧?海妻懷着身孕回瓊州有誰在照顧?海瑞小女兒溺水的時候有人關心?在京城寒冬臘月無棉衣禦寒時你又在哪裡?

現在給讨追谥?

這一番漂亮話說的可真是……兩個字送上:無恥!

後面更是說道:

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所謂清流嘴臉都一個樣?比如這個譚綸!
我接她們來其實也是為了給你安排一件大事——讓老夫人報上孫子,替你海門點燃一支香火。這件事我可是實心為你做的!

這件事我可是實心為你做的……好了,替海門留後這件事是你實心為海瑞做的,那封疆入閣呢?

在這啪啪打臉呢?

先有張居正、趙貞吉,後有譚綸,是不是所謂清流的嘴臉都這一個樣?怪不得海瑞後面會說那句話:我海瑞無黨!

還是那句話:清流的嘴,騙人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