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亞湘院士: 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尋求最優解

作者:南方+用戶端

12月16日上午,由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中關村産業轉型更新研究院、深圳企聯等共同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第十期精彩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圍繞“大資料與優化”演講,并與線上線下聽衆交流互動。

袁亞湘院士: 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尋求最優解

袁亞湘院士演講

本期活動還邀請到了深圳市大資料産業協會、深圳資料交易所、深圳市微波通信技術應用行業協會等協辦,由中關村産業轉型更新研究院院長馬國川主持,并邀請深圳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思平緻辭,來自企業、投資、高校、科研等領域的精英人士參與交流。

袁亞湘院士: 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尋求最優解

深圳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思平緻辭

袁亞湘院士: 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尋求最優解

中關村産業轉型更新研究院院長馬國川主持活動

袁亞湘院士從“大資料的廣泛應用”出發,介紹了大資料在交通網絡建設、智能互動學習、健康醫療、醫學圖像、金融風險控制、無線通信、地質勘探等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

袁院士指出,在大資料的時代背景下,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産生大量資料,但是大多數還沒有被有效利用。資料優化就是要研究這些資料的規律、分類和預測等問題。“什麼是優化?就是在多種選擇中挑選一個最好的。”

中國自古就有“運籌帷幄”這個詞,如今随着大資料時代的來臨,大規模、非線性、多極值的實際問題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使得優化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難。袁亞湘院士主要從事的就是最優化計算方法方面的研究,在非線性優化的算法以及理論、信賴域法、拟牛頓方法和共轭梯度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袁亞湘院士: 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尋求最優解

演講過程中,袁院士以電影評價、監控視訊分析與處理等資料問題為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目前國際上備受關注的優化問題和主要優化算法。作為解決大資料問題的重要支撐技術,優化的相關方法已在資料科學中獲得廣泛應用。

比如說生命科學中蛋白質折疊就可歸結為能量最小的優化問題;在航空航天中,飛機的外形設計、航天器飛行軌道的選擇、有效載荷布局設計等都涉及優化問題;在大資料、人工智能等領域,語音識别、指紋識别、虹膜識别等問題的核心都可以歸結為優化問題;自動導航和自動駕駛中的道路規劃,無論是路徑最短還是時間最短,都可以歸結為圖與網絡流的優化問題。

優化在數學領域雖然隻是一個方法、一個工具,但它更重要的是一個思想。袁亞湘院士希望企業家們用優化的思想武裝頭腦,既然要做決策,就要做最好的決策。

演講最後,袁亞湘院士與線上線下的聽衆圍繞主題做了深入交流。

南方+記者 馬芳

【作者】 馬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