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作者:腎髒内科張宏濤

你覺得自己算“老年人”嗎?

大陸作為世界上的一個人口大國,目前的老年人數量也已經占據了全球首位。

據民政部在2022年釋出的一項公報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大陸的老年人數量已經超過了2.8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約19.8%。而到2023年的時候,雖然國内的老年人數量有所下降,但數量也已超2.6億人。

也就是說,依據“老年人數量占總人口的10%就屬于老齡化社會”來判定的話,大陸目前已經步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但随着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逐漸上漲,全新的老人年齡标準對“老年人”的定義也做出了相關調整。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那說到底,按照全新标準來看的話,到底多少歲以上的人可以被稱為“老年人”呢?而老年人在健康方面,又該着重注意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了解。

一、快來看看:“老人年齡标準”公布,一旦到了這個年齡,你就屬于老年群體了!

說起老年人,很多人對它的定義都是隻有認知水準,或身體機能相較于中青年時期有大幅度的下降,亦或是身體免疫力逐漸低下,各種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全都自動“找上門來”之後,才算是進入了老年階段,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首先,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已經将各個年齡階段的人,按照全球範圍内人類的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了全新的系統性劃分,其中規定:

• 年齡範圍在60-74歲的群體為年輕老人;75歲到90歲的人為老人;而90歲以上的高壽群體則為長壽老人。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其次,按照大陸的相關法律規定來看,隻要年滿60歲,就屬于老年群體。

是以我們就着國際和國内的相關标準來看,不管身體素質究竟是否有所下降,隻要是年齡達到了60歲,就可以被稱呼為老年人了。

而之是以将這個年齡作為劃分中年和老年的标準,不光是因為如今人均壽命在逐漸上漲,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生理變化。

我們人體的器官在出生到正常死亡的這個過程中,基本可以劃分為4個階段,其中0-19歲這個時期為發育期,20-59歲則為成熟期和衰老的前期。

那顯而易見從60歲開始,身體當中的各個器官群組織就要開始走“下坡路”,進而使身體進入名副其實的衰老期了,是以從多個次元來看,60歲的人自然也就屬于老年人了。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既然60歲之後身體的各個機能開始有所下降,步入老年階段的人面對身體變化,究竟該注意些什麼呢?

二、醫生提醒:步入老年階段,以下幾個方面就要格外注意了

1.注意用眼

人體在進入老年階段之後,眼睛當中晶狀體的彈性會大不如前,并且此時眼部睫狀肌所攜帶的力量也會慢慢減弱。要知道,這個睫狀肌對于人體的視力可是有重要作用的。

就正常的眼部來說,睫狀肌的力量可供它進行收縮和放松:收縮的睫狀肌會使眼部的晶狀體變厚,進而有助于眼睛去看近處的東西;而放松的睫狀肌便會連帶晶狀體一起變薄,進而有助于眼部去看遠處的物體。

但當睫狀肌的正常功能作用自主衰退之後,晶狀體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就是老年人為什麼會出現老花眼的原因。

并且人體的眼睛受到它本身的功能影響,每天會将自然界的所有光線聚集在一起,而這是會導緻眼睛慢慢氧化的,加之年齡的增長也會使得人體的眼睛結構和功能出現一定的變化,是以在多種因素之下,老年人的晶狀體會慢慢發黃,進而導緻視力模糊。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機體在衰老的過程中,不論是眼部的晶狀體還是玻璃體,它們的變化都是會影響到眼球壁的,也就是說,眼部的衰退并非某一部位單獨的機能下降,而是整體功能作用在逐漸減退。而這些自主減退的變化會導緻老年人出現青光眼、白内障以及黃斑裂孔等問題。

是以,建議老年群體多多注意用眼健康,切勿有晚上熬夜戴老花鏡玩手機、長時間看電視看書等習慣,畢竟老年人本身的視力就會出現模糊,而長時間用眼會繼續加重眼部壓力和負擔,極易導緻各種眼部疾病出現。

2.骨質疏松

提到老年人的骨質疏松,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老人缺鈣。

确實,鈣作為骨骼生長的一種必備且重要的營養元素,流失量是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的,是以,鈣流失就是導緻老年人出現骨質疏松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除此之外,我們人體骨骼的形成與重建都離不開一種細胞:成骨細胞。但對此我們要明确一點,機體中成骨細胞的活性并不是一直都處在活躍狀态的。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人體在進入30歲之後,成骨細胞的活性與作用會開始逐漸降低,并且這個降低的水準會随着年齡的增大而上漲,由此可見當我們進入60歲之後的老年階段時,成骨細胞的功能作用勢必就會大不如前,導緻骨骼形成的速度遠遠小于骨丢失或骨破壞的速度,這就是導緻老年人骨質疏松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所在。

而骨質疏松不光會引起老年人骨骼疼痛,甚至極易導緻老年人發生骨折。要知道,對于老年群體來說,骨折與肺部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症是有緊密關系的。是以,預防骨質疏松對老年人來說至關重要。

3.各種慢性病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在增長到一定年齡段之後,是會慢慢開始下降的,其中包括整體的新陳代謝速度、體内的胰島素功能、血液循環速度、血管彈性以及甲狀腺功能等等。

加之有些老年人因味覺慢慢下降,而長期保持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甚至有些老年人多年來都有抽煙喝酒的不良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就會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慢性病的病發埋下誘因。

據相關資料顯示,單就2023年來說,大陸共有1.8億人患有各類慢性病,其中有1.6億人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并且據大陸在2021年曾進行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有75%的60歲以上群體患有一種慢性病,43%的老年群體患有2種及2種以上的共存慢性病。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是以,建議老年人保持飲食清淡、适當運動以及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以此來預防各種慢性病來襲。

畢竟雖說當下的醫學條件能夠延長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但像糖尿病這種代謝性慢性病,是不存在完全治愈的可能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大多都得靠長期服藥來控制和緩解相關症狀,這對于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會形成一定壓力的。

4.認知衰退

人體在進入老年階段之後,大腦神經元和神經遞質合成數量會随着年齡的增加而越來越少,而在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下,主導我們思想和行為的大腦功能也會慢慢衰減。

加之我們之前說過,老年人的全身血液循環流量和血管的彈性是會大大減弱的,如此一來,大腦所受到的血液供給也會逐漸不足,進而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支撐,加重大腦受損程度。而這兩種生理性變化是極易引起老年人認知衰退的。

我們這裡所說的認知衰退并不單純指老年人會出現記性變差,甚至是會加重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症、身體出現運動功能障礙、睡眠障礙以及抑郁症風險的。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是以,人在步入60歲之後,多多少少都要注意以上幾種問題的出現,以此來確定身體的健康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而國外曾針對老年人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研究分析,發現運動對于老年人是有多項好處存在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三、“人老”不用愁,研究顯示:保持運動對預防老年癡呆和慢性病都有效!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曾發表了一項由美國的科研團隊所進行的實驗:

研究人員選取了160名平均年齡為65歲的,均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有認知衰退但未達到癡呆程度的老年人,作為參與者,并将其分為了每周鍛煉3次,每次45分鐘的有氧運動組;飲食由水果蔬菜、豆制品、谷物和瘦肉構成的DASH飲食模式組;有氧運動+DASH組以及沒有任何運動和飲食幹預的健康教育組。

在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觀察之後,研究人員對受試者進行了全面檢查,最終發現:

• 相比于健康教育組來說,有氧運動組的老年人在大腦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有氧運動+DASH組的思維能力提高程度則更為明顯。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而在讓受試老年人進行了思維測試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參與了有氧運動的老年人,他們的大腦相當于年輕了9歲。

除此之外,《JAMA》雜志也曾刊登過一項相關研究:研究人員選取了高達27萬名年齡範圍在59-82歲的老年人進行分析,在對其跑步、遊泳、打球等有氧運動習慣進行統計之後,将他們的身體情況也進行了仔細檢測和分析。

最終結果顯示:

• 相比于從不運動的老年人來說,有跑步、打球等有氧運動習慣的老年群體,全因死亡率下降了15%-16%。

即便是活動量很少的老年人,他們的全因死亡率都已經下降了5%。其中,保持有氧運動的老年群體,患心腦血管慢性病以及癌症的風險分别下降了27%和19%。

是以,就從以上兩項研究來看,建議老年人放棄“坐着不動”的生活習慣,保持運動才是預防慢性病和認知衰退的重要方式。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醫生小貼士

總之,就2023年的老人最新年齡标準來看,步入60歲的群體就已經算得上是老年人了。可即便身體已經進入了衰退階段,但并不意味着老年人無法“逆轉”自己的健康狀态。

建議老年人多吃水果蔬菜,這類食物中不僅富含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并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葉綠素和葉黃素等營養元素,有助于老年人提高身體的免疫力,緩解體内營養元素缺失的問題。

并且據相關研究顯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入水果蔬菜,是能夠有效避免高達16種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病發可能的。此外,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後都有着長時間看電視來消磨時間的習慣,但這樣的習慣對于大腦的健康是會造成很大威脅的。

美國此前已經有研究證明,長時間看電視會使老年人的癡呆風險增加19%。是以,建議大家在步入老年階段之後,注重身體運動和科學飲食,當然了,老年群體還要保持積極的心态,畢竟好心态也是延緩衰老的一大關鍵因素。

2023年"老人年齡标準"公布,過了這個年紀,再不承認也算老年人了

參考文獻

[1] 認知障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神經認知:一項随機試驗 . 美國神經病學雜志學會

[2] 休閑時間體力活動類型與老年人全因心血管和癌症死亡風險的關系 . 美國醫學會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