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兒童流感病程較長?與患病人員同住如何防護?一文解讀

作者:南方+用戶端

國家衛生健康委今日召開新聞釋出會,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直播回顧>>)在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近日,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和強寒潮天氣,氣溫驟降可能誘發呼吸和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加重慢性基礎性疾病,也可能造成凍傷,要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頭部和胸腹部保暖。

為何兒童流感病程較長?與患病人員同住如何防護?一文解讀

據米鋒介紹,近期,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總診療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各地級醫療資源持續增加相關門急診和住院床位,二級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效發揮了分流作用。據監測,基層發熱門診和診室接診量約占全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急診室接診量的44%,有效适應了患者的就醫需求。

米鋒表示,要持續加強呼吸道疾病診療情況監測和形勢研判,強化醫療資源統籌調配,優化院内服務流程,暢通上下轉診管道。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進網際網路+服務,保障群衆診療需求。患者就醫體檢要科學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要繼續加強疫苗接種,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據介紹,近日,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和強寒潮天氣,國家疾控局釋出了寒潮公衆健康防護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向各地發出通知,要求切實做好雨雪寒潮天氣醫療衛生和應急處置工作,要求做好醫療機構防寒保暖措施,確定寒冰天氣下人員安全,裝置設施正常運作。針對寒冷天氣下骨折、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發病要充實相關門急診力量,同時強化值班值守,做好突發事件的醫療應急準備。

“氣溫驟降可能誘發呼吸和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加重慢性基礎性疾病,也可能造成凍傷,要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頭部和胸腹部保暖。”米鋒表示,外出時注意防滑、防跌倒,避免長時間在戶外停留。寒冷天氣要格外關注呼吸道病原體感染,嬰幼兒、兒童、孕婦、老年人減少外出均衡營養,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如出現加重症狀,及時用藥就醫,戶外作業人員如出現緊急情況要停止作業,盡快進入溫暖場所。

廣州婦幼詳解為何兒童病程較長

最近兒童流感有所增多,可以服用藥物來預防嗎?為何部分兒童病程較長?釋出會上,廣東省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盧根介紹,預防流感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就是接種流感疫苗,國内外大量的研究實踐已經證明了,可以顯著降低嚴重并發症的風險,是以建議兒童接種流感疫苗。

而針對家長反映的兒童感染後病程長的問題,盧根表示,這要看具體的情況。如果是流感這樣的多層級感染,大多數的症狀會到3~5天消失,一周内進行恢複;如果是支原體感染,大部分還是一個自限性的層級,引起肺炎的絕大多數是輕症,隻有極少數可以發展為重症。

“無論是重症還是輕症,經過規範的治療以後,預後一般是非常良好的,不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盧根表示,支原體感染病程相對比較長,一般是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目前還有一些小孩感染了流感、支原體、腺病毒或者合胞病毒,出現疊加感染,也是造成目前感染病程延長的原因。

中疾控:與呼吸道病家庭成員同住時,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

如果家庭成員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家中是否需要消毒處理?如何避免同住成員感染?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研究員常昭瑞表示,如果家人感染了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建議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是病人應佩戴口罩,盡量避免與家庭内其他成員密切接觸,以及共用餐飲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如果條件允許,病人可居住在相對獨立的空間,病人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要用紙巾或者肘部的衣物遮擋,用過的紙巾等垃圾要存放于垃圾袋中并及時處理,避免他人接觸。同時要做好手衛生,特别是在擤鼻涕或者清理污染物後,要及時洗手。

二是保持家中環境和物品清潔,如果明确污染或者必要時,可進行消毒處理。如果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感染了物體表面,應先用紙巾、幹巾等可吸附材料對其清潔去污,再對被污染表面進行消毒,并及時洗手。使用過的清潔物品要及時處理,對于耐腐蝕的物體表面要選擇含氯消毒劑或者其他有效方法進行消毒處理。如果對不耐腐蝕的這種物體表面,選擇其他有效消毒方法進行消毒處理。對手機、鑰匙等日常接觸頻繁的小件物品,可以采用酒精擦試消毒,對餐飲具要首選進行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時要全部浸沒,并且沸騰以後開始計時,煮沸時間不少于15分鐘。使用消毒劑時應嚴格按照産品說明書進行,同時做好個人防護。

三是對家庭内其他家庭成員如果外出回家後,在家居家時,都要加強手衛生。如果手部有明确肉眼可見的污染物時,要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如果沒有肉眼可見的污染物時,可用手消進行雙手揉搓進行清潔消毒。

四是加強室内通風換氣,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流通。冬季室内外溫差較大,要注意避免因開窗通風引起的着涼感冒。

廣州市婦幼保健院發熱門診增至24個,增加号源400-500個

在12月1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廣東省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盧根介紹了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在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季節采取的主要措施。盧根表示,我們加大了人力投入度,加強了發熱門診的整治效能。例如,兒科門診由平時的24人增至36人,增幅達50%。每天的号源增加400-500個,增幅達31%。

“在晚上和周末,我們增加了人員和診室,滿足了兒童就診需求。在發熱門診當中,我們把平時的12個發熱門診增至高峰期的24個發熱門診,12月上旬我們發熱門診接診量達到22600餘人,日均接診2266人次,比10月份增長了27.2%。”盧根說。

盧根介紹,我院增設了診前開單服務,即患兒來醫院以前,經過預檢分診後,由專職醫務人員根據相關診療流程,開具相關的比如血正常等檢查單,拿到檢查單之後,可以傳回醫生就診,這樣可以縮短患兒的候診時間。

醫院還加強了藥品、資訊化和後勤保障。盧根介紹,增加了放射、檢驗、藥房和收費等服務人員,縮短檢測和檢查時間,直接縮短了患者的整個就診時間。“同時,我們對一些恢複比較好的,而且需要複診的患兒,我們會引導到醫院的網際網路去線上就診。這個時期和10月份相比,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就診人數增加了約70%左右。”

“醫院把能收呼吸病的包括内科的綜合病房、急診的綜合病房、呼吸病房、感染病房進行統一協調,把之前能夠收呼吸道疾病相關病床由以前的265張增至320張,增幅達20.7%。同時,醫院通過各種管道推送相關的健康教育資訊,推送相關疾病的預防診治知識,這樣使我們的家長和患兒科學地面對疾病。”盧根說。

大陸新冠病毒感染處于較低流行水準,且BA.2.86占比較低

近期新冠病毒JN.1變異株在多個國家增長迅速,目前大陸傳播情況如何?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JN.1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BA.2.86變異株的第二代亞分支。目前大陸新冠病毒感染處于較低的流行水準,且BA.2.86占比比較低。

常昭瑞介紹,進入11月份以來,JN.1在全球流行的病毒中的占比速度明顯加快,并成為部分國家的優勢流行毒株。世界衛生組織于11月21日将BA.2.86變異株從“需要監測的變異株”(VUM)更新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VOI)。

常昭瑞介紹,監測結果顯示,BA.2.86在大陸報告本土病例中占比非常低,但是在輸入的病例占比自10月份以來增加。專家研判認為,目前大陸新冠病毒感染處于較低的流行水準,且BA.2.86占比比較低。

她還表示,迄今為止,大陸在呼吸道疾病病原體的監測方面沒有發現未知的新病毒和細菌。

中疾控:單個口罩使用時間累計不超過8個小時

佩戴口罩是防護的有效方式,那麼口罩大概多久需要換一次?在新聞釋出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研究員常昭瑞表示,醫生的口罩要專人專用,一次性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建議單個口罩使用時間累計不超過8個小時,對于職業暴露人員的口罩使用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N95等防護口罩在更換頻率方面沒有特别差別。

“前往醫療機構就診或者陪診陪護的時候,如果近距離接觸了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的時候,并及時更換口罩。”常昭瑞表示,口罩被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及鼻腔的分泌物或其他體液污染以後,要立即進行更換。另外,當口罩出現了髒污、變形、損壞以及有異味的時候,也要及時更換。

在口罩的選擇方面,常昭瑞表示,棉質的口罩不能有效地阻擋呼吸道飛沫或氣溶膠對病原體的傳播,建議公衆在選擇口罩的時候,要根據指引結合自身健康的實際,以及所處環境感染的風險大小,以及醫務人員的指導,來科學地選擇口罩。

“另外還要注意,為了保暖或者是預防感染,而佩戴多的口罩也是不可取的。”常昭瑞表示,由于佩戴多個口罩不僅起不到增加防護效果的作用,反而會增加呼吸阻力,可能破壞口罩的閉合性。

國家衛健委:延長婦幼保健機構門診時間、增加号源,最大限度滿足兒童就醫需求

在12月17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副司長沈海屏表示,保健機構在保障兒童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全國三級婦幼保健院中98%設定了兒科,二級婦幼保健院中91%設定了兒科,各級婦幼保健院兒科持有床位數6.78萬張。近期,随着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國家衛健康委推進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擴能增效、全力保障擴充兒科服務資源。

沈海屏表示,近期,指導婦幼保健機構加強人員調配,兒科醫生全員上場接診,兒童保健科、内科等相關科室抽調具備資質的人員,兒科門診應開盡開。在就診高峰期,通過延長門診時間、增加門診号源、加開診室和診療區域、開設夜間門診和周末門診,最大限度滿足兒童就醫需求。

在優化空間布局和就診流程方面,沈海屏介紹,指導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優化門急診布局,減少患兒和家長在院内的交叉流動,減少交叉感染。推廣診前檢查檢驗服務,優化診療流程,縮短等候時間,暢通急危重症的救濟綠色通道,逐漸實作患兒就診分級、分層分流。

除此以外,還推進“網際網路+”指導。沈海屏表示,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推進網際網路醫院建設,通過網上問診、複診、線上開具處方、線下物流配送藥品到家的方式,減輕線下就診的壓力。推進兒童智慧醫療服務,采取分時段預約、線上查詢檢驗結果等方式,引導錯峰就診,提高診療效率,提升就醫體驗。

“我們對北京等9個大城市服務情況監測顯示,婦幼保健機構兒科呼吸道疾病每日的平均門急診量從9月的3.1萬人次增長到了12月中旬的4.7萬人次,增長52%,保健機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沈海屏說。

【采寫】南方+記者 段江含

【後方關聯】南方+記者 趙曉娜

【作者】 段江含;趙曉娜

國是瞭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