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500字解析|普通人成為個人IP的發展曆程

作者:破局者Breaker

#頭條創作挑戰賽#

2500字解析|普通人成為個人IP的發展曆程

我是屬于那種理性看待個人IP的人,卻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個人IP魔怔人。

第一種是教我做個人IP的,第二種則是問我怎麼做個人IP的。

是以我打算把這個話題再拿出來詳細地說一下。

此前我曾寫過「2年自由職業複盤:普通人如何打造個人IP」

整篇文章是圍繞「怎麼做個人IP」展開的。主要涉及到明确标簽賽道、建立發聲管道、持續積累粉絲、打造變現方式四個方面。

而今天,我們要探讨的是個人IP是如何成長起來的,中間需要經曆哪些事情。

那什麼是個人IP?

這裡不扯一些有的沒的概念,我們就談談最樸素的認知:

在多數人眼裡一個人如果能夠号召很多人聚集起來産生行動,并且通過這樣的影響力持續賺錢,我們就會說這個人是一個個人IP。

這裡就有兩個關鍵點:名氣大粉絲多有影響力,能夠穩定持續賺錢。

這時候有人就會問:是不是有些影響力,有粉絲,有付費使用者就是個人IP了嗎?你可以回想一下,你朋友圈裡有多少個xx操盤手、xx教練、xx顧問、xx咨詢師了。

如果你沒有對他們付費?你對他們還有啥印象嗎?

這裡其實漏掉了一個關鍵點:

那就是當别人想要解決某個領域的問題時,你是他認知裡的第一解決方案。

這裡我們總結一下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個人IP,可以看以下三點:

1.你能夠持續穩定的吸引粉絲關注

2.你有持續被使用者消費的産品/服務

3.你是使用者心中相關領域的第一解決方案

了解個人IP構成之後,接下來我們再展開說說成長為個人IP的曆程。

這裡我們從四個階段展開,分别是标簽顯現,擴大影響,打通變現,成為個人IP。

01

标簽顯現

标簽是如何顯現的?

“和你聊天真是愉快,你是一個擅長傾聽的人”

“你這人三觀特别正,和你相處特别舒服”

“你做的ppt都特别清晰,邏輯性極強”

“我每次做個策劃都想破腦袋,你一下子就能理清楚重點,快速拿結果,怎麼像你一樣厲害?”

“你營運的社群好活躍,和别人的不一樣”

這些是我們在生活中能聽到的對話,裡面有一些是主觀感受,一些是基于事實對比。感受的部分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内标簽,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性格特征,三觀等。事實對比方面則是一個人的外标簽,用于描述一個人的過人之處。

外标簽決定了别人是否跟随你,内标簽則決定了跟随多久。

具體如何了解?

如果你在職場裡遇到這樣一個前輩,他擅長各種工具,解決問題又快又好,你想不想向他學習?

如果這個人又是一個特别無私分享,三觀正的人,你願不願意和他長期待在一塊?

答案一定是想的。

相反,如果這個人僅僅隻是厲害,但是又是那種性格糟糕的人,你可能就隻是敬而遠之了。

是以,核心穩定,外在凸顯,是普通人做個人IP的基礎條件。

02

擴大影響

當你整理出了标簽之後,剩下的就是圍繞你的标簽去做内容,去向想要跟随你的人施加影響力。

這時,可能就有人問了,普通人哪裡有什麼影響力?

在說這話的時候,多數人是把他當作名詞來看的:

比如,粉絲數的多少、傳播資料的高低、平台的背書。

但對于普通人來說,我的建議是把它當作動詞來看,也就主動地去施加影響力。

當你在職場裡,上司是不是更喜歡聽聽你的建議?同僚遇到問題時是不是經常向你請教?

當你在某個群,你輸出的内容的時候,是不是更多人誇贊你,認可你?

你發朋友圈時,是不是更容易獲得點贊?

小到朋友圈三五人,多到一個群裡,你會發現原來你講話還是有一點分量的,大家都愛聽。

這個就是影響力的展現。

當你被問的次數多了,請教你的人也多了,你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擠占。

你發現有些問題是高度重複的,于是你索性就開始系統性的整了解決方案輸出一篇篇内容。

然後,你發現了這些解決方案不隻能解決眼前這些人的問題,還可能對其他人有幫助。

是以,你決定選擇一個平台,在上面進行内容輸出。當别人有問題的時候,你就把解決方案丢給他們。

慢慢關注的人多了,每天有不少人都在閱讀你的内容,你的一言一行開始影響着大部分人。

這時有進一步需求的人會問你,能不能向你付費獲得一些解決方案。

到這裡,我們就能看到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持續地耕耘,擴大自己影響力的。

在這個過程裡,我們可以看到,影響力的來源:

圍繞「标簽」打點,用「内容」與粉絲連線,選「管道」平台作為杠杆,最後結成「流量」網絡。

03

打通變現

由于你已經具備粉絲和流量了,這時候一些潛在的機會接踵而至,你大概會遇到這幾類人:找你打廣告的、找你做項目的、找你買課程的、找你做帶貨的......

其實對應着的就是四大變現模式:廣告變現、服務變現、知識變現、帶貨變現。

于是你開始盤點自己能做點什麼來變現

變現從何而來?分2種情況:

第一種:你不具備足夠的商業能力,是以隻能在資源導向的情況下做變現。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選擇廣告變現比較多,但一般容易存在幾個誤區:

1.粉絲量多不等于你能報價更高:我認識的人裡有粉絲數是我3-5倍的,但據我了解我能報的價格是對方的5-10倍,這背後是粉絲垂直度與粉絲品質。

2.單純的被動接受對方廣告報價:通常别人給個價格你覺得合适就草率接了,這中間其實是有一個讨價還價以及廣告定價方式的,需要一個博弈的過程。

第二種:你具備一定的商業能力,能夠搭建基礎的賺錢系統,完成基礎變現的閉環。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課程、訓練營、會員社群、帶貨等,需要你做到以下幾個關鍵:

1.流量矩陣:簡單了解就是在一定獲客成本内,篩選管道,源源不斷的擷取流量,并将他們添加到微信上。

2.轉化模型:根據流量來源,梳理使用者特征(如需求緊迫性、信任基礎及轉化驅動因素),設定對應的轉化sop。

3.營運體系:梳理使用者旅程,将新使用者&老使用者區分出來,對應的業務動作設計,沉澱相應的sop。

至此,你就已經初步能做到,通過一定的影響力賺錢了。

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xx操盤手、xx教練、xx顧問、xx咨詢師這樣的狀态。

不知你發現了嗎?基本上上面的賺錢類型基本都是to C,是屬于門檻低的生意。

隻要是門檻低的生意,特點就是底層搏殺,最後拼的就是執行力,最後容易焦慮且不賺錢。

至少我了解到的,能月入過萬就已經非常厲害了,但随着時間推移,能持續維持住這個收入甚至能再進一步的很少很少。

是以除了上述2種情況,還有第三種:

也就是當我有足夠的能力和條件向企業客戶傳遞時,必然會去做to B生意。

但生意這件事不是非此即彼,也可以兼而有之,就看自己如何選擇。

到這樣的狀态說明你已經算是一個KOL了,但距離個人IP,尚有一段距離。

04

成為個人IP

前面說過,真正算得上IP的還要再加上:你是使用者心中相關領域的第一解決方案

從本質來說其實就是卡位,再深入一點來說就是一提起這事情使用者就想到你。是以你要做到:

1.現象級爆款事件或者被領域知悉的代表作(事件、書、或者公域賬号)

2.獲得平台背書,在平台那能上榜單(平台背書以及你的公信力)

3.當搜尋相關領域詞的時候,能與你最大關聯(内容複利)

真正的IP是我在哪個平台出現,我的粉絲就能一眼認出我,并且跟随我。

而當别人與我合作時,他知道我背後代表着什麼關鍵詞,背後有一群怎樣的人,以及有什麼樣的資源,能幫他解決什麼問題。

個人IP的打造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非一日之功。不管能否成為個人IP,我們都要讓自己有個人品牌的意識,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