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副教授“跨欄”進北大,高校開放再引熱議

作者:魯網

随着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有關進出北大校門的文章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大學校園該不該開放話題近幾日再度稱為社會輿論熱議的話題。

副教授“跨欄”進北大,高校開放再引熱議

根據李植在知乎發表的文章介紹,北京大學現在進出校門要刷臉,但是他沒有授權學校使用他的人臉識别資訊,刷不了臉,進出學校需要門衛查驗工作證後放行。因為查驗工作證經常需要耗時十幾秒時間,他往往直接跨過閘機欄杆就進去了,門衛大都認識他,一般不會攔截。

但是最近一天入校時,保安在校園裡追了他半天,跑步沒追上又騎了自行車來追。最後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證結束。而在出校時,又被門衛攔住要求刷臉,否則不能出校,最後他又是跨欄出校。

根據李植在文章中的說法,北大校園出入要查證件始于2008年。在此之前,北大是可以随意進出的。他在文章中認為,“北大的這種門衛管理制度給師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時,北大東門的閘機前常常排起長隊。門口執勤的保安都很辛苦,但是這種嚴防死守的模式不适用于大學,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保安應當更關注校内公共場所,而不是站在門口。尤其是連出門也要管,毫無必要”。

據北京大學工學院網站提供的資訊介紹,李植目前是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副教授,并擔任流體力學學科點副主任。李植的本碩博都在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就讀,1999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曆任講師、副教授(2001年8月)。

評論|副教授“跨欄”進北大,大學校園開放為何一再引熱議

對于大學的開放,社會公衆的了解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大學允許校外人員,經過預約進校參觀;另一個層次是,大學打開校門,所有人員不需要檢查證件就可自由進入校園。北大副教授發文希望的開放,屬于後一個層次,雖然他有工作證,但他希望進校不要人臉識别、檢查身份證件。對此,有人支援,也有人反對。

支援者認為,大學校園就應該向社會公衆開放,進校門不要查身份證、工作證、學生證等證件。也就是說,要破除學校的圍牆。而反對者認為,這一想法過于理想,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完成教學任務,校外人員湧入校園,會擠占學校的教育資源,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還會帶來安全問題。一旦發生身份不明的校外人員進入校園,發生校園安全事故,社會輿論必定會要求學校加強進出校門管理,保障正常教學秩序與師生員工的安全。

大學如何向社會開放,沒有标準答案。這需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廣泛聽取師生及社群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制訂适合本校的開放方案,化解有關開放的争議。但前提是,大學要有向社會開放的意識,而開放到何種程度,要因校而異。

如果學校地處鬧市區,校舍資源本來就十分緊張,那麼,向社會開放可實行預約制度,這樣可控制進校人流,避免開放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而如果大學地處郊區,校園開闊,則可實施寬松的開放制度,社群居民不需要出示證件,自由進入校園——這就把校園作為公園,社群居民可自由享有大學的公共資源。

另外,大學的對外開放,還可更精細化。如國外的很多大學,沒有圍牆、大門,公衆可自由到大學校園裡,到校園草坪上曬太陽,到校園咖啡廳喝咖啡,校園也和社群融合在一起;但是,要進一步到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學生宿舍,卻是要經過門禁系統,刷學生證或工作證的。這就做到了既開放校園,又避免開放影響到師生的學習、工作與生活。進入校園的校外人員,進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是需要預約或聯系在校的師生的。這種根據學校所承擔的教學、科研功能進行不同層次的開放,也就保障了不同群體的利益,社群居民也了解大學的開放政策。

如果北大實施這樣的開放,也就不會出現副教授跨閘機欄杆進校園這樣的事。事實上,目前的大學校園裡,院系大樓、圖書館、實驗室等基本都已安裝門禁系統;而本校師生進校還要查驗身份,這令師生煩不勝煩,而且被質疑侵犯師生隐私,可能會導緻過度收集師生進校後的所有行蹤資訊。

是以,從根本上說,大學的開放,涉及學校的現代治理,學校應該提高現代治理能力,做好大學的開放以及開放後的管理、師生服務工作。不要讓這一話題一直受到社會熱議。

新聞延伸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自今年7月以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陸續打開大門,近4年後首次恢複校園參觀預約通道。其中,北京大學等高校沒有明确規定對外開放截止日期,而清華大學等高校則明确了固定的校園對外開放參觀時間段。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北京大學等高校“打開校門”主要是指開放參觀通道。

例如,根據北大此前釋出的公告明确,2023年7月8日,北京大學恢複校園預約參觀通道。一般情況下,寒暑假、法定節假日及雙休日期間,開放校園參觀。每日可預約時段為:09:00-11:00、14:00-16:00,且需于當日19:00前離校。個人和團隊預約均實行限額管理。參觀校園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式或掃描微信小程式碼進行實名預約。中國小和教育行政部門等預約團體入校,可提前與北大招生辦、院系或保衛部([email protected])溝通,按流程辦理。

對此,澎湃新聞此前曾緻電清華保衛處和北大保衛部了解到,清華每天開放4000個預約名額,約滿即止;北大保衛部未說明每天可預約名額,隻表示以預約平台每日放号為準,約滿即止。

與這些舉措相伴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開放預約的參觀票“秒光”且出現“黃牛”兜售現象。《中國科學報》今年7月就曾刊文指出,這些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高校該不該設定圍牆,以及大學該如何更好地開放?

文章透露,早在1993年,北京大學就推倒了南門外長達600米的圍牆,建起2.5萬平方米的商業街,由此成為國内最早拆圍牆的高校,但幾年後又因多種原因而“重建”。

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是“好的大學沒有圍牆”,認為大學之“大”在于“有容乃大”。

對此,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孫文文告訴《中國科學報》,好大學和有沒有圍牆并無任何必然聯系,圍牆本身沒有錯,也禁锢不了思想。如果把辦好大學和圍牆聯系起來,本身就是悖論。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永謀則認為,沒有圍牆的大學更能融入社會、更加包容,但并不意味着有圍牆的學校就不是好學校。中國主要的大學資源都是國家财政公共投入的,應該适當回報社會,比如校園綠地、運動場所等可以與社會共享,這些并不是一堵圍牆所能阻擋的。

“幾乎所有設圍牆的高校都認為,不設圍牆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學生安全難以保障。事實是,不設圍牆固然風險更大,但還沒到學生安全難以保障的程度。”劉永謀表示,既想沒圍牆又想要保障師生安全,這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實可以通過深入調查,結合本校實際施策,比如出台一些彈性的校園開放政策。

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的專家學者中,有不少人認為高校設定圍牆是有必要的,關鍵是要突破無形的牆,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型大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則表示,公辦高校的資源屬于全社會,理應向社會開放,讓社會公衆共享公共教育資源。但高校的首要任務是辦學,培養人才。校園開放的前提是不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為此,高校是否向社會開放、怎麼開放,應充分聽取全校師生和社群居民的意見,作出科學、民主決策。

央視網在今年11月30日也關注了高校恢複向公衆開放這一話題:為什麼大學應該向公衆開放?怎樣開放大學校園更合适?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胡娟教授表示,公立大學的校園是公共資産,是一種社會性資源。大學校園的開放是符合公共資源利用原則的,是高等學校應承擔的一項義務和責任。開放大學校園應該注意教學科研秩序、校園安全和高校的實際情況,通過精細化的管理來做好校園開放。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周詳副教授認為,現代大學的功能包含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項,社會服務本身就是大學的重要功能之一。開放大學校園一定是有序、科學地開放,應當在校園承受能力範圍之内進行,同時也應以保障師生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秩序為前提條件。

《光明日報》在今年12月5日刊文《期待更多高校回歸“我家大門常打開”》認為,應當說,開放的大學校園,才能回歸大學的本義。大學之大,就在于它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打開校門,既是實體意義上的擴大,也是抽象意義上的擴大:和城市融為一體,消除與社會之間的邊界。放眼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是可以進入參觀的,校園和社會之間的界限并沒有那麼明顯。

文章認為,一所大學适不适合開放,開放之後利弊如何,不僅是大學自己的事情,也和其所在城市有關。諸如治安問題、文明素養問題、資源的共享與擠兌問題,都需要大學所在城市管理部門協調解決,也需要市民的支援和配合。

《光明日報》文章指出,但無論如何,更加開放的高校是大勢所趨,也應該蔚然成風。一些尚未真正打開大門的高校,不能停留在封閉管理的舒适區,這在本質上還是“不做就不會出錯”的思維。為了更好的大學、更好的教育,期待更多高校回歸“我家大門常打開”。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