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銀花的趣聞傳說

作者:資深媒體人journalist

筆者對中草藥趣聞傳說研究頗深,曾編寫《百味中草藥名稱趣話》一書,現利用《今日頭條》平台,将這百味中草藥趣聞傳說,重新整理逐藥貢獻給大家:

一、趣聞

 相傳在丁香河邊有一對孿生姐妹,大的叫金花,小的叫銀花。一天見人追一個遍體鱗傷的瘦弱女子,就奮力解救。可是女子傷勢過重,周身紅斑發熱。金花為尋求一仙草而遇難,銀花接着尋找到此草,好康複,但銀花也因過勞而死。被救女子在這對姐妹墳墓前種此草以表示念慰。每到夏天先白後黃,交相輝映,人們稱此花為金銀花。因金與銀皆寶,故又名二寶花。

  民間情歌雲:

  天地氤氲夏日長,金銀二寶結鴛鴦。山盟不以風霜改,處處同心歲歲香。

  是以又有“鴛鴦蛤”之稱。入冬老葉枯落,葉腋再簇生新葉,經冬不凋,故又有“忍冬”之雅号。

  蔡淳《金銀花》雲:

  金銀賺盡世人忙,花發金銀滿架香。蜂蝶紛紛成隊過,始知物态也炎涼。

忍冬解毒和尚救,陳氏擅用銀花秀。瘡傷舍此無二品,止痛去膿起陷速。清熱解毒益脾胃,通脈溶栓氣生優。必須服用大劑量,杯水車薪病更愁。先白後黃白黃存,氣味清香甘潤口。沂蒙邑密均著名,簡便賤宜良藥流。

  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載:宋徽宗年間,蔡京、高俅專權,刀兵、禍患、天災皆至。蘇州太平山白雲寺的和尚靠挖野菜度日,山上蘑菇肥大鮮豔,質厚光滑,采回煮食,不久腹痛流痰,惡吐昏死。陽春三月,百草繁茵,其中一和尚想起豫章和尚雲遊用鴛鴦治毒瘡一事,即使不能解蘑菇毒,也可一試。他便上山采回鴛鴦給中毒者煮而食之,結果食者得救,怕苦澀而不食者一命嗚呼。南宋文學家洪邁(1123~1203年)的《夷堅志》記載:“中野菌者,急采鴛鴦草啖之,即今忍冬也。”忍冬、鴛鴦草即金銀花。

  相傳,孫思邈一日看病歸來,見兩姐妹曬藥,便讨茶喝。孫思邈一口氣喝完,隻覺甘冽甜美,熱清神爽,便問其花何名。告之日:“這種花初開如銀,久則如金,故名金銀花。”孫悟到其藥性,在後來不少方劑中以此花為主藥。

  清代陳士铎《洞天奧旨》說:“瘡病一門,舍此味無二品也。”主張“消火熱之毒必用金銀花,”每每疾呼“若能多用,何不可奪命以須臾,起死于頃刻哉”,“誠以金銀花少用則力單,多用則力厚而功巨也”。陳氏經驗,瘡瘍起時必得金銀花可止痛,瘡瘍潰膿必得金銀花可去膿。瘡瘍收口時必得金銀花,可起陷。瘡瘍必重用,恒用二兩,一般半斤至十二兩。

  《本草正》曰:“金銀花善于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疱癬、楊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藥。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潰。但性緩,用須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搗汁攙酒炖飲,或研爛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氣分諸毒,用一兩許時,常煎服,極效。”

  《外科精要》雲:金銀花“治癰疽發背,不論何處,皆有奇效”。

金銀花又名銀花、雙花、忍冬花、鹭鸶花、二寶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花初開時為白色,後變黃色,故名金銀花。金銀花對多種緻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被稱為中藥裡的廣譜抗生素,清熱解毒之首。關于金銀花的來曆,有一段感人肺腑的傳說。

傳說一:據說很久以前有個村子裡,住着一對老年夫婦,開個小藥鋪,日子倒也過得去。老兩口有個獨生女兒,心靈手巧、眉清目秀。姑娘愛戴金色和銀色的花朵,人們便順口兒叫她“金銀花姑娘”。

金銀花姑娘長到十六歲的時候,能做一手好針線,還學會了診病配藥。有一年鬧瘟疫,得病的人上嘔下瀉,吃藥也沒用,不到一天,就會死去。于是大家都心神不定,十分擔憂。金銀花姑娘見了,晝吃不香,夜睡不着,對他爹說:“救災治病是我們的本分,還是想辦法救百姓吧。”她爹聽了,便寫了很多紅紙招貼:“我家專治瘟疫,貧困者送診給藥。”大街小巷,到處貼滿了招貼。

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揚開了。三鄉五裡外的人都來診病讨藥,店堂擠得滿滿的。金銀花姑娘不分白天黑夜地給人們診病配藥;不到半月,所有得病的人都好了。從此,金銀花姑娘的名字,也傳得遠近都聞名了。

不久,有個大戶知道了金銀花姑娘,便托人給傻瓜兒子說親。

金銀花姑娘不願意,她想嫁個情投意合有本事的小夥子。可是,窮人家哪能擰得過大戶家,金銀花姑娘還是被迫嫁到他家去了。

金銀花姑娘出嫁後,終日啼哭,飯不吃,茶不喝,身體一天天地瘦了。這事被一個壞蛋知道了,心裡就打了壞主意,想勾引金銀花姑娘。壞蛋找着姑娘的傻小子丈夫,說:“你媳婦得了一種疾病,我家裡有一祖傳秘方,隻要她一看,連藥都不吃就會好的!”傻小子拿着秘方高高興興地回家,交給金銀花姑娘。姑娘一看,越加哭得厲害。原來藥方上畫了一大堆牛屎,牛屎上插了一把金銀花,旁邊又寫着: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可惜金銀花,落到傻瓜家。

金銀花姑娘越哭越傷心,從天黑一直哭到天亮,第二天就悄悄地回了娘家。壞蛋仗着自己父親是縣官,有錢有勢,橫行霸道。他知道金銀花姑娘回家,便派人在半路等着。待姑娘到時,強拉硬扯地把姑娘拉上轎去,叫人擡起直往家裡奔。金銀花姑娘啼啼哭哭,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一到壞蛋家,隻見壞蛋彎着腰,嬉皮笑臉地來拉她。金銀花姑娘氣極了,“啪啪”兩個嘴巴,又“呸”地吐了一口,然後一頭撞在石柱上死了。消息傳遍了全村,人們為了報答金銀花姑娘給大家治病的恩情,将姑娘埋在風景最好的地方。不久,在她的墳上長出許多金黃色和銀白色的花朵,鮮豔秀麗,清香撲鼻,人們都說是金銀花姑娘變的。大家鋤草,澆水,并給它取了個名兒叫做”金銀花”。

第二年,村子裡很多人害了眼病,男的不能下地,女的不能推磨。有一夜,人們夢見了金銀花姑娘,她對大家說:“大叔大嬸聽得清,金銀花能治百病;大叔大

嬸聽得清,金銀花能治眼病。”

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金銀花當成藥材。夏天小孩子喝了用它熬的水,就不生疖子,不生痱子。害眼病的用金銀花熬的水洗一兩遍就好了。

傳說二:古時候一個小山村裡,有一對善良的夫妻,妻子懷了雙胞胎,生下一對可愛的女兒,一個叫金花,一個叫銀花。她倆長得如花似玉,聰明伶俐,父母疼愛,鄉親鄰居們也非常喜歡這對活潑可愛的姐妹。

轉眼間,兩姐妹都到十八歲了,求親的人絡驿不絕,踏破門檻。可姐妹倆誰也不願出嫁,生怕從此分離。她倆私下發誓:“生願同床,死願同葬!”父母也拿她倆沒辦法。

誰知好景不長,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這病來勢又兇又急,渾身發熱,起紅斑,卧床不起。請來醫生給她看了病,醫生驚歎地說:“哎呀!這是熱毒症,無藥可醫,隻好等死了!”

銀花聽說姐姐的病沒法治,整天守着姐姐,哭得死去活來。金花對銀花說:“離開我遠一點吧,這病傳染人。”銀花說:“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還怕什麼傳染人不傳染人呢?”金花說:“我活不成了,妹妹還得活呀!” 銀花說:“姐姐怎麼忘啦?咱們有誓在先: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個好歹,我絕不一個人活着。”

沒過幾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銀花也卧床不起了。她倆對爹媽說:“我們死後,要變成專門治熱毒病的草藥。不能讓得這種病的人再像我們似的等死了。”她倆死後,鄉親們幫着其父母,把她倆葬在一個墳裡。

第二年春,百草發芽。可這座姊妹墳上,什麼草也不長,單單生出一棵綠葉的小藤。三年過去,這小藤長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開花時,先白後黃,黃白相間。人們都很驚奇,便認為金黃色的就是金花,那銀白色的就是銀花,并想起兩姐妹臨終前的話,就采花入藥,用來治熱毒症,果然見效。從那以後,人們就把這種藤上的花稱為“金銀花”。

傳說三:金銀花的傳說故事,講述了一段美麗而動人的愛情故事。古代,有一對恩愛的男女,男子叫銀花,女子叫金銀。銀花的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把金銀趕出家門。兩人一起漂泊,金銀在路上生下了孩子。銀花和金銀因為饑荒而分開,金銀帶着孩子生活,銀花則在戰亂中死去。多年後,金銀帶着孩子回到家鄉,發現銀花已經死去,最終,金銀和孩子一起,将金銀花的故事傳揚到了全國各地,由于金銀母子不懈努力,金銀花的故事依然被傳頌至今。

傳說四: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氣。後經一小村寨,見村民面黃肌瘦,諸葛亮頓起恻隐之心,發放軍糧施救。村民們十分感謝,一土著白發老人得知許多蜀兵患了“熱毒病”時,便叫來自己的一對孿生孫女兒:“金花、銀花,你們去采幾筐仙藥來為蜀軍解難。然而三天後,姐妹仍未歸來。人們多方尋找,在一處山崖,隻見兩隻藥筐中已采滿了草藥,筐邊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軍将士吃了草藥得救了,而金花、銀花卻為此獻出了生命,為了紀念她們,人們就把這種草藥開的花叫做“金銀花”。

傳說五:還有個關于金銀花的傳說,神州大地一個叫黃池(今封丘縣)的地方,居住着一位懸壺濟世的姓黃的神醫。他生養了一對如花似玉的雙胞胎女兒,姐姐叫小金花,妹妹叫小銀花,這一家人樂善好施,深受當地人們的愛戴。一天村上突發一場可怕的瘟疫,并在全村蔓延,小姐妹見村民飲了自己父親花了數日心血配成的解毒湯仍不能化解這毒瘟,眼睜睜被這疫病痛苦的折磨數天後死去,更是心疼父親天天心急如焚愁白頭的樣子,便背着爹爹到青龍鎮(注:今封丘縣黃德鎮蔣西村)的藥神廟前叩拜,發誓願姐妹同心化作良藥來解這惡疾,藥神仙為其姐妹誠心打動,便應允了她們的請求,把她們化作了株同蒂并開花的植物,黃神醫夜間夢見一仙翁要他到藥神廟前采仙草救民,第二天一早便到廟前采摘自己孩子化成的花茶,回到家裡,按神仙的指引煮成茶分給鄉親們喝,果真藥到病除。

後來鄉親們得知救命的藥茶是小金花小銀花姐妹兩個用自己性命換來的時候,紛紛到藥神廟謝拜,為紀念這對善良的小姐妹的救命之恩,把那株仙藥樹叫金銀花,又稱:“二花”。為銘記這黃家濟民救世的恩德把自己居住的村落更名為黃德村,就是現在河南省封丘縣的黃德鎮。至今,黃德鎮的人們仍為紀念這小姐妹每年舉辦熱鬧的廟會來感謝金銀花姐妹的功德。傳說玉皇大帝得知此義舉,甚為這對小姐妹感動,就封小姐妹為金銀花仙子,伴随藥仙永久守護着那片她們熱愛的家鄉,如今,黃德鎮的鄉親早把金銀花茶推介到九州和海外,把這神奇的珍貴花茶和這段美好的傳奇故事讓更多的人分享。于是,就有了“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間銀蕊,蒼翠自成簇”的詩詞。

傳說六:很久以前,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裡有一對雙胞胎女孩,大的那個孩子叫“金花”,小的是“銀花”。 有一年,村子裡流行起一種不知名的怪病。患病者的症狀表現為高燒不退,渾身起紅斑或丘疹,病後不久就命喪黃泉。村裡的郎中都束手無策,眼看全村人就隻好等死了。在這危急關頭,金花銀花主動要求離鄉去外面為鄉親們尋醫求藥。姐妹倆走遍千山萬水,經曆千辛萬苦,訪遍中原名醫,但都無所獲。一日,姐妹倆在華山的一座古寺院借宿。院中一老和尚問了她們的情況後,告訴她們一個老郎中的所在地。姐妹倆立即前往當地,隻看見一位老者正在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農看病。姐妹倆上前說明緣由。老郎中說道:“你們的鄉親患的是熱毒症……”然後,他指着一屋子等着看病的農人對姐妹倆說:“我需要為這些病人看病,無法跟你們同去。不過,可以告訴你們治病的方法,你們到丘陵、山谷以及樹林邊去采集一種藥材,它的花兒成對生于葉腋,初開時為白色,後來就變成黃色或是黃白相加,嚴冬也不會凋零,将它拿來煎藥就能治好這種病。”姐妹倆聽罷,謝别老郎中之後就馬上去采集這種草藥,不久便滿載而歸。姐妹倆用采來的草藥煎成湯給鄉親們服用。鄉親們服藥後都很快痊愈了。此後鄉親們便把那種草藥叫做“金花銀花”來紀念姐妹倆的功績。後來,就漸漸地簡稱為“金銀花”了。

金銀花傳說七:相傳在很久以前,栾川一帶暴發瘟疫,因得不到及時治療,死者不計其數。當地有個财主認為這是發财的機會,便雇用了幾名藥工,開了個藥房,擡高藥價,牟取暴利,害得老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一日,不知從何處來了兩個孿生姐妹,長得天仙一般。姐姐金花,發髻上别一支亮閃閃的金簪;妹妹銀花,發髻上别一支亮閃閃的銀簪。不知誰幫的忙,一夜間就在山坡上建起了一座小竹樓和一道籬笆小院,院裡還長着青枝綠蔓的花草。鄉親們都驚奇地圍在院外觀看,姐妹倆忙招呼大家進去,并說她們剛從外地遷來,以醫為生。鄉親們無比歡欣,忙扶老攜幼前來就診。說來也怪,那些捂着肚子來的人,經姐妹倆銀針一紮,疼痛立止,再服些院中鮮花熬成的湯液,病竟全好了,一時間姐妹倆的名聲遠揚,就診者絡繹不絕。财主因藥房門前日漸冷落,氣得暴跳如雷,便帶着一幫人上山,火燒竹樓。一時間,竹樓裡卷出團團濃霧,遮得天昏地暗,等煙消霧散時,竹樓上姐妹倆已蹤影全無,隻有那些花草還在争奇鬥豔。藤蔓上開着金銀二色的喇叭花,頗似金花、銀花頭上的簪子。财主氣得七竅生煙,令人将花草全部拔掉用刀剁了。這時,突然刮起了大風,那風将零碎的花草枝蔓抛向高空,又撒向大地各處。緊接着,雷電交加,大雨如注,直澆得财主及随從們抱頭鼠竄。這些花草就是忍冬藤,它落地生根,不多日便爬滿山岡、大地,并先後開出由白變黃的花來。人們都說那就是金花、銀花的化身,于是取名為“金銀花”。

金銀花傳說八:很久很久以前,有位采藥的姑娘叫金銀,她既善良又漂亮,一心為當地貧苦的老百姓治病,從不收一文錢。有一次,她上山采藥,碰上了一位老神仙。老神仙給她變幻了許多黃金和白銀,對她說:“把這些錢拿去買藥給窮人治病吧!”這件事很快被财主知道了,于是财主帶着一幫人,去搶金銀姑娘的黃金和白銀。金銀姑娘帶着東西連夜逃跑,财主也緊追着來了,眼看就要被财主抓住了。金銀姑娘想:“我就是死,也不能把錢讓财主拿走。”就抱着東西跳下了山谷裡。不久,在這片貧脊的土地上和石縫便生長了一簇簇褐色的藤,上面長着綠色橢圓形的葉子,藤上開滿了白色或黃色的小花。每到四五月間,這種花便發出一股泌人心脾的香味。人們為了紀念金銀姑娘,便将這花取名為“金銀花”。

金銀花傳說九:話說古時候有一個村子,村子裡有個叫金哥的小夥子,還有個叫銀妹的小姑娘。他們倆用現在的話說,一個帥,一個是漂亮,一個是男神,一個是女神。村子裡的人都感覺他們倆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都高興地為他們倆祝福,都希望他們倆早日結婚辦喜事。可是,誰知一場瘟疫卻悄悄地來到村莊。村子裡的大人小孩都病倒了,隻有金哥和銀妹沒有病。他們倆暗暗發誓,一定要把村裡人的病治好。他倆一起爬山,一起采藥,熬藥給村子裡的人喝,可是村裡人一直都沒好。這天,他們就問村裡年紀最大的白胡子老爺爺:“到哪裡采藥能治好這瘟疫啊?”白胡子老爺爺說:“這向南五百裡有個百藥嶺,在五百丈高的地方有個老仙翁,您們去問他吧。”

  金哥和銀妹就出發了,他們倆爬山涉水,走了好久才來到百藥嶺。百藥嶺是一個好地方,許多花兒都在開放。在金哥和銀妹正發愁哪裡去找仙翁的時候,一個鶴發童顔的老仙翁出來了。他遞給金哥一粒黃色的種子,又遞給銀妹一粒白色的種子:“我給你們這兩粒種子,你們回家用水一泡就發芽開花,你們用這花泡水喝,你們爹媽瘟疫就會好。

  金哥銀妹着急地問:“那村子裡的人怎麼辦啊?”仙翁為難地說:“要救村子裡的人,除非你們倆把兩粒種子吃了,變成花兒了。”

  金哥和銀妹趕回村子,金哥對銀妹說:“你留在世界上照看爹娘,讓我化成花救村子裡的人。”銀妹對金哥說:“金哥,你留在世界上照看爹娘,我來救村子裡的人。”

  他們倆誰也不願意留下來,結果都把種子吞到肚子裡了。

  金哥倒在地上變成一個藤開出了黃色的花,銀妹也倒在地上,變成一個藤開出白色的花,兩個藤一會就緊緊地長到一起。村裡的人聞到這白花和黃花的香味兒,病立刻就好了。

  可是村裡的人看不到金哥和銀妹了,人們都喊着找他們倆,沒有人找到。最後村裡的一個小孩子說,他看到金哥和銀妹化成了黃、白的小花。

  村裡人明白了,金哥和銀妹就是救他們性命的黃、白小花。村裡人為了懷念金哥和銀妹就給這個小花取個名字:金銀花。

金銀花的趣聞傳說
金銀花的趣聞傳說
金銀花的趣聞傳說
金銀花的趣聞傳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