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作者:英國那些事兒

今年10月28日,《老友記》錢德勒的扮演者馬修佩裡(Matthew Perry)被發現死于洛杉矶家裡的熱水浴缸。

當時TMZ首發報道,說死因“顯然是溺亡”,現場并未發現毒品,應該也不涉及謀殺。

是以當時的推測是他心髒出了問題,導緻失去意識,溺死在浴缸中。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當時報道稱他死因“顯然是溺亡”)

時隔一個多月,洛杉矶法醫辦公室終于出具了屍檢報告,揭示了佩裡真正的死因。

誰都沒想到,是氯胺酮。

氯胺酮具有強效麻醉與鎮痛作用,是以在醫療實踐當中常做麻醉劑使用;

小劑量注射時,它也可以用于快速改善一些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焦慮、PTSD等等。

但在以上用途之外,它同樣也被一些瘾君子用于娛樂,在中國,它還有幾個别名:K粉、K仔.......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示意圖)

氯胺酮過度刺激了他的心血管,并造成了呼吸抑制,當時他又在水裡.......種種因素加起來,導緻了他的死亡。

問題是,氯胺酮在美國屬于管制藥物,街頭流行的毒品更多也是芬太尼和海洛因,佩裡從哪搞來的氯胺酮呢?

佩裡有抑郁症,生前倒是的确一直在接受氯胺酮注射治療,但醫生給他開的藥應該不是緻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因為他上一次注射是已經是去世前一個半星期了,而氯胺酮的半衰期隻有3~4小時,根本不可能在體内停留那麼久。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氯胺酮)

況且,屍檢結果顯示他血液内的氯胺酮水準在3540ng/ml,這是什麼概念呢?

做手術需要全麻時,血液氯胺酮水準也就是1000~6000ng/ml,他這是全麻的水準。治療抑郁症根本用不到這麼高的劑量。

是以更合理的解釋是,他又吸毒了。

可這個解釋一方面說得通,一方面也有點說不通。

佩裡多年來一直在跟毒瘾作鬥争,1997年一次意外,他受了重傷,吃下了醫生開的大量止痛藥,從此染上嗑藥的毛病。

最嚴重的時候,他煙、酒、毒都沾,每天兩包煙,一公升伏特加,55片止痛藥。

2018年他因為藥物過量還結腸爆裂了一次,差點死了。

為了對抗這種種瘾,他前後去過6000次匿名戒酒會,15次戒毒所,經曆過65次戒毒治療,前後花了900萬美元。

去年10月,他出了本回憶錄,對以上種種并未避諱,反倒交代得事無巨細,說900萬花得值,他已經在2021年克服了毒瘾,現在已經18個月沒碰那些東西了。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佩裡的回憶錄)

他過世時差不多剛好是回憶錄出版一周年,也就是他保持“幹淨”剛好30個月。

但偏偏他死亡現場又沒有找到任何毒品,他家裡也隻有一些貼了标簽的,妥善儲存的處方藥。

此外,他體内檢測到了丁丙諾啡,這是一種用于治療藥物成瘾的藥,據他助了解釋,佩裡至今仍在看醫生治療成瘾,并遵醫囑每天服兩次丁丙諾啡。

他體内的丁丙諾啡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濃度并不高,正是治療用的水準。

在過世前一天,佩裡和一位叫Athenna Crosby的女士共進了午餐,後來《每日郵報》采訪了她,她堅持認為佩裡那時候确實已經戒毒了。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佩裡與Athenna Crosby共進午餐)

“我認為他沒有任何重新吸毒或酗酒的願望了。”

“在我們吃午餐的時候,他甚至拒絕去拿酒單,反而說他現在愛上了健身和匹克球,還想把所有朋友都拉過來一起打球。”

“我認為他對于戒毒這事很認真,他最後隻點了健怡可樂,還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可樂裡有咖啡因,也是一個成瘾源......”

她的話可信度應該還是有的,因為據證人稱,佩裡的确常常出現在匹克球場,就在死亡當天11點左右,他又去打了匹克球。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打球的佩裡)

可是等助理下午四點回家,已經看到他臉朝下栽在水裡了。

這一切,又證明佩裡正在積極對抗毒瘾,這多少有點前後沖突。

遺憾的是由于佩裡的死并非謀殺,警方應該不會再更深入探究他到底從哪搞來的氯胺酮,可能的知情人應該也不會出來自爆,我們是很難得知真相了。

最後借用網友的一句話來總結:

“是以,醫生治療他藥物成瘾的方式......是給他更多藥?”

錢德勒演員死因曝光,疑吸毒過量,以毒攻毒治抑郁,結果卻悲劇了

(出自《每日郵報》評論區)

的确,試圖“以藥制藥,以毒攻毒”,本身就是陷入了另一個惡性循環。讓一個本就已經上瘾的人,染上更多的瘾,越來越難以自拔。

佩裡的死,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