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來源:新華網

2023年4月,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表示受氣候變化和預期厄爾尼諾天氣現象回歸的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創新高。7月,世界氣象組織宣布熱帶太平洋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11月30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曆史上最熱的一年。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厄爾尼諾的強度越強,對全球平均氣溫的提升越明顯。高溫天氣引發全球諸多山火及幹旱災害。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張衛星影像展示的是發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的山火。2023年是加拿大有記錄以來最長野火季,野火持續超過5個月,累計過火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打破1989年7.3萬平方公裡的紀錄。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張衛星影像動圖展示的是2023年幹旱給巴西亞馬孫州帶來的變化。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雨林,今年遭遇了百年罕見的幹旱,當地多種魚類死亡,水位下降不僅使亞馬孫流域部分湖泊近乎幹涸,也使一些當地村落面臨成為“孤島”的風險。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張衛星影像動圖展示的是幹旱給烏拉圭佛羅裡達省的帕索塞韋裡諾水庫帶來的變化。帕索塞韋裡諾水庫距離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約70公裡,是首都地區重要的飲用水來源。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全球變暖導緻的海洋表面溫度升高,使台風和熱帶氣旋發展得更加迅猛,是以對沿海地區造成的威脅也更大。厄爾尼諾常常是暴雨和洪水的“幕後推手”。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飓風“奧蒂斯”最初為熱帶風暴,在十多個小時内更新為災難性的五級飓風,2023年10月25日淩晨從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登陸,最大風速達每小時266公裡。墨西哥聯邦政府11月2日釋出公報宣布,墨南部格雷羅州47座城市因受飓風“奧蒂斯”影響被列為災區。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張衛星影像展示的是巴西南部的南裡奧格蘭德州2023年11月底遭洪水襲擊的畫面。當地民防部門稱,截至11月22日洪水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約28000人流離失所。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張衛星影像動圖展示的是受熱帶風暴“希拉裡”影響而爆發洪水的美國加州死亡谷國家公園。據報道,公園内的道路因洪水遭遇破壞,部分高速公路損壞嚴重。公園内設施也被洪水破壞。據美國國家氣象局記錄,該地區上一次有熱帶風暴登陸是在1939年。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氣候服務狀況年度報告》指出,在所有極端天氣中極端高溫造成的死亡率最高,與高溫相關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記錄的高出30倍。熱浪還會進一步加劇空氣污染。此外,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幹旱等問題也加劇了糧食不安全的風險以及多種對氣候敏感的傳染病的傳播,如登革熱和瘧疾等病媒傳播疾病以及由食物和水傳播的疾病。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是2023年8月25日在葉門薩那郊區拍攝的枯萎的莊稼。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2023年8月,高溫天氣造成以色列上萬隻雞死亡。今年夏天以來,以色列經曆了數輪高溫天氣,部分城市氣溫超過40攝氏度。以色列農業自然風險保險基金“卡納特”8月14日表示,根據初步評估,目前高溫天氣對該國農業造成的損失約為2000萬新謝克爾(530萬美元)。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2023年6月,加拿大野火産生的煙霧飄至美國紐約,紐約街頭一片昏黃。依據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資料,加拿大今年以來野火造成的碳排放量達到前所未有水準,為4.73億噸,是先前年度最高紀錄的三倍多。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2023年9月18日,登革熱患者在孟加拉國達卡一家醫院接受治療。今年孟加拉國暴發該國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登革熱疫情。該國衛生服務總局11月19日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以來累計确診病例已突破30萬例。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應對厄爾尼諾,治理全球氣候,減排刻不容緩。中國是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不僅擁有全球最大清潔發電網絡,還盡己所能為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有關支援幫助。

近年來,中國節能環保産業産值年均增長1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提高至50.9%,供應了全球50%的風電和80%的光伏裝置;中國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51%;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穩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過1800萬輛。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是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電站全景(2017年11月28日攝)。卡西姆電站項目是在中巴經濟走廊落地實施的大型能源項目,采用中國自主設計制造的超臨界機組和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利用海水二次循環冷卻和海水淡化補水,為當地留住了藍天碧水。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是2023年6月15日拍攝的約旦舒巴克風電站。約旦能礦資源匮乏,長期依賴進口。中企三峽國際在約旦的風電和光伏項目預計每年為約旦提供4.4億度綠色電能,是目前該國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項目之一。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這是2023年11月7日在泰國春武裡府拍攝的該國最大的工廠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項目由中國企業浦林成山與泰國WHA偉華基礎設施及電力大衆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該項目二期工程預計明年完工,運作并網後年發電量3000餘萬度,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萬噸、節約1.5萬噸标準煤。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作為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務實實踐者,中國的表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受到聯合國有關機構以及廣大開發中國家的高度評價。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2023年12月3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的擺渡車停靠點,人們從中國蘇州金龍公司的海格電動巴士下車。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開幕以來,海格、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電動車為本屆氣候大會提供擺渡巴士的服務,還有來自廣東綠通的約50台電瓶車在大會“綠區”提供接送服務,它們共同構成了大會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衛星視界丨2023: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氣候

監制:王建華 鐘昊熹

策劃:武巍 程瑛 張加揚

統籌:高巍

衛星遙感與技術支援:曾迎迎 祁麗君

攝影:王東震 王騰 劉天 郭克

穆罕默德·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阿布·古什

新華社攝影部

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