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作者: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長篇紀實小說《我去養老院了》,演繹上海今日之百姓故事。

《我去養老院了》,展示老人生活的真實狀态,是老人的生活顧問,也是廣大子女了解父母的獨特視角。

呈現你身邊的人,描寫你身邊的事,好看的故事情節、活靈活現的人物和有益的人生哲理,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39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陶依嘉和呂輝到大光明電影院看了一場美國電影《尋夢環遊記》,出來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他們來到附近的功德林素菜館,每人要了一碗什錦面和面筋澆頭,另外點了一客菜心素肉圓。之後,他們來到預訂的漢庭酒店,這時已經是晚上 7 點多鐘了。他們洗好澡,換上睡衣,泡了兩杯茶,隔着小圓桌坐着聊天。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是晚上 9 點多鐘了,呂輝提議休息,她還興奮地說不累。呂輝把“不要打擾”牌子挂到門外,把房間頂燈、走廊燈關掉,就開着床頭燈,那僅有的一束燈光照耀着,讓房間顯得十分幽靜和溫馨。

他們上了床,他笑着摟抱住陶依嘉,她渾身顫抖了一下,身體猛地打了個激靈。

“你怎麼啦?”他問。

“我一下子有些緊張。”她笑道,“幾十年沒有男人碰了。”

他笑了,伸過嘴來深情地吻她,她開心地接受他的吻, 感到全身有一股激流在奔淌。啊,愛情真美好!丈夫病逝後,她幾十年一直忙着兒女和第三代,她的愛情就像死火山一樣沉寂了幾十年,火熱的熔岩在地下也漸漸冷卻了。如今,她已經步入人生晚年,能夠再次和愛情相遇,真是幸運,要謝謝呂輝;還要感謝養老院,讓她有了和呂輝重逢的機會。

他用舌頭碰了碰她的上下唇之間,她配合地張開嘴, 他伸進舌頭要觸碰她的舌頭,她突然不好意思地笑了,“哦,我忘記裝假牙齒了。”她下床走進衛生間裝上假牙齒回來, “對不起。”

他們擁抱着接吻,一陣激情後,兩人蓋上被子,躺着說話。

“我們已經 40 多年沒有接吻了。”呂輝說。陶依嘉笑了笑,伸手打了他一下。

“我們太長久地耽擱了幸福,今天我們是兩人世界,感覺真好!”

“愛情真美好!我當年真應該嫁給你,現在老了。”

“沒有誰可以回到過去,但随時可以從現在開始。”

“假如當初我們結婚,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态呢?會有兒子女兒嗎?”

“應該有兩個孩子。”他笑道。

“你希望是兒子還是女兒呢?”

“一樣,隻要是你和我的孩子。”

“我真愛你!我都難以想象,這麼幾十年,從青年到老年,居然一直守寡?這不是把最美好的生命歲月浪費了嗎?”

呂輝伸手愛撫地撫弄着她的頭發。

“你知道我現在最想為你做的事嗎?”她問。

“不知道。”他說。

“我就想為你生個兒子或女兒。”她說。

“謝謝你。”他緊緊地抱住她,“記得那年那天,我們吻了一天,你說‘我就想為你生個兒子’。”

“哦,有這事,恍如隔世了。”她說,“可惜,我們都老了,連墓地都買好了。”

“我們将來要葬在一起,永遠在一起。”呂輝問,“阿明他們會反對嗎?”

“我們是夫妻了,隻要我留下遺囑,他們會遵守的。” 她自信地說。

他開心地笑了。

“我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她擡起頭左右看看。

“噢?你想想,少了什麼?”他問。

“哦,我明白了,少了打呼噜的聲音。”她說,“習慣了打呼噜的聲音,聽不見反而不習慣。” 呂輝哈哈大笑,她也笑了。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我想,愛情的力量真是巨大,它會讓我們的心和心靠得這麼近。在過去幾十年,我幾乎和愛情絕緣了,但最終還是被愛情所吸引,被愛情所陶醉。”

“其實,我一生都在渴望愛情。我家鄰居有個姑娘, 我一直暗戀着她,整整暗戀了應該有 10 年了,從國小到中學。”

“你沒有向她表示過嗎?”

“那個年代,我的出身不好,我很自卑,怎麼敢向她表達呢?何況,那時把愛情視為洪水猛獸,我們少男少女都不來往。我記得,我有個鄰居,她的丈夫一直在雲南工作, 她和丈夫一直分居,後來,她和一個同僚好上了,結果被機關發覺了。機關組織全體職工開會批鬥她,批判她生活腐化,還罰她每天打掃弄堂。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可怕。”

“唉,不堪回首啊,我們每個人面臨的時代都不可選擇。”

“人生在世,有友情,有親情,有愛情,三者功能不相同。愛情是最讓人渴望。愛情是那麼的奇妙,是那麼美妙, 是那麼充滿魔力,有了愛情,我們會擁有無可替代的快樂, 我們會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當然也會有痛苦,而痛苦之後品嘗愛情,那滋味更是美妙和奇妙!”

“你不寫詩可惜了。嘿嘿。”陶依嘉想起什麼,“哎, 明年周老師要去美國了,我估計也不會回來了,我會十分想念她的。”

“我們結婚後單獨請她,在她去美國之前,多去看看她。”呂輝說。

“我們的生活,總會有一些分别。”陶依嘉說,“好在現在有了你,我還可以有你陪伴。”

“我也是。”他說。

突然,響起一陣猛烈的敲門聲。陶依嘉大吃一驚,呂輝也驚訝地說,“敲我們的門啊。”

他們側耳傾聽,果然是“呯呯呯”的敲門聲;接着門鈴響了,呂輝起身去開門。

“我們是警察,查房。”一個年輕的警察說着就要朝裡面闖。

“我們老人住旅館,要查什麼房?”呂輝不悅地反問, 用身體擋住他們。

“不要妨礙執行公務,讓開。”年輕警察嚴厲地警告。“有女同志,總得穿上衣服吧?”呂輝還是攔住警察。“快點。”年輕警察說。

呂輝要看警察證,年輕警察亮了亮警察證。呂輝開亮走廊燈,拿過警察證看了看還給他,陶依嘉這時已經換上唐裝上衣和長褲了。

“給我看身份證。”年輕警察走了進來。

呂輝把身份證給了警察,陶依嘉從包裡取出身份證, 呂輝接過來遞給警察。警察拿着身份證對着手機上照了照,

“你們的住址不一樣,你們是夫妻嗎?”

“我們是即将結婚的夫妻。”呂輝說。

“即将結婚?”年輕警察嘲諷地問,“你們已經違反治安管理條例。”

這時,一個中年警察走進來,年輕警察向他彙報,中年警察說“不用檢查了”,他對呂輝說“打擾了”就往外走, 年輕警察隻得悻悻地跟了出去。呂輝走過去關門,把門反鎖上。

“吓死我了。”陶依嘉拍着胸口,氣呼呼地說,“我們又沒有犯罪,他們憑什麼查房幹擾人家的私生活?”

“事情過去了,算了吧,不要影響我們的心情。”呂輝在靠窗的小圓桌旁邊坐下,調換話題說,“今天生日宴還是成功的,很開心。”

“他們對你印象都不錯。”陶依嘉坐到小圓桌的另一邊,“阿霖向你道歉了。”

“你的兒子和女兒都不錯。”呂輝笑道。

“今天阿霖要你買房,他是别有用心的,他和阿珍要摸摸你的家底。”

“我十分了解他們。這個社會,人太講實際了,許多人追求金錢的欲望,超過了追求其他許多東西,甚至是很寶貴的東西。我看,阿明還是樸實的,靠得住。”

“我有時候感到奇怪,同樣是兒子和女兒,他們在一樣的環境裡生長和成長,怎麼到最後的價值觀和性格愛好,會有很大的差别呢?我想,因為遺傳的因素,因為社會的影響,因為學校的影響,特别是家庭的影響。我現在才體會到,家庭對孩子的作用太大了,父母的作用非常大。我感到遺憾的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沒有系統地教育訓練他們的人品和軟實力。”

“你已經做得非常棒了。”

“謝謝。作為家長自身的素質非常重要。一個人要當父母的時候,需要學會如何做父母。換個話題吧,我們接下來如何籌辦婚事啊?”

“嗯,回去休息兩天,接下來登記結婚,訂婚宴酒店, 你買旗袍,我買一套西裝。”

“好。”陶依嘉開心地說,“不過,節奏不要太快, 你要注意身體,不能累着。”

“不要緊。嘻嘻。”

他們聊一會兒,呂輝說該休息了,于是關燈睡覺。陶依嘉睡不着,很想和他說話,但看他很快就睡熟了,隻好閉上眼睛睡覺。陶依嘉醒來時房間裡已經有一大片陽光了, 呂輝正坐在椅子上欣賞地看着她。

“你睡得好,上床就睡着了。”她羨慕地說。

“哪裡,我看你睡不着想說話,我故意裝睡,否則你說話腦子興奮了,睡不着要影響身體的。”他笑道,“抱歉啊。”

“有一個男人睡在我身旁,我不習慣,是以睡不着。” 她難為情地笑了。

“你會習慣的。”他笑道。

“看你美的樣子。”她嬌嗔地撇了一下嘴。

陶依嘉漱洗後,呂輝給她倒了一杯溫水,還給她打胰島素針。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今天怎麼安排?”她問。

“先吃早飯,然後去魯迅公園,3點鐘之前趕回養老院,繼續念書啊。”呂輝說。

“吃好早飯就回去吧,過幾天再出來。”陶依嘉關心地說,“我怕你太累。”

“沒關系。”呂輝笑道。

當天下午,他們回到養老院已經2點鐘了,關美娟、宋阿萍和黃紅梅都圍上來。

“呂老師趕回來念書。”陶依嘉說。

“哦,那太好了。”黃紅梅說,“我剛才還說呂老師有了美人,不要我們了。”

“呂老師,休息一下,停一天吧。”宋阿萍說。

“不不,還是按時念書。”呂輝說。

“宋教師說得對,停一天,不要太累,來日方長。”關美娟說。

“好吧,就停一天吧。”陶依嘉對呂輝說。

“也好。”呂輝笑着說。

“陶老師,你結婚後要搬出去住嗎?”關美娟關心地問,語調裡有擔憂。

“還是住在養老院。”陶依嘉笑道。

“也不會住在這裡了吧。”宋阿萍還是有幾分失落。“我們每天可以過來啊。”陶依嘉說。

“我還可以過來念小說。”呂輝說。

“那好那好。”關美娟哈哈大笑。

“我就希望我還是你們的護理員。”黃紅梅說。

“謝謝!”陶依嘉說。

第二天早上,陶依嘉正在吃早飯,黃紅梅慌張地進來, “陶老師,不好了,呂老師送醫院了!”

“啊?”陶依嘉大驚失色,“你說什麼?” “怎麼啦?”關美娟和宋阿萍也驚叫道。

“淩晨4點鐘,呂老師突然心肌梗死,被救護車救走了。”黃紅梅說,“剛才聽焦主任說,呂老師在去醫院的路上死了。”

“啊?”陶依嘉愣住了,她感到眼前一黑,金星亂冒, 就昏倒在床上,什麼都不知道了。

(待續)

作者簡介:

柯兆銀,副編審,資深媒體人。先後在多家報刊社工作,擔任責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和副總編輯。創作撰寫的小說、散文和新聞人物采訪文章,在《萌芽》《上海小說》《新民晚報》《解放日報》《聯合時報》《文化與生活》《上海灘》《國際市場》等報刊上發表, 曾有長篇小說《聯考的故事》等多部作品出版。

重要提示:《我去養老院了》由知名主持人齊歌演播111集,在喜瑪拉雅平台播放,歡迎收聽。

齊歌,知名廣播電台主持人,播講過多部小說;他聲音優美動聽,擅長抓住作品精髓和人物性格,繪聲繪影,讓人如臨其境,欲罷不能。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齊歌演播工作照

相隔幾十年的吻特别深情;有人不客氣地敲門;室友擔憂陶依嘉離開——《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九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