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作者:央廣網

視訊加載中...

曾經人少地荒,發展受阻

初秋,武漢的夜晚不冷不熱。在武漢市江夏區五裡界街李家店村農家畈灣,一場鄉村集市活動吸引了不少市區遊客和附近的村民。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王江濤是農家畈灣村民,經營着一家小餐館。這兩年,村灣裡發展農文旅産業,他的餐館生意也紅火了不少。王江濤說:“旺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十幾桌。營業額可能(一年)100多萬元。”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農家畈灣是李家店村下屬的自然村灣,常住人口隻有幾十人。曾經這裡人少、地荒、沒産業,900多畝土地和40多棟房屋閑置了一半。作為村民眼中的“能人”,王江濤2019年就牽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希望把村民手裡的閑置土地和房屋盤活,但效果并不理想。王江濤說:“主要想法就是招商引資,把農民的閑置房和土地拿到合作社手上,我們來對外整體招租。那時候外面也來了很多企業,但都不成功。當時我們打包20多棟房子(招租),但是企業隻想拿最前面臨路邊的6棟房子。我們一直不願意,因為他們把好東西拿走之後,我們以後再想招商就很困難了。”兩年多的時間,王江濤先後對接了幾家企業,都沒能成功。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農文旅項目落地,村民受益

2021年,武漢市啟動“國企聯村”行動,市屬國企武漢文化旅遊集團與江夏區五裡界街童周嶺片區結對共建,成立合資公司,打造農文旅項目,一期工程選址就落戶在了李家店村農家畈灣。村灣裡閑置的28棟房屋和300多畝土地被打包租賃、流轉給了文旅集團。房屋按照每平方米70元租賃費,租期20年;土地流轉按标準每畝每年700元。王江濤說:“村民肯定都很高興。對于不少房子來說,我們在屋裡睡覺睡了20年,後來空置了,現在出租給文旅集團,一年可以賺一兩萬元、兩三萬元。”

作為武漢市文旅集團的二級子公司,武漢童語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具體的項目營運。武漢童語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榮向記者介紹了項目的整體規劃。胡榮說:“我們承租了28棟空置農房,主要是打造成高端民宿叢集區。像景觀稻田這方面,這些土地常年撂荒很嚴重,我們文旅集團把它整個承租之後,把小田改大田,通過集約化,變成生産功能和景觀休閑功能結合起來的景觀稻田。”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如今,這片彩色水稻景觀稻田,已經成了武漢市遊客周末休閑旅遊的拍照打卡地。而對于村民來說,最實在的變化就是收入變多了。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吳文遠是李家店村農家畈灣村民,如今自家的30畝土地全部流轉給文旅集團,每年收入兩萬多元,相比原來自耕自種收入翻了一番。除了30畝土地,他的三層磚瓦房也租給了武漢文旅集團,計劃改建成高端民宿,房屋租金一年4萬多元。而以前農閑時外出務工的吳文遠,現在也可以在家門口做工。吳文遠說:“原來我騎個機車到處打零工,今天這裡明天那裡,早晨4點多鐘就起來了。現在6點鐘起來就行,就在村子裡面不走了。我在村裡工地幹活,一個人一天大概有350元,一個月幹活20天的話,能拿到7000元,一年下來有七八萬元。”

讓江夏區成為武漢市的“後花園”

村民手裡的閑置房屋和土地變成了口袋裡的真金白銀。而國企結對片區的模式,在未來也将把片區内4個村子的農文旅資源串聯起來。武漢文化旅遊集團下屬金旅建設投資公司黨委副書記楊愛萍介紹,項目整體投資6100萬元,将分期實施。“它是一個全案的、整體的項目,既有鄉村旅遊,也有研學,還有農産品,把它們都能夠做出去。”楊愛萍說。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農家畈灣,這個曾經的“空心村灣”,因為農文旅項目的落地有了人氣。“武漢這麼大,周末去江夏”,也成了今天武漢市民對遠城區江夏區的全新印象。武漢市江夏區委兩新工委副書記辛慶說:“我們江夏區的定位是武漢市的‘後花園’。村民富了,村集體的産業強了,我們的社會治理和道德風尚自然也就好了。這樣就可以更高效、便捷地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到了周末,王江濤餐館的生意會比平日更忙碌一些。現在村灣有了名氣,參觀考察的人也多了,王江濤總會幫忙做好後勤保障。他說,雖然現在村灣項目是國企牽頭,但自己也得出力。“我們是綁在一起的,以後如果搞好的話,還會有農戶回來做餐飲。灣子發展得好,都是我們自己的、别人拿不走的東西。”

共同富裕中國行丨專題片:村企“聯姻”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