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午後下跌,是再度探底?私募觀點來了:跨年行情仍值得期待

A股午後下跌,是再度探底?私募觀點來了:跨年行情仍值得期待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趙雲

今日A股三大指數延續疲軟,大有再度探底的架勢。

2023年轉眼就要結束了,對于私募機構而言,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從今年百億私募的業績來看,主觀多頭政策壓力相對較大,量化政策大幅跑赢主觀多頭政策。也有私募放棄年底排名,重點布局明年,近期積極發行産品抄底。

對于2024年市場行情,私募還是較為樂觀。有機構表示,市場短期内有望完成二次探底,節前跨年度行情值得期待。

A股午後下跌,是再度探底?

對于今日A股走勢,有私募人士在朋友圈指出,“今天是股指期貨和期權結算日,空方主力繼續發威,還是砸!下周滬指破2923,可能形成一個底背離。目前政策面是非常友好的,A股遲早會從量變到質變”。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也告訴記者,“今日消息面總體偏向利好,判斷市場走弱更多是受情緒和資金面影響,目前上證指數運作到前期低點附近,再次對底部進行确認,我們仍然認為3000點之下機會大于風險,本輪底部大機率已經确認”。

方信财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告訴記者,市場陰跌探底一方面是對目前出口、消費等基本面的反應,另一方面是被不利預期牽引着負回報的交易結果,逆轉頹勢首先要在資料上有邊際拐點出現,引導長線資金進場後足以對抗趨勢,進而在指數走勢上形成向上的趨勢形态。目前市場處于業績真空期,在公開資料拐點被市場認可之前,大機率繼續尋底,而當成交量萎縮到極緻後,空方力量枯竭時會觸發技術性反彈。

私募産品備案爆增162%,待入市抄底

今年的交易時間所剩無幾,私募機構抓緊在年度排名戰中沖刺。

不少私募在11月業績出現反彈。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截至11月底,五大政策有業績記錄的16602隻私募證券産品11月收益均值為1.82%,其中11588隻産品實作正收益,占比為69.80%。實作正收益的産品中,17隻産品單月收益超50%。

從百億私募業績來看,今年前11月的業績分化更為明顯,主觀多頭政策的百億私募壓力相對較大,一些主觀多頭政策私募機構的産品虧損嚴重。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截至11月底,有業績記錄的28家主觀多頭政策百億私募今年來收益均值為虧損3.25%,隻有9家實作正收益,占比為32.14%,多數收益為個位數;量化政策大幅跑赢主觀多頭政策,截至11月底,有業績記錄的32家百億量化私募前11月收益均值為7.66%,其中31家百億量化私募年内實作正收益,占比高達96.88%。

市場需要信心的同時,也需要場外活水的支援。12月6日,财政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社保基金“加碼A股”意願明顯。近期有私募放棄年底排名,近期積極發行産品抄底,重點布局明年市場。

民間股神林園積極出動路演,親自去銷售公司旗下的私募産品,并且還跟投旗下産品對外彰顯信心。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截至11月底,當月一共有582家私募證券管理人合計備案了964隻私募證券産品,環比上月的368隻大幅增長161.95%。同時11月的備案數量重新整理了近半年來的次新高。

跨年行情仍值得期待

各大私募機構對于明年的行情,表态都偏向積極樂觀。

百億私募玄元投資表示,2024希望在底部孕育,無論是價值風格還是成長風格,其定價的核心名額均非常清晰,目前也均有所改善,但是向上的機會在于盈利的改善。玄元投資稱,其核心政策是行業景氣度政策,确切地說是行業景氣度比價,即尋找盈利增速的行業優勝者。

“決定行業景氣度方向有三個因素:産業政策支援、融資支援、科技變革。結合這三個因素,我們認為,2024年有六大類機會,其中包括成本效益消費闆塊,高分紅高股息率闆塊,新體制下大型國企集團+卡脖子産業鍊國産配套産業闆塊,充分競争的制造業出海的機會以及海外科技闆塊映射的機會。”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也告訴記者,在不少寬基指數都創出新低之後,下跌趨勢有可能進入衰竭階段,市場或迎來轉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先立後破,證監會本周四也提出要在增強信心、改善預期上下功夫。對于股市來說,增強信心和改善預期,首先就應該打破目前跌跌不休的負回報局面。市場越是低迷,越要有足夠多的信心。

從外部因素看,本周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以後,鮑威爾一改此前的鷹派言論,明确提出明年降息。人民币匯率從周三開始,三天大漲800個基點。對海外流動性敏感的港股市場也是出現了連續上漲。美元一旦進入到降息通道,A股市場的走強是完全值得期待的。在内外基本面因素進一步明确的情況下,我們有理由繼續保持樂觀。市場短期内有望完成二次探底,春節前的跨年度行情依然值得期待。配置方向上,建議關注半導體、醫藥、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成長闆塊。

華夏基金研究總監朱熠告訴記者,近期市場弱勢的核心是對目前經濟形勢一些困難和挑戰的反映。市場風險偏好不斷下行,在相對弱勢的企業盈利環境中,在新興技術發展和紅利政策兩端尋找安全邊際。

“我們認為,随着房地産、地方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問題逐漸推進化解,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産力的形成以及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更新,國内需求仍有巨大潛力能夠釋放,同時外需新動能不斷形成,企業盈利企穩回升是大機率事件。從目前A股估值處于極低水準,A股市場目前隐含的潛在回報率較高。”

對于未來投資機會,朱熠告訴記者,首先在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背景下,TMT等科技領域在2024年具有良好的投資機會。其次是圍繞中國制造業競争力提升的出海線索具有明顯的投資機會。第三,随着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具有順周期特征的生産性服務業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