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作者:青梅侃史

圖文|青梅侃史

編輯|青梅侃史

衆所周知,大陸南水北調工程實施至今,基本實作了水資源的合理配置,但因南水北調工程規模過大,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于是有一些研究人員在網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調水”的論文,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可奇怪的是,為何調水會受到這麼多關注呢?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因為他們提出的不是從地面取水,而是利用天空中的“水”,建造“天河工程”。據了解,天河工程一旦建成很有可能是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

那麼,天河工程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中國地大物博,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是其最大的挑戰之一。這種不平衡不僅表現在雨量上,而且表現在河川徑流上。

如果我們按照河流的寬度來象征性地表示其徑流量的話,那麼中國南方的江河就宛若粗壯的樹幹,而北方的河流則纖細得如同細線。

以長江和黃河為例,長江的水量高達9300多億立方米,占全國河流總量的三成以上。與之相比,有“母親河”之稱的黃河隻有五百億立方米的水量,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就連長江的幾大支流,如雅砻江、岷江、漢江和湘江等的徑流量也都與黃河不相上下。同時,遼河,海河,塔裡木河等具有代表性的河流在年徑流量和總量上都不能與南方河流相媲美。

為解決這一問題,毛主席在1952年對黃河與漢江進行考察後,率先提出了一個宏大的構想——南水北調。這項工程終于在1958年正式被提上日程,其宗旨是為了實作南北雙方的利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經過成千上萬次實地考察之後,科研人員最終确定了以“四縱三橫”為主要布局的調水線路。通過這些線路,計劃将南方充沛的水資源調至北方,以滿足北方的用水需求和促進其經濟發展。

南水北調的三大幹線各具獨立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互相配合,靈活地為北方提供所需水資源。要知道,這項耗資巨大的項目,可以為4.38億人帶來福祉。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盡管南水北調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這一方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困境。

是以,自2016年起,中國的科研人員便開始探索一種全新的設想——“天河工程”。那到底什麼是“天河工程”?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其實“天河工程”是一種旨在通過改變地球表面及附近大氣層内的濕度分布來增加降水量的技術。因為地球表面上方存在着一層被稱為“大氣水圈”的含水氣體層,其中一部分水分子會轉化為液态或固态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然而,通常隻有在某些地區,空氣濕度足夠大,才能産生降雨。“天河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突破這一局限,為人類創造一個新的降水環境。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在傳統理念上,大規模的跨區域輸水通常依賴于複雜的地下管道系統,這不僅耗資巨大,而且建設周期長,風險較高。

相比之下,“天河工程”的理念是使用空氣流通方式來傳輸水分,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成本和施工難度,還可以避開許多地理障礙和環境限制。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不過這是一個極富創新性的概念,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不少質疑,被認為是難以實作的工程,但它仍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治水事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事實上,地球上許多地方都面臨着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天河工程”能夠在實踐中取得成功,無疑将為這些地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但“天河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各種挑戰,确定最适宜介入的位置和時機,確定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克服技術和經濟方面的難題等。

而在過去幾年,大陸已經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比如成功研發的新型衛星可以實作對大氣水汽含量和雲層分布的實時監測,開發的專門用于人工增雨的高超音速火箭也已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這表明大陸在氣象控制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為最終實作“天河工程”奠定了基礎。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調控體系,包括氣象預測系統、自動化輸送管道、新型催化劑等多個方面。隻有這樣,才能深入研究大氣水循環的各種機制,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運作規則,并據此制定更科學的操作方案。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其實“天河工程”的概念并不新鮮,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開始研究類似的項目。當時美國政府出資支援的研究項目旨在通過直接的人為操作模拟和幹預天氣,改變某些地區的降雨情況。

雖然大範圍地面級人工降雨試驗獲得了部分成功,但由于科技條件的限制,項目的最終規模和效果都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不管怎麼說,“天河工程”和“空中運河”代表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力之一。盡管存在許多未知數和風險,但我們也不能是以放棄努力。

對于我們來說,“天河工程”都将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機會。隻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就一定能在不久的将來創造出更多神奇的科技成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下,人類終将掌握改變和控制天氣的技術。

從天上調水,中國又一壯舉!耗資2500億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麼?

當這一天真正來臨時,幹旱和水資源短缺問題也将迎刃而解。也希望我們的科研團隊能夠在不斷的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成果,為人類的美好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