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作者:MarsBit
Meta Era 特别邀請到了 Injective 亞洲區增長經理 Justin Wu,深入探讨了 Injective 項目的亮點和近期的發展計劃。

采訪:Giovanni Chen, Meta Era

随着比特币轟轟烈烈的站上曆史性的 4 萬美元關口,這一曆史性的事件再次點燃了整個 Web 3.0 社群。回望比特币 在 2021 年 1 月突破 4 萬,其強勁的勢頭足足引領了 2021 年一整年的牛市狂潮。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Web 3.0 社群的火熱場景如今再現,很多人的腦海裡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難道新一輪的加密牛市正在重新開啟?

與此同時,就在比特币價格恢複之前,有一個項目已經最近悄悄回到了上輪牛市的最高點,市值也達到了曆史性的 20 億美金, 在明年比特币再次減半預期之下,這個項目能沖到多少 All time high?

這的确給人無限的想象力,它就是排名 Coinmarketcap 市值 36 名(截圖和排名取自于2023年12月12号),穩穩端坐前 50 的明星項目 —— Injective。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2018年,Injective Labs 由當年就讀于紐約大學的 Eric Chen,和斯坦福大學的 Albert Chon 建立,Injective Labs 是 Injective 的主要貢獻者。早在 2018 年年底,Injective 就已是 Binance Labs 孵化投資的第一期明星項目。其主網于 2021 年 11 月推出,Injective 是一個專為金融而建構的 Layer 1 區塊鍊,為下一代 DeFi 應用提供支援。Binance,Pantera、Jump Crypto、Hashed、Mark Cuban 等一衆明星 VC 的投資陣容也讓 Injective 的名聲大噪。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在圍爐煮茶的氛圍之中, Meta Era 特别邀請到了目前身在台北的 Injective 亞洲區增長經理 Justin Wu,深入探讨了 Injective 項目的亮點和近期的發展計劃。

Meta Era:您能先簡要介紹一下 Injective 項目的背景、使命以及願景嗎 ?

Justin:很高興可以接受香港 Web 3.0 媒體 Meta Era 的專訪。這個月的時間也真的不同尋常, 因為11月剛好是 Injective 主網上線兩周年的日子。一直以來 Injective 都是為金融而建構的 L1 區塊鍊。Injective 的願景是建構最佳的基礎建設,來幫助 Web 3.0 的開發者們一起建設金融的未來。Injective 是一個開放、互操作性極強的 Layer1 區塊鍊,主要目标是為下一代的去中心化金融提供動力。過去兩年已經陸續在 Injective 上看到一些成功的 DeFi 應用,比如去中心化現貨與衍生品交易所、預測市場、借貸協定、資産管理協定等。

Meta Era:為什麼 Injective 的增長如此之快?

Justin:Injective 提供的金融基礎設施子產品,能夠讓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從 0 開始搭建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鍊上應用,比如抗 MEV、幾乎零 Gas 費的鍊上訂單簿 DEX,這是 Injective 主打的明星應用之一。

鍊上訂單簿比起傳統 DeFi 的 AMM 來說,AMM 的成交價格經常會有滑點,買家買入的價格和報價之間有差距。 而去中心化訂單簿價格透明可查詢,符合傳統交易者的使用習慣。 Injective 上允許第三方建構新平台,并且所有鍊上交易平台可以共享同一個訂單簿和流動性,這個功能大大的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吸引了衆多交易者的參與。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從開發環境的角度來說,Injective 在今年的時候也陸續推出了兩條側鍊,inEVM 和 inSVM。這意味着 Injective 不止可以打通 Cosmos 的生态體系,還可以獲得以太坊和 Solana 開發者的支援,他們隻需要通過 RPC 的一鍵設定就可以從以太坊和 Solana 的錢包加入 Injective 生态。搭建在其他生态鍊上的成熟項目,可以無縫遷移到 Injective 上來, 是以歡迎衍生品、交易所等各種類型項目的橋接和部署。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Meta Era: 那麼技術方面,Injective 到底用了什麼創新,可以做到這樣的 L1 的 DeFi 基礎設施?

Justin:從底層技術上來說,Injective 鍊本身使用了 Cosmos SDK 架構,搭建可互操作性的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層。這個架構可以保證鍊上安全性和快速的出塊時間,能夠處理大量的交易需求。

技術方面:

第一,包含我剛剛講到的 CLOB 就是鍊上的訂單簿,無論是現貨或永續合約期貨,還有期權市場的比對引擎,這些技術都已成熟。

第二,Injective 使用了一種 Frequent Batch Auction 的比對形式使得記憶體 (Mempool) 的所有訂單在區塊結束時執行,每個區塊大約是1秒時間,有這個延遲直到競價過程完成才會進入訂單簿,因而防搶跑 MEV。 使用者所需支付的 Gas 也接近于零。

第三、Injective 通過不同的跨鍊橋如 Wormhole 與其他的 L1 互通, 包括 Polygon,Solana 等,會大大提高 Injective 上的流動性。

第四、Injective 使用去中心化 ERC-20 的跨鍊橋, 支援以太坊網絡資産互通。是以使用者在使用 Injective 的時候,都可以使用以太坊網絡的資産。

Meta Era:這個真的特别有意思, 是可以在 Injective 上使用 Metamask 嗎?

Justin:的确是這樣!早期,當團隊開始決定使用 Cosmos SDK 架構做開發的時候,就決定要在以太坊跨鍊橋、和錢包上面必須做到一定程度的相容,這個政策是很有前瞻性的。即使在 2023 年,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使用者都還是在使用 MetaMask 錢包。

Meta Era: 是以 Injective 的技術優勢是專為金融定制,速度快,費用低,以及和主流生态以及資産做橋接。 那麼 Injective 在獲得使用者方面,有沒有比較獨特的競争戰略?

Justin:你說的很對,一旦在技術方面取得一定的優勢,就必須制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戰略。

産品方面,我拿 Injective 上面的旗艦版 DEX Helix 舉例, Helix 推出了一些比較新穎獨特的市場産品,包含 11 月上線的 Celestia (TIA) Pre-Launch Futures,該産品可以允許使用者在代币發行之前之前就開始交易其期貨。在發币之前,大家對于這種火熱的資産的價格已經開始讨論了,是以自然吸引了大量新使用者和交易量,這種符合使用者和市場需求的産品就是個成功的案例。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Helix 這一兩個月的表現非常驚人,Injective 鍊上所有 DEX 的累計交易量已經超過了 150 億美金,而 Helix 這一個月就已經達到 10 億美金的交易量。

上個月,Helix 也推出了交易機器人 (Trading Bot),這種比較進階的一些功能,一般隻在中心化的交易所,像 Binance 上面能找得到,也已經開始整合在 Helix 上面,是以在不久後,相信 Helix 的進階功能會超過現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甚至可以跟中心化的交易所媲美。

另外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 Injective 和二十幾家做市商建立了流動性合作,為 Injective 的鍊上訂單簿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在這個 Open Liquidity Program 項目中,每個月會根據做市商的貢獻和排名,去結算和分發 INJ 獎勵。流動性好了,使用者的交易體驗會非常絲滑,再跟符合試産需求并且好用的産品相結合,使用者增長就是這樣實作的。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Meta Era: 真的非常有意思。我注意到 Injective 最近還在生态上面發力,與不少大牌的項目內建 ,Injective 想要搭建什麼樣的生态系統? 未來 6 個月的時間,會有什麼樣的生态合作?

Justin:今年是 Injective 生态大發展的一年,包含了 NFT,DeFi, AI 等很多領域的應用在鍊上部署,進而拓展了整個生态的使用者群體。比如和 Binance Web3 Wallet 的合作可以吸引最大的交易所的使用者內建。與 Klaytn 還有 Kava 這些公鍊的聯手,也會再為使用者帶來新的跨鍊環境和資産的互通。

未來 6 個月的話,目光會投向 RWA,包含像 Ondo Finance、Maple Finance 這邊,我們都已經達成了合作。Injective 的 DeFi 生态系統也會得到拓展,會有更多類型豐富的協定。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另外,明年 1 月的時候,相容 EVM 的 inEVM 會正式發行,是以到時候會陸續看到更多以太坊上面的項目部署過來的消息。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另外值得提到的一點是,Injective 使用的 CosmWasm 智能合約平台是基于 Rust 的,這跟 Move 語言還有 Solana 所使用的 Rust 其實是非常接近的。 是以未來也可以看到 Injective 和 Move 語言的生态比如 Aptos,Sui 生态的合作。

Meta Era: 下面我們來聊聊 Injective 生态中的項目吧, 給我們介紹幾個 Injective 鍊上的明星項目可以嗎?

Justin:Helix 去中心化交易所剛才提到了,它交易速度非常快且交易費用非常低。Helix 将會不斷的上線新的交易對,同時有長期的交易獎勵提供給交易者。

Mito 則由很多政策池、和一個支援資産發行的 Launchpad 組成。過去幾個月總共有 5 萬個人在測試網上面,下一步往主網繼續前進。

Talis Protocol 是首個搭建在 Injective 上的 NFT 市場,上架了很多 NFT 項目, Injective 生态的 NFT 領域也非常值得關注。

Black Panther 是鍊上資産管理平台,由 Injective 黑客松孵化并在前幾個月正式上線主網,歡迎使用者們多多嘗試!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Meta Era: 接下來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關注的議題,就是 Injective 代币的拍賣銷毀。 可以從這一點出發,給觀衆介紹一下 Injective 的代币嗎?

Justin:當然。INJ 是 Injective 的原生代币,INJ 的使用場景有 DApp 的價值捕獲,權益證明,保證安全性,開發者激勵及抵押,協定治理等。INJ 代币能夠參與 Injective 的每個元件,包含鍊上的更新,投票,提案,POS 的質押等。

關于拍賣銷毀,每周會燃燒鍊上産生的所有交易手續費的 60%。使用者競拍的時候必須要用 INJ 進行出價拍賣,這為 INJ 創造了周期性的使用場景。在今年推出的 INJ 2.0 更新中,每個鍊上協定甚至可以拿出 100% 的手續費收入拍賣銷毀,對生态作出貢獻。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Meta Era:現在聊聊 Injective 面臨的挑戰, 雖然最近比特币上漲至 40,000 美元,市場情緒變好,但 Injective 的 TVL 卻從 $19M 美元下降到 $12M。您能解釋一下背後的原因嗎?是否有更多計劃來提高 TVL?

Justin: TVL 本身就是有很多因素來決定,然後有些協定比較容易吸引 TVL,像是流動性質押或者是借貸這一類的應用,TVL 提高的比較快。Injective 現在在測試網上有許多這類型的應用,像是是流動性質押的部分包含了 Hydro Protocol,近期上線的 Gryphon,在借貸的領域中也有 Neptune,是以我相信在不久之後的 TVL,等到這些四五個項目正式上線主網之後,Injective 生态的 TVL 會更上一個台階。

Meta Era:接下來,我們聊聊比較輕松的話題!Injective Labs 的創始人來自紐約大學,都具備技術硬核的背景,您本人也有着紐約大學的背景。團隊平時的氛圍如何?你們是否是一群技術極客?

Justin:Injective Labs 團隊的氣氛非常融洽,大部分的團隊人員都是有硬核的技術背景,總共有三十幾位工程師,實力非常的強悍。因為我們是一個相對小的團隊,是以團隊溝通非常快速彈性,今天的消息不會等到明後天才傳達到其他組員,通常當天團隊成員就會馬上同步資訊,内部的合作非常愉快且有效率。我加入團隊之後發現團隊的氛圍屬于非常用功努力的類型,在做好自己份内工作的同時,也會積極讨論如何幫助生态項目成長。

Meta Era: 在社群和生态方面,Injective 設立了 1.5 億美元的生态建設基金扶持開發者。那麼 Injective 對于普通使用者,除了一般地參與生态項目互動之外,就我所知還可以參加忍者大使計劃。可以請 Justin 介紹一下這個計劃的内容以及目标嗎?

Justin:先從生态基金開始講起,開發項目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随着開發團隊人數的提升,開發所需的資金量也具有一定的數目。是以,Injective 設立了 1.5 億美金規模的生态基金,利用這筆資金提供項目方補助。在發放補助方面,Injective 以裡程碑的達成度為基準,階段性的頒發 Grant。

另外,假如項目方或是開發者有興趣聯絡 VC 或是投資者的話,Injective 也會進行管道引薦。但相應的,項目方也需要取得一定的成績或是實力證明自身,比如說在主網上釋出了 6 個月後達到了一定的交易量,來借此獲得更大的機會。

社群方面,忍者大使計劃 (Ninja Ambassador Program) 是 Injective 的社群活動計劃,鼓勵使用者在社群活躍,也可以和項目做深度互動。大使分為五個等級,貢獻越多,等級就會往上升。每個月 Injective 都會分發一定量的 INJ 給大使們作為激勵,促進大使和 Injective 的生态上面的項目做互動,并通過對生态的貢獻,讓更多使用者深入了解 Injective 生态。

專訪 Injective 亞洲增長負責人 Justin Wu

Meta Era:今天真的了解了項目非常多的細節, 最後對于我們大中華區的華語觀衆,您還有什麼特别想表達或分享的嗎?

Justin:當然!除了英文社群的發展外,其實 Injective 近年來針對華語社群付出了很多心力。Injective 有中文的推特和電報,在官方的 Discord 上也有一個中文頻道,同步所有 Injective 生态消息。基本上,所有的公告和文章釋出,Injective 中文團隊都會做及時的翻譯以及整理。是以對于香港或者是大中華區所有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社群來說,都可以快速的得到一手消息。針對開發的部分,開發者的問題也都能夠直接在 Injective Discord 或是在官方電報群上面提問,團隊成員基本上都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回答。

最後,特别和大家提一下,Injective 在 12 月中旬的時候,将會派出多名團隊成員參加台北區塊鍊周,并也有舉辦在台北周邊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 (報名連結),可以到時候線下見面交流!

Meta Era: 今天非常感謝您的時間!我們衷心的祝福 Injective 的生态發展越來越好。

總結:

Injective 背後有着一支硬核而高效的全球化團隊,搭建了針對未來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礎設施公鍊 Injective。他們利用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開發了創新的金融子產品,為開發者提供了多樣化的工具包進行上層應用的開發,并內建了多個跨鍊橋,與不同的公鍊進行跨鍊整合。同時 Injective 設計了強大的流動性整合能力,建構了一個出色的公鍊生态,并提供給使用者多元化的 DeFi 應用選擇。

在代币經濟方面,$INJ 的設計有多種賦能,應用場景包含但不限于協定治理、dApp 價值擷取、權益證明(PoS)安全性、開發者激勵等。每周進行一次的 INJ 代币拍賣銷毀,為 INJ 添加了周期性的使用場景。

除了優秀的開發營運團隊外,Injective 還獲得一衆明星投資人背書,其中包含 Pantera、Jump Crypto 和 Mark Cuban 等等。為扶持 Injective 生态項目以及開發團隊,Injective 與 Kraken Ventures、Jump Crypto 等多個業内知名機構合作,設立了高達 1.5 億美元的生态基金,用以支援 Injective 整體生态的發展。

我們非常期待 Injective 未來在 RWA 中帶來更大的突破,引領區塊鍊的世界連結真實資産,并為加密使用者帶來完善且豐富的 DeFi 解決方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