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境電商全托管模式獲好評 外貿專家建議平台企業積極創新

作者:漢新聞

“現在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外貿的一匹‘黑馬’,勢不可擋。跨境電商目前的發展正展現‘黑馬’的三大特征:速度快、體量大、後勁足。”

近日,在一場以“數實融合浪潮下平台經濟高品質發展路徑探讨”為主題的研讨會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談道,跨境電商平台的迅速崛起成為近年平台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廣受關注。

跨境電商全托管模式獲好評 外貿專家建議平台企業積極創新

▲ 平台經濟高品質發展研讨會現場 張相成▕攝

近年來,大陸平台經濟迅猛發展,其發展現狀被魏建國用“萬馬奔騰”一詞來形容。目前,平台經濟正經曆需求、技術、産業、動力、競争等多方面的深刻變革。中國經濟網此次舉辦研讨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暢論如何推動平台經濟高品質發展、提升平台企業國際競争力,以及加快平台治理創新等議題。其間,以多多跨境為代表的平台企業“出海熱”現象引發在場專家的重點關注與熱烈讨論。

“跨境電商的強勢增長對于今年大陸外貿穩規模、優結構起到了重要的‘托底’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經曆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應允許和鼓勵平台企業、大型科技骨幹企業大膽投資、積極創新,參與國家重點項目建設。

中國跨境電商:未來5年有望全球增速最快

近年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再次展現中國速度。公開資料顯示,跨境電商占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比重從2015年的1%增長到2022年的5%。今年1至9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7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占同期貨物貿易進出口比重的5.5%。進入10月後,各地更是快馬加鞭,例如,深圳1-10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去年全年的2000億元,同比增長76.48%;廣東1-10月實作跨境電商進出口7366億元,同比增長47%。

在剛剛過去的“黑五”中,經營帽子生意的商家柳文海就通過多多跨境賣出了100多萬頂帽子,僅“黑五”大促當天店鋪帽子銷量就突破10萬頂。“有7-8個款在‘黑五’後一天就賣斷了貨,由于冬季會持續幾個月,帽子需求還有,我正在各地調集原料,加緊生産,填補庫存。”

“跨境電商的體量究竟有多大?過去五年,中國跨境電商的出口規模增加了17倍;國内的跨境電商主體今年已達到10.1萬家。”魏建國表示,“與谷歌、亞馬遜等平台不同,快速發展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不僅出口了東部的外貿‘新三樣’,還把中西部那些沒有機會在廣交會上展示的産品也直接送到了國際市場的第一線。”

以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跨境為例,僅一年多的時間,其已深入廣東、浙江、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百餘個制造業産業帶,推動優質制造産品進入了北美、澳洲、歐洲、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多多跨境每天出口包裹量超過40萬個,日均貨重達600噸左右。

跨境電商全托管模式獲好評 外貿專家建議平台企業積極創新

▲ 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的多多跨境展台現場。鄭宇▕攝

作為企業代表參加此次研讨會的拼多多副總裁王雷表示,我們設計這個業務的初心是希望給中小外貿企業減負,為他們打通一條“全鍊路”的跨境通道。“制造工廠隻要把精力放在核心的生産制造、品牌管理以及研發設計上,回歸本職,就能輕松擁抱全球大市場。”

“目前來看,中國跨境電商的後發優勢日趨明顯,未來5年内有望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領域,并在中國的出口中與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魏建國認為,創新、開放、綠色是跨境電商高品質發展的核心,當從這三個方面狠抓落實。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需要提高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的支撐能力,尤其是面對數字技術發展給内在統一把握創新發展與綠色、協調和共享發展提出的新挑戰,要求打造以數字經濟驅動的兼具高效率和包容性的高品質發展模式。

中小企業站上國際大舞台

創新是跨境電商引領外貿步入全新階段的核心關鍵詞之一。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與經濟合作學系主任王健看來,中國跨境電商創新展現在模式創新、業态創新、政策創新、監管創新等方面。

“對比過去20年全球市場的變化,我們發現,以前,國内走出去的企業以大企業為主,而今,衆多小企業進入到了全球市場。多多跨境這個平台上就聚集了千千萬萬個中小微企業。這背後很重要的創新就是全托管模式,降低了中小外貿企業走向全球的具體業務實操門檻。”王健認為,中小企業開始廣泛參與全球貿易是目前全球市場變化中最重要的變化。

去年9月,多多跨境推出“全托管”“柔性供應”等創新模式,助力中國制造直連海外消費者。此後,國内其他跨境電商平台紛紛跟進。作為國内最早全面推行一體化內建式服務模式的跨境電商平台之一,多多跨境針對目前對外貿易及物流存在的困難,為商家提供包括網站引流、跨境物流、知識産權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務,簡化了出海流程,降低了外貿門檻,拓寬了訂單管道。

“以前做跨境與現在通過全托管做跨境,這個難易差别就像高數和九九乘法口訣表。”柳文海如此類比。

在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數字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胡麒牧看來,拼多多深入供應鍊環節,投入到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中,看上去似乎是“沉沒成本”,但實際上有助于優化平台供給,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的釋放。

“某種程度上,多多跨境是對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的一種有益嘗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陳文玲表示,以美國為例,拼多多主站把一些美國商品和中國的市場需求結合起來;而跨境業務又把中國制造的商品和美國市場結合起來。“這種線上的連接配接在建構促進國内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上發揮着很大的作用。”

進一步創造跨境電商的新優勢,陳文玲認為,大陸的制造業優勢、人才優勢、創新技術轉化為應用場景的優勢、數字化基礎設施優勢完全可以結合起來。“這種優勢就為我們形成跨境電商的國際化大平台大載體大通道創造了基礎和條件,我們未來完全可以創造并超越亞馬遜等國際性平台的影響力與輻射力,這就是創造國際化、市場化、社會化、數字化、智能化大流通的能力。”

透過企業的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魏際剛觀察到,平台經濟跨時空效應使其面臨不斷增強的國際競争、區域競争以及産業生态競争。平台越來越成為國家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要統籌推進平台經濟高品質發展,要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創新意識,緊扣國情,統籌發展與安全,統籌國内與國際兩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