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胃”健康,幸福“腸”伴——重醫大附三院消化内鏡中心推出便民服務:胃鏡當天做、腸鏡次日做、周末也能做!

作者:上遊新聞
保“胃”健康,幸福“腸”伴——重醫大附三院消化内鏡中心推出便民服務:胃鏡當天做、腸鏡次日做、周末也能做!

随着大家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胃腸鏡精細檢查和治療需求持續增加,“發現一個早癌,挽救一個病人,拯救一個家庭”已成為社會共識。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減少患者排隊等候,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消化内鏡中心現已優化内鏡預約流程,推出“胃鏡當天做,腸鏡次日做,日間零待床”,為患者提供高品質的胃腸鏡檢查治療服務。

門診挂号

門診患者當日不限号。挂号方法:1.關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公衆号”→就醫服務→當日/預約挂号;2.門診櫃台人工挂号;3.機器自助挂号。

内鏡檢查快速預約

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全天開放,進一步優化就診流程,患者持檢查單到門診負一樓内鏡中心分診台登記,當日檢查前,患者需保持空腹狀态。

腸鏡檢查:患者持醫生開具的檢查單和腸道準備用藥到分診台登記,符合條件的患者可于當日下午完成檢查(最遲次日内完成檢查)。

小貼士:

1.胃腸鏡檢查均可在當日取得報告。

2.周一到周日均可進行胃腸鏡檢查(周六/周日上午可做)。

3.内鏡檢查和治療同步,避免二次清潔腸道。

4.胃腸道息肉

5.胃腸道息肉>0.5cm且符合“日間手術”的,在檢查當日13點以前通過快速入院通道,辦理入院,當日即可切除,24小時内出院。

6.胃腸道息肉治療應有家屬陪同。

保“胃”健康,幸福“腸”伴——重醫大附三院消化内鏡中心推出便民服務:胃鏡當天做、腸鏡次日做、周末也能做!

哪些人群需要做胃鏡檢查?

根據 《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内鏡診治共識意見》,大于40歲人群都應該進行胃鏡檢查, 尤其是以下人群:

1.有幽門螺杆菌感染的人群。

2.反酸、燒心、嗳氣、食欲不振、胃脹、反胃、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腸鳴、疲乏無力、腰酸腿軟、身體困倦等一些非特異症狀者。

3.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複查者。

4.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出現黑便或柏油樣便。

5.X線鋇餐造影或CT、B超檢查懷疑胃、食管、十二指腸形态改變或局部增厚等改變時;

6.既往患有潰瘍病、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病變的患者。

7.45~50歲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篩查一次。

保“胃”健康,幸福“腸”伴——重醫大附三院消化内鏡中心推出便民服務:胃鏡當天做、腸鏡次日做、周末也能做!

哪些人群需要做結腸鏡檢查?

根據《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 大于50歲人群都應該進行結腸鏡的檢查。

1.尤其有腹部不适、腹脹、隐痛、進食減少、消瘦、黑便、慢性腹瀉、便秘、疑有消化系統疾病,更應盡快做腸鏡明确診斷。

2.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的定期複查;結腸息肉的電凝電切治療和定期複查;腸癌病人,術前需明确惡性良性腫瘤類型,病變範圍;術後也需定期複查,以便觀察病情的變化。

3.腸息肉、早期大腸癌或有家族史人群往往沒有臨床症狀,應該早期進行結腸鏡檢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4.結直腸癌術後患者,結直腸腺癌、腺瘤樣增生的患者治療後定期複查,1~2年一次。

5.45~50歲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篩查一次。

消化内科内鏡中心擁有奧林巴斯290高清全系列電子胃腸鏡40餘條,正常進行放大内鏡、色素内鏡等精細檢查,對消化道早癌的篩查、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正常開展内鏡下止血、異物取出術、胃腸道支架置入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紮術、硬化劑及組織膠注射等治療。目前已開展多項内鏡下手術,包括:内鏡下黏膜剝離術(ESD)、黏膜切除術(EMR)、超聲内鏡(EUS)、黏膜下惡性良性腫瘤全層切除術(EFR)、黏膜下惡性良性腫瘤挖除術(ESE)、黏膜下惡性良性腫瘤經隧道切除術(STER)、經口内鏡下環形肌切開術(POEM)、内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ERAT)、内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經内鏡内痔套紮硬化術等微創手術。

科室介紹

重醫大附三院消化内科共有醫護人員35人,其中醫生13人,進階職稱4人,護士22人。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專項1項,承擔重慶市科委課題1項,獲科技進步獎一項,在國内外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科室由門診、病房和内鏡中心組成,其中病房位于住院部五樓C區,編制床位40張;内鏡中心位于門診部負一樓,擁有一流的内鏡專家隊伍和配備有國際一流的内鏡裝置,年門診量達5萬多人次;年胃鏡、結腸鏡、膠囊内鏡、超聲内鏡、ERCP檢查及治療達3萬多人次;建立了消化内鏡診斷及治療、血管及非血管介入診治及消化危重病救治平台。

(文/通訊員 李文婧 圖/重醫大附三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