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作者: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長篇紀實小說《我去養老院了》,演繹上海今日之百姓故事。

《我去養老院了》,展示老人生活的真實狀态,是老人的生活顧問,也是廣大子女了解父母的獨特視角。

呈現你身邊的人,描寫你身邊的事,好看的故事情節、活靈活現的人物和有益的人生哲理,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38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

“呂老師,好英俊啊。”關美娟贊賞地說。

“真精神。”宋阿萍笑道。

“謝謝!”呂輝開心地說。陶依嘉從衛生間出來,換上了一身旗袍唐裝,嘴唇上塗了淡淡的口紅,笑着問大家, “還不算太老吧?”

“哪裡老啊,也就是 50 多歲啊。”關美娟笑道。

“太誇張了,可以減去 10 歲。”宋阿萍笑道,“希望你們玩得開心。”

“謝謝!”陶依嘉開心地笑了。

“上海人真浪漫!”黃紅梅正在收取餐盤,羨慕地說,

“我們鄉下人七老八十,都在等死,上海人還在談戀愛。”

大家都笑了。

陶依嘉和呂輝走出房間,走出養老院,坐着計程車來到南京西路。他們來到南京美發店理發,呂輝理好發以後, 就一直坐着等候,等到陶依嘉燙好頭發,已經是中午 11 點半鐘了。

“今天他們為我過生日。”陶依嘉笑着說,“也是你和他們的見面會。”

“很好,我可以看見他們了,還有周老師。”呂輝笑道。他們沿着南京西路朝西走,很快來到梅龍鎮酒家,按照服務員的指引,來到二樓太和殿包房。包房裡坐了不少人,陶依嘉看了看,三個兒子女兒都來了,兒媳婦和女婿來了,周琴心和葉璐也來了。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啊,對不起,遲到了。”陶依嘉說,她看到張孝霖和張孝珍,神态不太自然。

“姆媽,你好!”張孝霖熱情地對陶依嘉說,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今天大日子啊。”

“你好。”陶依嘉對張孝霖說,“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重要的人物。”

“我是呂輝。”呂輝自我介紹說,“和大家見面很高興。” “哦喲,呂老師你還認識我嗎?”周琴心笑問。

呂輝看着周琴心,惘然地搖了搖頭。

“我是周琴心。”周琴心說。

“啊,對不起,時光不饒人啊。”呂輝緊緊地和周琴心握手。

“我在馬路上碰到你,肯定不認識你。”周琴心感歎地說,“歲月無情催人老啊。”

“今天永遠是最年輕的一天。”呂輝笑道。陶依嘉欣賞地看着呂輝,滿臉笑容。

張孝珍走來走去,拿着手機不停地拍攝。

“張婕呢?她的兩個孩子呢?”陶依嘉問。

“張婕有事,最好的閨蜜今天結婚。”張孝霖解釋說。

“唉!”陶依嘉眼神暗淡,失望地歎了一口氣。

“百日生日宴也沒有請我,我至今沒有看見重外孫。”陶依嘉說。

“沒有請你,你在養老院晚上出來不友善,萬一跌跤, 我承擔不起啊。”張孝霖說。

“我叫你帶張婕來,你偏偏不肯,她晚上才參加婚禮的。”梅鳳妹埋怨張孝霖。

“張婕要做頭發,4點鐘就要趕到婚禮會館。” 張孝霖尴尬地解釋說,

“以後總有機會。”陶依嘉打圓場地說。

張孝明朝周琴心叫了聲“周老師”,周琴心淡淡地回答“你好”,就不再說話了;張孝明看見前妻葉璐,神色尴尬地說“歡迎”,葉璐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季芳芳以主人的态度上前和葉璐熱烈握手,表示歡迎。

張孝珍走到葉璐面前,親熱地拉着她的手說,“很久不見了,你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

“哪裡哪裡,你看你,才是活力四射呢。”葉璐滿臉含笑地說。

“姆媽,已經12點15分了,我們開始吧。”張孝霖說。“好好,聽你們的。”陶依嘉笑道。

張孝霖要求陶依嘉和呂輝坐到正對大門的主位上,他們笑着就座了。張孝珍搶着坐在葉璐旁邊,申江濤靠着張孝珍坐下,其他人先後入座。

“中式風格,這個酒店選得好!”陶依嘉看了看四周, 笑吟吟地說。

包房正面的紅色牆上挂着一幅繪有翠竹的畫作,一側牆上有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書法作品,另一側牆上是古人跳舞拉琴的玉石雕刻畫。一張紅木大圓桌四周,圍着紅木椅子,整個包房呈現出一派中國特色的古色古香。

“這是芳芳特地挑的。”張孝明說。

“姆媽,喜歡西洋風格,但更習慣于中式傳統。”季芳芳說。

陶依嘉看了一眼季芳芳,心裡湧起一陣厭惡和感覺, 不過,她沒有讓自己的情緒流露出來。

“姆媽,你今天打扮得真漂亮!”梅鳳妹忍不住贊歎。“上海評選十大最美老人,姆媽肯定榜上有名。”季芳芳誇張地說。

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陶依嘉身上:她穿着一身紅色的旗袍唐裝,一頭燙過的烏發,戴了一個黑白相間的仿古蝴蝶發夾,看上去有一種古典和時尚交融的美。

“你們看看,今天人人都漂亮。”陶依嘉說。

張孝霖、呂輝和申江濤,都是一身西裝和領帶;季芳芳一身白色旗袍,外罩黑色貂皮大衣,腳蹬靴子,十分引人注目;周琴心穿着藍色旗袍,顯得清閑自然,葉璐穿着黑色針織開衫露出白色 T 恤和一件黑色半身長裙,時髦中顯得素雅文靜。

季芳芳走到門口,關照穿着紅色制服的服務員上菜。随即,服務員端進來一道道冷菜:白斬雞、熏魚、蔬菜色拉、陳皮牛肉等。張孝霖和季芳芳起身為大家斟酒倒飲料。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開始吧。”陶依嘉對張孝霖說。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張孝霖清了清嗓子說,“我提議為姆媽的生日,為姆媽和呂老師的重逢,為在座各位的幸福,幹杯。”

大家站起來,舉起酒杯碰杯,然後坐下。

“今天是母親大人76 歲生日,”張孝霖熱情洋溢地說,

“我謹代表妹妹弟弟,代表我們全家,敬祝母親福樂綿長, 健康長壽!”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陶依嘉眼睛濕潤了。

“我們的母親特别偉大,我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病

去世了,母親獨自撫養我們三個兒女,生活很不容易。母親每天為我們做早飯,燒粥煮飯下面條,偶爾買來大餅油條和鍋貼,而母親則連續十幾年幾乎不吃早飯。”張孝霖彎腰從放在一邊的皮包裡取出一件衣服,舉起來給大家看, “這是姆媽穿了 20 年的衣服,它原來是什麼顔色,我想在座各位沒有人能夠認出來,因為衣服 20 年補了又補, 補到後來,本來的顔色都看不出來了。我一直珍藏着,那是母親對我們兒女愛的曆史印記。”

陶依嘉的眼圈紅了,眼眶裡噙滿淚水。

“姆媽,我敬你一杯!”張孝霖舉起酒杯,“我喝完, 你随意。”

陶依嘉站起來,舉杯和張孝霖的酒杯碰了碰 , 陶依嘉呷了一口酒,張孝霖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我們最盼望的事,就是姆媽晚上為我們念書。我記 得《格林童話》《安徒生的故事》《西遊記》《一千零一夜》等, 都是母親念給我們聽的;母親還教我們背誦《唐詩300首》《宋詞300首》。我現在開口就能背誦 300 首以上唐詩宋詞, 這是姆媽教育的成果。我祝願母親身體健康,晚年幸福!”張孝明深情地說完,走上前和陶依嘉擁抱。

大家都熱烈鼓掌,張孝珍和季芳芳用手機搶着拍照。“阿珍,你也講幾句。”張孝霖對張孝珍說。

張孝珍臉色微微紅了,“我沒有念過什麼書,沒有文化,盡管對姆媽充滿感激,可是不知道說啥好,不像阿哥、阿弟都是大學畢業生,講假話也是理直氣壯,滔滔不絕,很感動人的。”

全場轟堂大笑。

“這是什麼意思啊,你不能這樣調節氣氛啊。”張孝霖笑着扭頭看着張孝明,“阿珍是誇我們呢還是損我們呢?”

“對不起對不起。”張孝珍笑着說。

“她正規場合講不來話,除了吵架以外。”張孝珍的丈夫申江濤故作認真地說。全場又是一陣大笑。

“我上國中,有一次要表演節目,同學們都是新衣服, 而我沒有。我回家就哭了。母親把她的結婚戒指拿到當鋪, 換來錢為我買了一套新衣服。噢,我們的兒女,就是第三代,姆媽都帶養過。”張孝珍提高聲音,“祝老媽壽比南山超過烏龜!”

全場響起掌聲。陶依嘉連聲說“謝謝”。

“你要講幾句嗎?”張孝霖禮節性地問季芳芳。“好啊,我有話要說。”季芳芳笑道。

張孝珍不屑地橫了她一眼,申江濤用胳膊肘碰了碰她,提醒她要克制。周琴心不屑地看着季芳芳,葉璐則臉帶微笑。

“我嫁入張家以來,特别是最近三年和婆婆朝夕相處, 我覺得婆婆特别善良。她燒菜,總是選擇我喜歡的菜,比如蝦,比如排骨,比如芹菜; 她喜歡晨練,總是穿上絨布鞋套從卧室走到房門口,關門則是走到門外,把鑰匙插進鎖孔眼裡轉一轉,這樣就不會發出聲音,也就不會影響我的睡眠。細節說明人品,細節彰顯素質,我想起來就特别感動。我祝願婆婆安康如意,長命百歲!”她說完跑到一邊,拿起一束大紅色粉色康乃馨鮮花,舉起來給大家看,一邊顯擺地解釋着,“一共有99朵康乃馨,大家看,心型造型,康乃馨的花語就是我的心聲:祝母親快樂每一天!”她捧着那束花獻給陶依嘉,“我把婆婆當母親,祝母親快樂每一天!”

“謝謝你。”陶依嘉擠出笑容接過鮮花。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季芳芳把手機遞給張孝霖,“麻煩你幫忙拍照片。”她摟住陶依嘉,又對張孝明說“你過來,我們一起和姆媽拍一張照片”。張孝明走過來,季芳芳舉起左手摟着陶依嘉,放下右手握住張孝明的手;他難為情地縮了縮手,季芳芳更加親眤地緊握他的手。

張孝霖連拍了兩張照片。

張孝珍對梅鳳妹咬耳朵:“今天誰過生日?真惡心。”

梅鳳妹笑了笑,沒有表态。

陶依嘉很開心,樂得合不攏嘴。阿霖、阿珍那天宣布要起訴我的神态多兇狠啊,今天熱情真誠,像是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啊。

周琴心和葉璐耳語幾句,葉璐站起來為陶依嘉倒滿玉米汁,說:“陶老師,我和母親祝你生日快樂,晚年幸福!”

“噢,謝謝!”陶依嘉開心地喝了幾口玉米汁。

“我有許多話要說,可是再多的話也難以表達我的心情,我就用一句話來表達我的心情,”呂輝站了起來,舉起酒杯,笑着對陶依嘉說,“祝你生日快樂,開心每一天!”

“謝謝你的祝福!”陶依嘉也站起來舉杯說。 兩人碰杯,甜蜜地笑着,充滿愛意地互相看着。周琴心帶頭鼓掌,全場響起掌聲。

“姆媽,你說幾句好嗎?大家鼓掌歡迎。”張孝霖說完帶頭鼓掌。

大家都拍手鼓掌。

“謝謝大家光臨,”陶依嘉站起來說,“孩子們,你們的父親臨死前拉着我的手說,‘我真不舍得離開你們,你一定要把他們拉扯大,拜托你了!’我現在可以告慰你們的父親,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你們現在都很好,我很欣慰。今天大家為我過生日,我和呂老師都非常感謝你們。借此機會,我祝在座各位,包括我自己,身體健康,諸事順利。”

大家都站起來舉杯碰杯,互相祝賀,響起一片歡笑聲。

這時,服務員已經陸續端上熱菜:龍眼蝦仁、生爆鳝背、蟹粉蹄筋、草頭豬肝、蝦子大烏參、紅燒富貴魚鑲面、清炒豆苗等,把個圓桌子放得滿滿的。

“大家多吃點。”陶依嘉說。

“現在進入第二個議程,”張孝霖站起來,“讓我們舉杯慶祝母親和呂老師的重逢。”

大家站起來一起碰杯,一陣清脆的碰杯聲。

“我熱烈祝賀你們重逢,真是天大的喜事!”周琴心朝陶依嘉和呂輝說。

“謝謝。”呂輝笑着對周琴心說。

“哎,你們都長大了。”呂輝看着張孝霖兄弟和張孝珍感慨地說,又為陶依嘉搛上草頭豬肝。

“我記得呂叔叔當年來我們家,是我們最期待的事了, 有肉吃,有西瓜吃,有糖果吃。”張孝霖回憶說。

“有一次呂叔叔買一條花色圍巾送我,讓我開心了好長時間。”張孝珍說。

“我喜歡呂叔叔來,因為有電影看了。”張孝明說。“後來我們長大了,才明白呂叔叔買電影票是調虎離山計啊。”張孝霖笑道。

大家哈哈大笑。

“我當初來你們家的時候,你們都是孩子啊,現在都成為企業家、上司和專家了,這說明你們母親的培養有功, 說明你們自身的努力有效,我為你們的成功而高興。有一句老話,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在上海出行幾十年就喜歡坐計程車,可是還沒有第二次遇見載過我的司機。在我看來, 人生何處能相逢?”呂輝舉起酒杯站起來,“來,阿霖、阿珍、阿明,為了我們有緣重逢,幹一杯。”

張孝霖他們都站起來,呂輝一一和他們碰杯,然後鄭重地把酒喝完。

“周老師,在這個世界上茫茫人群中遇見,就是一種緣分,而遇見後還能成為好朋友,甚至成為夫妻的,那就要有特别的緣分,更是一種難得的幸運。我要敬你一杯,沒有你當初的介紹,我是不可能認識陶老師的,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重逢。”呂輝舉起酒杯,真誠地向周老師敬酒。

“有緣千裡來相會,你們有緣。”周琴心看了看張孝霖、張孝珍,“你母親為了你們,放棄了早就可以得到的愛情。不過,蒼天有眼,讓他們重逢了,盡管有點晚,可是春天畢竟還是來了。”

“謝謝周老師。”呂輝滿臉笑容。

“我要向呂叔叔道歉。當初,姆媽要嫁給呂叔叔,我帶頭反對,現在要罰酒一杯。”張孝霖給自己的酒杯倒滿酒,舉起酒杯喝了個底朝天。

季芳芳看見服務員為每人端上一盅香菜海鮮羹,對大家熱情地說:“來來,趁熱吃,海鮮羹味道可以的。”

“你身體恢複了嗎?”陶依嘉問季芳芳。

“有反複的,總的來說好多了。”季芳芳回答。

“還是要注意調理,健康最重要。”陶依嘉說。

“謝謝姆媽!”季芳芳說。

“葉璐,你什麼時候舉行婚禮呢?”張孝珍故意大聲地問。

全場幾乎所有的人都一愣,一齊都看着葉璐。張孝明神色尴尬,季芳芳臉色很不自然。

“還沒有最後确定日期,不過也快了。”葉璐臉紅了, 低聲說。

梅鳳妹驚訝地問張孝珍,“葉璐要結婚了?未婚夫是什麼情況?”

“未婚夫是葉璐讀大學的同班同學,過去追求葉璐, 被葉璐拒絕了,因為葉璐愛上了阿明。最近校友聚會遇見了,他聽說葉璐單身,就拼命地追求他。”張孝珍故意大聲地說,還報複地瞅了瞅季芳芳,“葉璐即将在春節舉行婚禮。”

“不要說了。”葉璐難為情地阻止張孝珍說下去。 “葉璐的夫婚夫是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終身教授,葉璐即将成為美國教授夫人。”張孝珍說,“哎,我倒忘記問了,你結婚後去美國居住嗎?”

“婚禮後就去美國。”周琴心代為回答。

“琴心,你也會去美國嗎?”陶依嘉問。

“我們安頓好了就接姆媽過來。”葉璐回答。

“啊,好事。”陶依嘉突然想起什麼,“哎,葉璐的未婚夫,不就在張波念碩士的大學嗎?” “是的。”張孝明尴尬地回答。

陶依嘉看見張孝明滿臉窘迫,馬上調換話題,問了張婕和她兒女的情況,問了申佳的情況,也問了張波的情況, 阿霖、阿珍和阿明一一作答,陶依嘉聽了很高興。其間,服務員端上炒面、鮮肉小籠饅頭。

張孝明突然把手機給陶依嘉,說:“張波要和你通話。” “麻煩大家安靜一下。”季芳芳對大家說。

全場安靜,大家都看着陶依嘉。 “奶奶,祝你生日快樂!”張波說。

陶依嘉驚喜地看着手機螢幕上的張波,“張波,謝謝你。”

“聽說你要結婚,我很開心,熱烈祝賀。”張波說。

“哦,你也知道了?謝謝你。聽說你決定考博士了?” 陶依嘉興奮地問。

“是的。不過有點難,競争的人太多。”張波說。

“不要怕,要有勇氣,要有自信心,我看你哪裡都不比别人差。”陶依嘉鼓勵地說,“哎,你的博士生導師叫什麼名字啊?”

“彼得,是一個美籍華人,終身教授。”張波回答,“謝謝奶奶的鼓勵,我不多說了,最後再一次祝奶奶生日快樂,新婚生活幸福。”

“好好,謝謝!祝你心想事成,考上博士。”陶依嘉說完笑着把手機還給張孝明。

“孫子的電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季芳芳說。

“葉璐,你的未婚夫叫彼得嗎?”陶依嘉問葉璐。

“是的。”葉璐輕聲地說。

張孝明尴尬地看了看季芳芳,張孝珍開心地笑了。

“張波真可愛,張婕、申佳也都可愛。”陶依嘉笑道,幸福地回味和孫子張波通話的情景。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姆媽現在愛孫子外孫女,超過了愛我們。”張孝霖開玩笑地說。

“你們已經不可愛了。”陶依嘉開玩笑地回答。

大家都笑了。

張孝霖微笑着喝酒搛菜,心裡盤算着如何把話題引到呂輝的财産上面來,這可是今天的一個重要任務啊。現在看呂輝的作派,是沒有什麼特别消費的人,他一輩子單身, 幾十年肯定積累了許多錢啊,要迅速摸清楚他的家底。他看見呂輝的目光朝他看過來,就鄭重地說:“呂老師,我姆媽白内障開刀多虧了你,謝謝你。”

“自己人謝什麼。”呂輝笑道。

“依嘉,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辦喜事啊?”周琴心問。“問他吧。”陶依嘉充滿愛意地看了看呂輝。

“噢,我們想在元旦舉行婚禮。”呂輝笑道。

“元旦那天,請各位把時間留出來。我和呂老師舉辦結婚喜宴。我們隻接受祝賀,不接受任何禮物。”

“這怎麼行呢,這麼大的喜事我們總要表達心意的。”季芳芳分别搛熏魚給陶依嘉和呂輝。

“禮物堅決不收。”陶依嘉重複地說。

“呂老師,你和姆媽結婚,你家裡的房子怎麼辦啊?” 張孝霖随口問,特地瞟了一眼張孝珍。

“我住的房子拆遷了,得了一筆補償款。我沒有買房子,買市區的,太貴,買郊區的,路太遠,再說身體也不好, 索性就住進養老院了。”呂輝坦率地說,“我們先在養老院租一間單人間作為新房,以後看看情況再說。”

“新房設在養老院,那怎麼行。你和姆媽在一起,要買房子的話,我認識幾個房産老總,可以拿到優惠。”張孝霖笑着說。

“呂老師,你們年齡這麼大了,過一天是一天,應該一步到位最好,這樣姆媽也有自己的住房了。”張孝珍直率地說,“大阿哥有關系,托他買新房吧。”

陶依嘉聽了感到不舒服,阿霖和阿珍太功利了,他們在摸呂輝的家底呢。

張孝明很開心,這下子姆媽有地方安居了。他歡喜地看了季芳芳一眼,可季芳芳隻當沒有看見,熱情地為陶依嘉和呂輝搛上龍眼蝦仁,呂輝說“謝謝”。季芳芳又為張孝明搛上鳝背。

張孝霖暗想,呂輝不可能買不起住房的,看來他是老奸巨滑,對我們秘而不宣。他得到的拆遷款可能就有千把萬,加上多年積蓄,甚至還有父母留下的遺産,有個 2000 萬人民币是很正常的事。要迅速摸清他到底有多少錢,如果他錢多的話,催他和母親領結婚證,這樣的話,以後他們死了,我就能分到一筆錢;如果不辦證,那就什麼也拿不到。呂輝,不要閃爍其詞,我今天要逼你表态,讓你亮出家底!

“新房設在養老院,太簡陋了。”張孝珍搖了搖頭,“那太委屈姆媽了。”

“哎,阿珍說得有道理,”張孝霖說,“我有幾個想法,說出來供姆媽和呂老師參考。我認為要買新房作婚房, 好好享受生活,也是對你們遲到的愛情的最好回報。姆媽辛苦了一輩子,呂老師也是,呂老師也不會讓姆媽寄人籬下吧。再說,婚房設在養老院,讓我們子女臉上無光,羞于出口。”

陶依嘉想插話讓阿霖不要再說了,省得呂輝難堪,可是轉念一想,讓阿霖繼續表演,看看他的真實面目。她想到這,呷了一口面前的飲料,微笑地聽着,似乎顯得很有興趣。

“還有,現在許多老人再婚,都不辦結婚證,這樣來去自由,也減少了财務上可能發生的糾紛。我不知道姆媽和呂老師是怎麼考慮的,我的意見,要到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堂堂正正地結婚。”

呂輝微笑着對張孝霖說:“謝謝你的關心。”

“最後,我建議姆媽和呂老師的婚禮推遲,最好在春節結婚。”張孝霖說,“我動員我所有的關系,迅速買下二房一廳或者三房一廳的新房,地段要在市中心區域,預算 1500 萬左右。買好房,以最快的速度裝修,然後舉辦隆重的婚禮。買房和裝修的事,我來負責,阿珍和阿明配合我。”

“這是好點子!”張孝珍跷起大拇指,“我一定全力配合。”

“呂老師,你看呢?”張孝霖笑了笑,擡眼期待地看着呂輝。

“阿霖和阿珍的好意,我非常感謝。”呂輝滿臉笑意。他看了看陶依嘉,側臉對張孝霖說,“我原來住的是一室戶,公房,得到的折遷款是 300 萬元;我的曆年積蓄是 80 萬,是以,非常抱歉,我根本沒有經濟能力買你所說的新房。我唯一也是渴望奉獻的,就是我對陶依嘉同志貢獻全部的愛。”

“隻有這點鈔票,結啥婚啊?”張孝珍脫口而出。

“這出乎我的意外了,呂老師是開玩笑。”張孝霖連連搖頭,“呂老師,愛情是要由物質作為基礎的,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是空中樓閣,遲早要倒塌的。”

呂輝的明亮眼睛頓時暗淡無光,神色頗為尴尬。

“阿霖、阿珍希望呂老師買房,你們的好意我領了,”陶依嘉說,“我也渴望有漂亮的新房,但我更渴望擁有相知相愛的丈夫。古人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兩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呂老師,就是我一生期盼的‘熊掌’。我得到呂老師,一切都滿足了!”她說着肩膀朝呂輝的肩膀親昵地靠了靠。

“謝謝!”呂輝對陶依嘉說,他的眼眶濕潤了。

“姆媽,你不是 16 歲的少女,”張孝霖冷笑道,“沒有面包,沒有牛奶,沒有任何吃的東西,浪漫的愛情能夠維持多久呢?”

“姆媽,你真是幼稚天真,阿霖也是為了你好呀。” 張孝珍說,“你一把年紀了,辛苦了一輩了,最後找的男人這麼窮,有啥意思啊。”

全場一片沉默,陶依嘉的臉色頗為難看。

周琴心想說什麼,葉璐用胳膊肘碰了碰她,示意她不要說話。

“你們怎麼可以說這種話呢?”張孝明沖着張孝霖和張孝珍說,“姆媽和呂老師擁有愛情,那就足夠了,這愛情千金難買,一世難求。圍繞着房子糾纏不清呢,别有用心,也太勢利了。”

“你不勢利為什麼要把老房子過戶給自己呢?姆媽讓給你,你也應該拒絕啊。”張孝珍不客氣地回敬道。

“阿明還是少說幾句,你現在的公信力發生問題了。” 張孝霖笑道。

“你獨吞了老房子,還把前樓賣掉,賣掉的錢一人全部獨吞,有什麼資格談勢利不勢利的?哼!”張孝珍對張孝明說。

“我不想解釋,但我總不像有些人,居然勾結起來,要把自己的親生母親告上法庭。”張孝明瞪着張孝霖和張孝珍,他還要說下去,季芳芳趕忙拉了拉他手臂。

全場的空氣頓時嚴肅起來,一道道驚愕的目光掃來掃去。

“今天為姆媽祝壽,不要談其他。”張孝霖看了看張孝珍和張孝明說,“到此結束。今天是大日子,不要讓姆媽不開心。”

“我和呂老師結婚的事,不要再說了,我和呂老師會安排好一切的。”陶依嘉一錘定音地說,“我們會請大家喝喜酒的,如果需要幫忙,我也會開口的。當然,我對你們的關心,表示感謝。”

張孝霖和張孝珍無話可說,互相交換了一下無奈和不滿的眼神。

“是不是要壽星吹蠟燭了?”張孝明問張孝霖。

“好,我來。”張孝霖擠出笑容宣布,“請老壽星吹滅生日蠟燭,分享生日蛋糕。”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季芳芳把放在旁邊桌上的10寸蛋糕拿到餐桌上打開,陶依嘉彎下腰,眼睛盯着蠟燭,鼓起嘴唇,屏足氣,用力吹了一口,頓時蠟燭被吹滅了。

全場響起掌聲。

“請老壽星為我們切蛋糕。”張孝明說。

季芳芳遞上小刀,陶依嘉接過來,用心地切着一塊塊蛋糕。大家都看着,多個手機啪啪啪地拍照。張孝明點亮蛋糕上一根音樂蠟燭,響起《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大家都跟着唱了起來。

梅鳳妹和季芳芳把一塊塊蛋糕送到每個人面前。

張孝霖很失望,看來呂輝真的沒有什麼錢,他對姆媽的婚事也沒有什麼決定權,她有自己的主見。他抱歉地說“我出外抽根煙”,說完就走了出去。

大家聊到下午 2 點半,宴會即将散場,張孝珍提議合影留念,大家一緻贊同。張孝珍讓大家排列在古人跳舞拉琴的玉石雕刻畫前面,她舉着手機取景。張孝霖把西裝整理了一下,把領帶拉平,問梅鳳妹“可以嗎”,她點了點頭。張孝珍叫來服務員,指着手機說,“就摁這裡,多拍幾張。”她說完就站到葉璐身旁,伸出一隻手親切地摟住她。

服務員拍好後,張孝珍拿過手機看了看,“好,拍得不錯。我稍後把照片轉發給大家。”

“謝謝你。”呂輝對服務員說。

“你今天不拿個單反機來拍照,攝影家的才能浪費了。”梅鳳妹對張孝珍說。

“江濤讓我拿手機拍拍就可以了。”張孝珍說。

“她帶單反機來,就會一直拍照,無法享受親情了。”申江濤笑道,“再說,手機拍攝,效果也很好。”

“這麼說,我還要謝謝你喽。”張孝珍嬌嗔地對申江濤說。

宴會結束了,張孝明要開車送陶依嘉和呂輝回養老院, 陶依嘉說不用了,她還想和呂輝逛逛南京路。

“我為你高興。”周琴心開心地對陶依嘉說,“這次機會你抓住了。”

陶依嘉用手肘歡喜地撞了周琴心一下,“呂輝說我們專門要聚一聚。”

“好好,等你通知。”周琴心笑道。

“陶老師,我為你高興。”葉璐對陶依嘉說。

“謝謝。我也為你高興,”陶依嘉對葉璐說,“我祝福你生活幸福!”

“謝謝陶老師,我真的為你開心。”葉璐說,“祝賀!”陶依嘉一手拉着周琴心,一手拉着葉璐,開心地笑着。

大家走出酒店,走到南京西路上,随後各自散去。

(待續)

作者簡介:

柯兆銀,副編審,資深媒體人。先後在多家報刊社工作,擔任責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和副總編輯。創作撰寫的小說、散文和新聞人物采訪文章,在《萌芽》《上海小說》《新民晚報》《解放日報》《聯合時報》《文化與生活》《上海灘》《國際市場》等報刊上發表, 曾有長篇小說《聯考的故事》等多部作品出版。

重要提示:《我去養老院了》由知名主持人齊歌演播111集,在喜瑪拉雅平台播放,歡迎收聽。

齊歌,知名廣播電台主持人,播講過多部小說;他聲音優美動聽,擅長抓住作品精髓和人物性格,繪聲繪影,讓人如臨其境,欲罷不能。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齊歌演播工作照

特殊的生日宴故事多多,“繼父”和兒女見面,母愛的奉獻讓人感動,争吵聲讓人驚乍——《我去養老院了》長篇紀實小說連載之三十八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