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作者:雷科技

12月14日,以「新起點,再出發」為主題的MEET 2024智能未來大會在北京舉行。承襲MEET系列年度行業觀察的視角,大會邀請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等二十餘位來自智能科技産業、科研、投資領域的行業領袖,共同交流、碰撞思維,探讨行業破局之道。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AI實驗室大模型團隊負責人栾劍受邀參會,并發表主題演講《小米大模型賦能「人車家全生态」》。大會現場還重磅揭曉2023人工智能年度評選結果,小米入選「2023人工智能年度領航企業」榜單,展現了小米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上的領軍能力。同時,作為國内使用者量最大的智能助手之一,小愛同學憑借大模型帶來的跨越式智能體驗,獲評「2023人工智能年度傑出産品」。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MEET智能未來大會,是量子位主辦的極具行業影響力的年度峰會,于每年年底舉辦,意在對智能科技行業一年的發展做出總結,并對行業未來趨勢做出預判,是AI從業者評判AI落地的最佳年度參考。

會上公布了2023年度領航企業榜單,集中了技術硬核、資本看好、客戶信賴、商業有成的50家公司,是中國 AI 領域的中堅力量。2023年,小米進行了科技戰略的更新:深耕底層技術、長期持續投入,軟硬深度融合,AI全面賦能,總結為公式(軟體×硬體)ᴬᴵ,第一次明确地把AI放到了次方的位置。憑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出成就與領軍地位,小米公司榮獲「2023人工智能年度領航企業」。

年度産品則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評選出最受關注、最有落地價值的10款AI産品。本次大會中,小愛同學獲評「2023人工智能年度傑出産品」。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小愛同學是小米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廣泛應用于衆多小米裝置中,是國内使用者量最大的智能助手之一。2023年8月,小愛同學更新了大模型版本。大模型技術的加持為小愛同學的使用者體驗帶來了跨越式更新:通用的問答和對話能力大幅增強;建立垂直領域專業助手,長尾和多輪Query的對話體驗提升;新增文本圖檔等内容生成類能力;傳統自然語言處理任務(意圖了解、内容安全等)的效果大幅改善,大模型能力正完美融入到小愛同學的現有架構中。

在主題演講環節,小米公司的大模型團隊負責人栾劍,分享了關于“小米大模型賦能「人車家全生态」”的内容。他介紹了小米大模型的研發思路,并展望了該技術在未來應用中的前景。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栾劍介紹,小米堅持AI長期投入、全面賦能。小米很早就對人工智能進行布局,并持續投入AI技術發展。大模型是下一個人工智能的高地,今年4月,小米成立大模型團隊,并将“輕量化、本地部署”定為小米大模型技術的主力突破方向。

為什麼是“輕量化、本地部署”?栾劍着重根據小米自身特色對這一研發思路進行了解讀。截至2023年9月30日,小米IoT平台已連接配接6.99億台裝置,是全球最大的的消費級IoT平台。小米認為,在端側部署的大模型最終需要與硬體裝置所在的場景和它具備的能力結合。不同類型的裝置必然需要不同的能力組合。基于此,差別于常見的“通用大模型”和“垂類大模型”,小米提出并着力發展“場景大模型”。

8月,小米釋出了13億、60億兩個參數規模的大語言模型,通過在幾大中文任務榜單上的評測結果證明,較小參數規模的模型通過定制和優化,在部分場景可以達到媲美雲端的效果。10月,小米在部署了高通骁龍8 Gen 3晶片的手機端也率先基于NPU跑通了60億參數的模型,确認了端側大模型在生成速度、功耗等方面,都達到真實可用的程度。目前,AI大模型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小米全系統,包括實時語音轉字幕技術、端側大模型圖像編輯技術等。但小米認為,這還隻是開始,大模型能做的絕不僅止于此。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接下來,栾劍在演講中展望了大模型應用的未來。小米認為,未來的設計中,雲邊端大模型的結合必不可少。這裡的“邊”是指,一個場景下算力和存儲能力最強的裝置。“端”具備處理簡單問題的能力,當需要同場景下多裝置協同或者問題比較複雜時,就需要上升到“邊”來處理。而如果需要跨場景協同或者處理更加複雜的問題,就需要上升到“雲”。這種根據需求的分布式計算,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務的綜合成本。與此類似,記錄檔也會在雲邊端的裝置上分布式存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使用者的隐私。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雲邊端的配合就需要軟體層的打通,小米全新推出的小米澎湃OS就是為萬物互聯而生。通過全裝置思考中樞Xiaomi HyperMind,不僅能夠遠端感覺來自所有裝置的資訊,而且通過綜合了解和學習,可以下發指令給多個裝置協同完成目标任務。更重要的是,Xiaomi HyperMind不僅能被動滿足使用者需求,還能在使用中和使用者産生默契,為使用者主動提供服務,将裝置互聯帶進“主動智能”時代。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由此,栾劍再次回顧小米全新更新的「人車家全生态」戰略,這其實是搭建了一個囊括生活中三大場景的宏大架構。未來,每台終端裝置都将擁有最符合自己使用場景和能力需求的端側大模型,它們又通過統一的作業系統平台共通互聯,根據需求分别調用雲邊端的資源,滿足使用者方方面面的需求。

MEET 2024 | 新起點,再出發,小米展望大模型未來應用

大模型成敗的關鍵在哪裡?演講的最後,栾劍給出了他的答案:入口在硬體,粘性靠生态。“入口在硬體”即大模型服務歸根結底都需要通過硬體去通路。而大模型的使用者粘性弱的問題則需要靠生态解決,不僅是軟體的生态,也是硬體的生态。當大模型不再是簡單的對話工具,而是成為無所不包、響應及時、主動服務的生活助手時,使用者粘性自然就會随之而來。為此,小米已經搭好了人車家全生态的平台,希望大家一起來共同建設。

2023年,小米進行了科技戰略更新,公布了新的科技理念:選擇對人類文明有長期價值的技術領域,堅持長期持續投入。未來,小米将不斷探索雲邊端結合的大模型解決方案,結合「人車家全生态」戰略,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大模型帶來的美好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