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我叫張靈芝,今年18歲,是一名高中生。放學後,我剛走出教學樓,就看到我的同桌小李站在校門口,兩隻手背在身後,臉上帶着害羞的微笑。

“靈芝,請你等一下。”小李走過來,眼神躲躲閃閃的。

我有些意外,因為小李平時不是一個主動的人。“什麼事啊?”

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原來小李喜歡我,但是我從來沒有把他當作男朋友看待過。

“呃,不好意思,小李。”我尴尬地笑了笑,“我現在還不想談戀愛,我們做朋友就好。”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小李的臉“唰”的一下白了,眼神裡滿是受傷和失望。“好吧,我知道了。對不起,靈芝,你不用在意我剛才說的話。”他低下頭,轉身就要離開。

我看他情緒很低落,忙拉住他的胳膊說:“小李,不要這麼難過嘛。我很榮幸你喜歡我,但是我現在真的沒準備好談戀愛。這不代表你有什麼不好,是我自己的問題。别放在心上,我們還是好朋友。”

小李勉強笑了一下,目光還是黯淡的。“嗯,我明白的。那我先回家了,靈芝你慢走。”

我目送小李離開,心裡還是覺得過意不去。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身後叫我:“小芝,你怎麼還不走啊?”

我回頭一看,是我的奶奶劉嫣英。她是來接我放學的。我快步跑過去,撒嬌似的挽住奶奶的手。“奶奶,剛才有個男生向我表白來着。”

“咦,表白?”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這麼快就有人追你啦,看來我們小芝長大了。”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才沒有呢,奶奶。”我不以為然地說,“我還小,談戀愛太早了。”

“是嗎?”奶奶拉着我往校門外走,“奶奶以前16歲就訂婚了,17歲時候就嫁過門去了。不過那個時代和現在不同,你想什麼時候談對象都行。”

我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還是想着小李剛才落寞的樣子。

奶奶察覺我在走神,關切地問:“怎麼了,小芝?你看起來心事重重的。”

“也沒什麼,就是覺得害小李傷心了,有些過意不去。”我歎了口氣。

奶奶溫暖的手輕輕拍着我的手背:“喜歡一個人被拒絕,難免會難過。但感情的事要慢慢來,你做了自己想做的選擇,不需要自責。”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奶奶嫁給爺爺已經50多年了,但據我父親說,他們的感情一直不好。爺爺酗酒成性,經常打罵奶奶。為了擺脫這樣的婚姻生活,奶奶甚至想過離婚,但終究沒有踏出那一步,因為在那個年代,離婚對一個女人來說意味着巨大的恥辱。

我的父母都不敢在奶奶面前提起爺爺,唯恐勾起她的傷心記憶。我也隻在偷聽父母談話時了解到一些瑣碎的過去。是以今天,看到奶奶臉上複雜的神情,我不禁好奇她的故事。

“奶奶,你和爺爺的感情一定很辛苦吧。”我試探着說,“我能問問你們的故事嗎?”

奶奶沉默了一會,然後點點頭:“也好,這些往事早就過去了,跟你聊聊也無妨。”

我滿懷期待地看着奶奶。她開始講起她17歲時被父母定親,對象就是後來的爺爺。起初,奶奶對這門婚事并不反感,因為爺爺長相英俊,又有房有車,在奶奶看來是個不錯的人選。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可是婚後,爺爺的真面目暴露出來,他經常喝酒後毫無理由地打奶奶出氣。為了生計,奶奶隻能忍氣吞聲,但她内心早就對爺爺死心了。

“聽到你說喜歡的人被拒絕會傷心,奶奶突然想起自己的經曆。”奶奶眼神黯淡,“我嫁給爺爺時還抱有幻想,可很快就破滅了。過了這麼多年,我雖然早已習慣,但提起來還是難免難過。”

我心疼地抱住奶奶:“對不起,奶奶,我不該問起這些。不過您真的很堅強,能忍受那麼多年的痛苦。”

奶奶摸摸我的頭發,臉上露出釋然的表情:“我活下來,是因為有你爸爸還有你呀。我不能放棄,因為我是個母親。”

聽奶奶這麼說,我眼眶一熱,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奶奶輕聲安慰我:“好了,不要哭啦。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奶奶一點都不難過,因為有你在奶奶身邊。”

我擦幹眼淚,點點頭。和奶奶說了這些,我似乎可以更了解她内心的傷痛,也更佩服她的勇氣。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奶奶都沒有放棄,這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人生教訓。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爺爺去世已有十多年了,奶奶終于重獲自由,過上了甯靜祥和的生活。可就在兩年前,奶奶突然中風倒下,右半身癱瘓,我父母才把她接到家中照顧。

一開始,我還為能和奶奶朝夕相處感到開心。但很快,我發現父母對奶奶的态度遠未如我所想的那麼友善體貼。

有一次,奶奶手腳不便想去衛生間,我父親不耐煩地說:“才去過,怎麼又要去?真是越大越任性了!”我母親也嫌棄奶奶吃飯慢、勞動她,經常抱怨“要照顧老人真麻煩”。

我看在眼裡,隻感到莫名的怒火。奶奶雖然年老,但對父母一直很孝順。現在她身體虛弱,最需要我們關心,父母怎麼能對她那麼冷漠?

一次飯後,奶奶想要些水喝,我父親正忙着收拾桌子,不耐煩地說:“等我忙完再給你倒。”

我心裡一揪,忙安慰奶奶:“您才沒有添麻煩!我挺喜歡奶奶住在我們家的。”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奶奶勉強笑了笑,沒有說話。我知道,她之是以住進我家,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父母強行“接回家”。奶奶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即便生病也不願拖累别人。

那天之後,我開始留意父母對奶奶的态度。果然,他們把奶奶當作是一個累贅,認為照顧她是“不情之請”,經常露出不耐煩的神情。我為奶奶感到難過,也很失望父母會如此無情。

一天,奶奶跟我說她想搬去養老院住:“我知道在家隻會打擾你們生活。去養老院有人照顧我,你爸媽也能舒坦些。”

我情緒很激動,抱着奶奶說:“不要走!我會照顧奶奶的,絕不會嫌棄你。”

奶奶輕拍我的背,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我活這麼大歲數,也該學會自己照料自己了。我不想跟你父母一直僵着,大家都辛苦。去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

我看着奶奶堅定的眼神,終究沒有勸阻。我知道,這是奶奶的決定,也是她重新獲得自主權的重要一步。盡管我會想她,但我必須尊重奶奶的意願。這就是成長,也是愛的表現。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新環境總需要時間适應。剛入住養老院的時候,奶奶的心情還是有些惆怅的。

入住一周後,從業人員林護士注意到奶奶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便主動過來搭讪。

“劉奶奶,我看您一個人坐在這裡,是不是不太适應這裡的生活?”林護士體貼地說。

奶奶笑了笑:“也不是不适應,就是需要一點時間習慣新的環境。我一個人住太久了,突然來到這裡,還真有些不太自在。”

“我了解您的感覺。”林護士點點頭,“但我相信,過一段時間您就會覺得這裡也很溫馨的。我們會定期組織一些活動,讓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唱歌,也會 節日,您可以慢慢融入進來。”

奶奶聽了林護士的話,心頭的石頭似乎落了地。她開始期待起與其他老人一同參與的集體活動了。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就像林護士所說,過了一段時間,奶奶逐漸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她認識了養老院裡一群性格開朗的老人,發現大家都非常友善。音樂會、聚餐、園遊會,豐富的集體活動讓奶奶不再感到寂寞。她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活力,每天開開心心的。

“謝謝你們,讓我找到了新的家。” 一天,奶奶感激地對林護士說。

“别這麼說,劉奶奶。”林護士笑了,“這裡就是您的家,我們會盡全力讓每一位老人都活得開心。”

我會定期去養老院看望奶奶。看到她在這裡生活得那麼快樂,我也感到欣慰。或許奶奶生病後搬來我們家并非最好的選擇,但她最終還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

人生就像一場旅程,在各個階段我們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家。現在我終于了解,家不是某一個地方,而是當你感受到幸福和歸屬時的那個地方。我希望餘生能繼續陪伴着奶奶,與她一起在這個溫馨的“家”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

入住養老院已經一年多了。這裡的生活清閑祥和,奶奶感到久違的充實和快樂。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昨天中午,奶奶神清氣爽地去了院子裡曬太陽。她邊曬邊看着其他老人聊天打牌,心裡湧起一種淡淡的滿足。

“劉奶奶也來曬太陽啊。” 旁邊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奶奶轉頭一看,是她的老友李阿姨。李阿姨比奶奶大兩歲,是奶奶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阿姨,今天陽光這麼好,當然要出來曬一曬。”奶奶笑着招呼李阿姨在她身邊坐下。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天來。奶奶說起她的孫女靈芝近期考入了心儀的大學,李阿姨也跟奶奶分享她的子孫最近的近況。

“哎,我們活到這個歲數,能看到子孫們個個都成家立業,真是老之将倦矣。”李阿姨感慨地說。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是啊。”奶奶點點頭,“我這一生,能看到子女健康成長就心滿意足了。以前總擔心他們的事,現在跟你聊聊天,聽聽大家的近況,倒也輕松愉快。”

“說的有道理!”李阿姨笑着說,“我們老了,管也管不了子孫的事。有空還不如多找找樂子,生活才精彩。”

奶奶會心一笑。她發現自己真的無需再為子女操心,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也早已成熟獨立。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才是奶奶現在最想要的。

“對了,下周我們養老院要組織春遊,去櫻花公園賞花。”李阿姨說,“到時候咱們一起去吧?”

“好啊,我正想着參加呢!”奶奶高興地說,“好久沒有賞過花了,一定很美。”

這樣的生活才配得上“養老”二字,奶奶感歎。與志同道合的老人朋友們打打牌、聊聊天,體驗各種活動,讓她感到生命的升華,而非單純度過餘生。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也許兒女想照顧我也是出于一片孝心,奶奶想。但我現在不需要他們的照顧,反而需要一份屬于自己的快樂。我還有許多想做的事,許多夢想期待着實作。

日子一天天地過,轉眼間我在養老院已經住了兩年。雖然身體日漸衰老,但我盡可能地保持積極的心态,享受着陽光與友誼帶來的暖意。

“什麼,你要搬走?”我有些驚訝。

“是啊,我兒子一家人搬到北京生活了,他們一直讓我也搬過去和他們住。”李阿姨說,“我一開始還婉拒了,但後來想想,搬過去也好,可以多陪陪孫子孫女。”

我有些沉默。李阿姨是我在這裡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一想到她就要搬走,我心裡難免有些失落。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劉奶奶,您說我這麼做對嗎?”李阿姨察覺到我的失落,關切地問。

我努力擠出一個笑容,握住她的手:“阿姨,您選擇跟孩子在一起,是出于對他們的思念和關愛。我完全了解。您放心去吧,到了新家一定要保重身體,要時常聯絡我們這些老朋友啊。”

“放心吧,我一定會的!”李阿姨開心地說。

就這樣,李阿姨很快便收拾行李,離開了我們的養老院。我雖然舍不得,但知道這對她而言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人生就是一個個離合。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道路,雖然可能不盡相同,但都在追求内心的幸福。我會祝福李阿姨,也會繼續慶幸自己能住在這個舒适惬意的養老院。

“媽,我和弟弟已經商量好了,過些時候我會去老家陪你住一段時間。弟弟也會抽時間回來看你。”女兒的聲音通過電話傳來,透着激動與關切。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什麼?你們要來看我?”我有些不敢相信,“要住多久啊?”

“初步計劃一個月吧。”女兒說,“這麼多年疏遠了,我們想多陪陪媽你。聽護工說,你一個人生活也辛苦吧。有我們在身邊,你就不用操心生活上的事了。”

我沉默了。我知道孩子的好意,但我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他們要是搬來和我一起住,勢必會打亂我的生活節奏,讓我失去獨處的空間。

“媽,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麼樣?”女兒小心翼翼地問。

“孩子,媽媽非常感謝你們的好意。”我慎重地說,“但我一個人生活也很好,已經習慣了這裡的一切。我更希望你們專心工作,好好照顧自己。你們來看我我很高興,但不用特地來長期照顧我。”

電話那頭靜默了。我知道孩子們可能無法了解我的選擇,但我必須跟他們坦誠我的想法。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媽,既然你還适應現在的生活,我們也不勉強你。”最後,女兒了解地說,“隻要你開心就好。我們會經常打電話聯系的。”

挂斷電話,我感到無比輕松。我為孩子們的體貼感動,但更感激他們最終尊重我的想法。晚年的生活,仍然需要自己掌握。我會繼續享受這裡的點點滴滴,與新的朋友一起,編織餘生的溫暖。

又一個周末,養老院組織我們去郊外的果園遊玩。我特别期待這個活動,因為可以去親手採摘新鮮的水果了。

早上8點鐘,我們坐上了去果園的大巴。車内坐滿了興奮的老人們,都在期待的聊天。我和素雅阿姨坐在一起,看着窗外飛速倒退的景色,心情也雀躍起來。

“劉奶奶,聽說那個果園可以自已採摘水果,是真的嗎?”素雅阿姨好奇地問我。

“是啊,上次王美娟告訴我的,她去年去過那裡。”我笑着點頭。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

“太好了!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親手摘些水果回家了!”素雅阿姨開心地說。

我也滿懷期待。臨近夏天,各種水果都該成熟了吧?想到可以吃到甜美多汁的櫻桃、李子,還有晶瑩剔透的葡萄,我就覺得心情大好。

一個小時後,我們的大巴終于在一大片果樹林前停了下來。迎接我們的是一個笑容可掬的果農大叔。

“歡迎各位親自體驗採摘樂趣!請随意品嘗園内的水果,但是要适量哦。”他熱情地說。

我們興高采烈地走進果園,果樹密密層層,顔色鮮豔的水果挂滿枝頭。我高高地舉起果筐,踮腳去摘一個個又大又甜的櫻桃。

“劉奶奶,快看這個蘋果,好大個兒!”素雅阿姨招呼我過去,手裡舉着一個鐵桃一般大的紅蘋果。

“真漂亮!”我由衷地贊歎。我們開心地在樹間穿梭,各種水果都吸引着我們的目光。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的果筐都裝得滿滿的。大家你一嘴我一口地吃着新鮮水果,臉上都是甜蜜的笑容。

“我們年輕時候,哪有機會親自動手摘水果啊。”我感慨地說。

我點點頭。活到這個年紀,反而找回了年輕的心态。我感到無比幸運能有機會體驗那麼多新鮮有趣的事。

晚上回到養老院,我們還在回味旅行的點點滴滴。這一天的收獲不僅是果筐裡的水果,更是心靈的快樂、對生活的感恩。

我希望餘生都能像今天這樣開心:與知心的朋友們一起,過着簡單而充實的時光。不管來日方長短,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去經營,就是我的人生信條。

70歲大媽坦言:晚年無論是再婚還是抱團養老,都不如獨居養老幸福